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这两点要做好
近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数据显示,这十年来27个省级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0年来分别增长58%和88%,抢救的文物数以万计。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物和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如何传承好它们?听听这些专家的意见。
1
到源头去
加强对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研究证实,从距今5300年前后开始,包括长江、黄河和西辽河流域在内的广大地区,渐次进入文明社会。各地区密切互动,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国交互作用圈”,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认为,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缩影。包括文明起源阶段在内的众多遗址,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理应加以充分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保护包括文明起源阶段在内的各类核心遗址的工作仍旧任重道远。即使如石峁、二里头、殷墟这样举世闻名的遗址,近年来也曾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野蛮盗掘。
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观念,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文物盗窃和破坏活动,严格禁止盗掘出土文物和被盗馆藏文物的市场流通与收藏。
到源头去,自然要走到考古的第一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顾海滨认为,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到今天,能否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在工作中运用多种自然科学研究手段,全方位地获取与文物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在文物出土的第一时间有效地做好保护工作,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遗产保护研究水平的极为重要的标尺。
考古发掘的过程是揭露遗迹和提取遗物的过程,但考古发掘同样是发现文物和保护文物并行的过程。毋庸讳言,考古发掘过程也是对古代遗迹遗物埋藏在地下相对稳定的平衡保存状态的一种破坏,因此,考古现场出土文物的保护是整个文物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后期实验室保护处理的关键,文物保护的工作必须从田野发掘现场做起。
2
技术赋能
让文物有温度、有灵魂
经过千百年的掩埋,文物出土时大多是“尘满面,鬓如霜”。如何让它们穿越千百年岁月,向大众展示蕴含的文物价值,也是文物保护和遗产传承必须考虑的。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杨振威强调,文物保护需要更多“科技利器”。当前文物保护面临的挑战持续增多:灾害持续性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受灾文物构成复杂……应力波、阻抗仪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尽量减少挖掘给文物本身带来的伤害,最大限度地保留它的原貌。
不仅是无损分析,让文物有温度、有灵魂还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让珍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充分焕发出生机。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建议,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
“转”起来,即依法依规加大文物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智”起来,就是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动”起来,就是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拉近大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离不开文物展示手段融合应用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表示,在充分挖掘文物内涵的基础上,未来需要在数字展示技术上不断突破,推进文物知识挖掘、展示、传播向智能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
(本文综合于新华社、光明网、科技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
扫码关注我们
洞察识大势 精思明至理
微信公众号 | 学习有理
制作:章忻| 监制:肖国强
编辑:章忻
往期更多精彩
如何更加精准地做好稳就业工作?
乡村民宿如何提升乡村旅游幸福感?
如何稳住市场主体,留住经济发展“青山”
怎样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稳经济、稳增长的巨大潜力?
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