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通人与哲学思考者之间,有时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纱

蔡正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4-04-14

《西哲小史:从A到Z》是一本极佳的认识哲学读物


从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哲学虽不直接产生“作用”,但带给人的超然快乐却是无穷的。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忙碌于工作的我们通过积累金钱这一价值载体来换取当下或是未来的各种快乐。可以说,金钱的诱人之处便在于它有着无限转化为快乐的可能性。然而,姑且不论快乐是否可以被量化,在阅读哲学时我们和哲学家之间跨越时空、语言、空间、种族的交流就能激起极强的震颤,而这种震颤所带来的快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金钱无法换得的


1

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使哲学带给人的精神享受显得尤为宝贵。


《西哲小史:从A到Z》将从古至今最重要的思想家们的核心观点以小故事的形式逐一呈现。不与当下时代脱节的写作手法能有效地引起共鸣,从而催化读者们对自我的反思。

书中登场的哲学家们代表着人类千年来的智慧,他们的思想穿越时空,在你的脑中激起惊涛骇浪,此时与你对话的已不再只是历史中的一位伟人,而是人类思想结晶的总和,这种感觉实在妙不可言。

 

人类哲学从古至今已经走过了约2700年,期间的重要哲学家数以千计,但有胆识对哲学本身下定义的却非常少,其原因不仅在于哲学边界定义的模糊,更在于哲学本身的不断自我更新。

就以哲学中的美学为例,从古时试图以图腾式符号与神对话,到文艺复兴时期消失点的发明使绘画对于现实的刻画越发完美,再到马塞尔·杜尚的出现将思想层面的内容直接归入艺术的领域。这其中固然有历经千年而不朽的内容存在,但是从表达手法到不同时代的诉求,美学的定义全然没有永恒之定数。哲学本身在历史中的发展和演变更是令人难以把捉。


L.H.O.O.Q. 马塞尔·杜尚, 1919年作品

我认为在当代的语境中,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比较容易令人接受。罗素认为哲学是某种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而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则属于神学。介于两者之间的领域,便是哲学。这个理论恰当地汇总了哲学的发展史:科学不断“攻城略地”,神学的“领地”一再遭受挤压。然而只要还有未知,就一定还有神学,也一定还有哲学。

从另一种广义的角度来讲,哲学起源于人类本能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只要求知欲不死,哲学必不死。这便建立起了学习和研究哲学的长远意义。

《西哲小史:从A到Z》一书通过对历史的梳理,简明扼要地展示了罗素的定义中科学、神学与哲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博弈关系。本书的章节划分不但尊重历史,还将同一题材的内容进行归类,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从人类思维之本源起航,逐一考量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心物问题等等。


罗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1970)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在打开哲学之门前,认为哲学难以理解是读者心中的一个常见顾虑。要理解纯抽象的形而上学固然艰难,但是认识哲学却恰恰相反,它往往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很多人相信“一万小时理论”,认为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必须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这对于成为一位钢琴家、工程师或是顶级厨师而言自然不假,然而对于哲学来说,思想的通达往往只在一瞬之间,这便是哲学的魅力所在。

普通人与哲学思考者之间有时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纱,而《西哲小史:从A到Z》一书就是捅破这层纱的一把尖刀。


2

一个哲学问题相比于一个普通问题往往只是多了若干个“为什么”。哲学最有魅力之处便是其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我称这种能力为“抽象能力”或“提炼能力”,这一能力可以让人们的思考过程事半功倍,在看待问题时也会变得尤为通透、豁达。可喜的是,这项“提炼”的技能其实不难习得。

在《西哲小史:从A到Z》中,詹姆斯·加维先生通过几十位哲学家推演哲学的过程,为读者们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演示了这种技能。希望你在读完本书后,就能练就这种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而对你来说,那时的世界定会成为一番别样的世界,因为你已经成为了一位思考者。

 

《西哲小史:从A到Z》远远不是哲学的全部。

第一,本书是一部西方思想简史,区分于东方哲学以及一些其他哲学传统。概括来说,中国哲学讲求“合”而西方哲学讲求“分”。对中国的读者而言,中国哲学根植于我们的思想之中,将其打破比较困难或者也没有必要。但是西方哲学的这个“分”不难理解,它其实是人类求索过程中一种极为自然的欲望。我们看到一件从未见过的事物,首先当然想知道它是什么,接着又会继续问,“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形式吗?”等等。

