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理论热词盘点之五: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推进“两个结合”?

张伟东 学习有理 2023-08-28

编者按

2022年,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系统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2023年将至,盘点2022理论热词,为更好地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什么要坚持“两个结合”,怎样把握好“两个结合”的精神实质,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推进“两个结合”?本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




深刻认识“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Q

如何深刻认识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

臧峰宇:“两个结合”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其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的特性,体现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方面,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


另一方面,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百余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守正创新是把握“两个结合”的要领

Q

“两个结合”内涵丰富,怎样才能提纲挈领地抓住“两个结合”的要旨呢?

臧峰宇:归根结底,守正创新是推动“两个结合”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锁钥。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离不开守正创新。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在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场域中,以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其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要坚持守正创新。在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造中,我们党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才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推进“两个结合”

Q

如何更好地推进“两个结合”?

臧峰宇: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


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把握时代大势,在实际工作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内在机理,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中,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丰沃土壤。我们要深入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宝藏,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



制作:周宇晗| 监制:潘如龙

编辑:周宇晗


扫码关注我们

洞察识大势  精思明至理

微信公众号 | 学习有理




往期更多精彩

2022理论热词盘点之四:什么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

2022理论热词盘点之三:如何深刻理解“五个必由之路”?

2022理论热词盘点之二: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彰显了什么?

2022理论热词访谈录一:如何理解“两个确立”?

滑动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