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工作坊 | 通识课程如何DIY?和香港中文大学教师一起研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Eurasia全人教育 Author 刘迟晓霏

“美好生活,美好社会”为主题的课程竟然从研读荷马史诗开始?再结合马克思与庄子,就能上升到人生目标与价值观的思考?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答案就在10月28日举行的欧亚学院第二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工作坊:《二“马”一“庄”看人生——通识讨论设计DIY》。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副主任赵茱莉博士以荷马史诗《奥德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庄子》等经典的选篇为例,和工作坊的老师们一起研究了如何设定讨论主题,一同探讨如何让学生从熟悉的处境、实在的经验出发,运用感官、召唤美感、联想近事,使概念变得真切,理论变得贴身。


大咖简介

赵茱莉

曾任职岭南大学翻译系、罗富国教育学院、政府新闻处。2008年转职香港中文大学,专责设计和推行新学制下增设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目前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副主任、《与人文对话》通识基础课程副主任等。


曾于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辛斯大学(Ursinus College)观摩及修读教师研习班,带领教师团队开拓教学资源、学习支援、教与学研究项目,并于2015和2017年筹办通识国际学术会议。


用问题点亮通识课堂


“请大家阅读第二页第一段,记下印象最深的3个词。”


“用这3个词,你可以为主角构建一个背景故事吗?”


“这个主角快乐吗?”


“他不快乐是因为什么?”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神在故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如果命运被掌握在神的手里,个人还有没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命运?”


工作坊一开始,赵茱莉并未就荷马史诗《奥德赛》文本内容展开冗长的讲解,而是直接向大家抛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既有在文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也有深入文本的讨论问题,最后还有具有开放性的思考问题。“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赵茱莉看似不费吹灰之力,就向老师们展示了一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熟的教学流程。



赵茱莉反复强调“问题设计”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她请各位老师站在课堂设计者与执教者的角度,反思问题设计的内涵与方法,并尝试为文本设计问题。“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好的问题就像探案时的线索,足够兴奋和新奇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深入文本内容提供指示。


赵茱莉用切实的体验告诉老师们,好的课堂并不是教师的“一言堂”,知识如果全由教师讲解,只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很浅的痕迹。她鼓励老师们做真正的“课堂引导者”:确定主题,筛选文本,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阅读经典,思考问题,展开讨论,收获通识能力。这样才算完成了一节合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课。



研讨课DIY,只需要4步


“赵老师,从零开始设计一门研讨课,需要几步?”


赵茱莉:4步!


第一步,选定课程主题与经典原著。课程主题需要体现一定社会性,并且能与学生身份产生共鸣。原著文本的筛选则需要切合课程主题。


第二步,选定经典的译本。根据课程需要,可以选择中文译本,英文原著,亦或者将两者结合使用。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设计问题。问题不仅需要紧密贴合文本,也要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更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刺激学生的讨论兴趣。


第四步,时间的积累。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并不产生于一朝一夕。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过程中,针对各个环节不断打磨,不断更新。每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都是时间积累的产物。


通识课程教学在路上


短短三个小时的工作坊,给欧亚老师们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第一次有机会体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意犹未尽,给大家未来的通识课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启发。很多数学、体育等学科教师表示,迫不及待想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



作为国内应用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积极实践者,通识教育学院计划先在教师队伍中组建经典研读兴趣小组,开展经典研读工作坊。未来,通识教育课堂也将会出现经典研讨课的身影。


通识课堂的设计是通识教育发展中的必不可少环节,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继续探索,继续成长。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吗?


背景资料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


香港中文大学自创校起就十分强调通识教育。《与人文对话》与《与自然对话》共同构成了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基础课程,这一课程以“经典研读”为最主要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与人文对话,与自然对话。学生与经典对话的同时,亦与自己的信念和价值对话,探索科学与知识世界、反省理想社会与美好人生。


提到“经典研读”,就不得不说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院的核心课程以高强度的经典阅读著称,直到今天,这种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教育传统仍在发挥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通识教育改革中,增设了一门名为《当代文明》的必修课。《当代文明》以经典原著为素材,主要探讨西方从柏拉图到现代的道德和政治思想史。相比使用二手资源组成的教材,学生直接从原典汲取知识,更富于思想性,更能激发创造力和思考力。


《当代文明》采用“研讨课”的上课形式,把学生分为最多不超过20人的小班,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一本经典原著,读后与教师同学就书籍内容讨论几小时。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讨论”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效果显著。这种教学方法延续至今已近百年,对其他高校通识课程设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也采用“研讨课”的小班教学形式,每班以25人为限,每星期讲课1小时,研讨2小时。在经典研读课程中,教师充分扮演“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讲解经典文本的背景和主题,设计供学生思考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的课堂环节。



欧亚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供稿 | 通识教育学院 刘迟晓霏

投稿邮箱 | 333279410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