© lawliberty.org

像一把手术刀般将问题切割、细分、再切割、再细分的过程对于具有科学思想观的新一代国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因此,《西哲小史:从A到Z》虽然是西方哲学史,但从本质上看,其思想的流向却是直观的。

再者,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而言,社会和教育环境使得我们往往对某些既定的哲学思想深信不疑,而书中数位哲学家的理论都对此类深埋于我们思想中的惯性思维进行了诘问。当休谟直接打破了科学的根基——因果关系链,提出“这世上真的有因果关系吗?”,这时,不可动摇的实验科学的地基还必定绝对坚实吗?这些发问对于当代的国人而言是极有意义的。


大卫·休谟(David 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3

最后,我想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角度出发,来对本书的翻译工作稍作分析和总结。

精神分析学中,人类智慧的总和被称为“大他者”,这个“大他者”中包括了人类所有的符号性“能指”,是自古以来人类智慧累积而成的宝库。当艺术家在作画、作家在写作、音乐家在演奏时,他们无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大他者”中提取该行业特有表达符号中的种种“能指”。

相对的,他们最终想呈现出来的“东西”是这些“能指”指向的“所指”。因此,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在文字符号领域,语言就是跨越这道鸿沟的唯一方式。无论英文还是中文都是为了在“能指”和“所指”间建立桥梁,以此形成意义之通达。

© Creative Commons Zero (CC0)

精神分析学指出,能这般完美表达含义的桥梁是不存在的。对此做一个图像化理解:我们在这座桥上往前走着,眼看就要触及“所指”,却已经来到了桥的尽头,而最后的这一段虚空则需要我们通过“凌空一跃”来完成。就是在这“凌空一跃”的过程中,意义的完美表达多少会遭受损失,翻译的难处便在于此。

德国学者汉·格拉赫云曾经形象而精准地点出了这一问题:“准确的译文有时候可能对真正的义理搔不着痒处。”

 

如果把翻译比作一个天平,天平的一边是按照英文这座“桥”的原图纸尽可能依样造一座“桥”,这座“桥”的好处在于它全然保证了原文的行文风格和文学魅力。但是这样一座“桥”往往会无限增加最后这“凌空一跃”的距离和难度。

相反,天平的另一边则是按中文的行文、逻辑、习惯、乃至感情重新建造一座全新的“桥”,这座“桥”使得译文更为通畅顺达,从而能更好地帮助读者领会作者真正的“所指”,但相应的,也会因此损失一些原文的文字特色。


© Creative Commons Zero (CC0)


至于应该如何建造这座“桥”,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翻译的著作。

《西哲小史:从A到Z》作为一部哲学的概括性小结,对于语义通达的诉求应该高于对原文文学魅力的直观呈现,因为其终极目标是将更多读者引入哲学这个空间,或是使他们在读完本书后能多少掌握这种哲学“提炼”的能力。

因此在翻译中,我选择在必要时对语序稍作调整,以求语义的最佳表达,从而降低“凌空一跃”的难度。而在严谨的专业词汇以及对哲学史料的直接引用方面则不做太多修改。同时,在诸多必要之处加入译者注释,以便理解。

 

全篇翻译,多少有鲁鱼亥豕之误,还望哲学界内外的朋友多加指正。但是,我的翻译只要能引导哪怕一位新读者打开哲学大门并步入哲学的世界,或是帮助哪怕一位朋友对哲学进行发问和再探索,那便也无憾了。

将”思“本身作为思的对象,甚至再进一步思考”思“的过程和方法是哲学自古以来不变的铁则,翻译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零一九年八月二日于纽约




【译者介绍】


蔡正,毕业于纽约苏富比艺术学院。现任纽约Eli Klein Gallery画廊主理人。



【书籍介绍】



作者:【美】詹姆斯·加维   【英】杰里米·斯坦格鲁姆

翻译:蔡正 

定价:68元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0年11月


The End


推荐阅读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世界眼光

民族精神

专业态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在看”,好书常相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