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5】共享理念下自贸区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 以川南泸州自贸区为例

高相铎 陈宇 规划师杂志 2021-01-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共享经济下的规划应对

【编者按】

近年来,伴随着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快速崛起,共享理念已然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共享使城市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高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因缺乏规划管理,也给城市的建设与治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何冷静、客观地审视共享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规划与管理策略,在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城市获得健康成长,维持城市良好的秩序,是当前规划界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共享经济下的规划应对”为主题,选发一组文章,剖析共享经济的特征内涵、空间使用规则,从城市产品、公共参与等角度探寻规划应对策略,以期为推进共享城市的建设提供思路。

【规划师论坛5】

共享理念下自贸区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以川南泸州自贸区为例

作者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总规划师高相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总规划师陈宇在《规划师》2018年第5期撰文,自贸区是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地区开放并提升区域发展的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共享经济特征。川南泸州自贸区基于自贸区政策空间的限定性和差异性,通过空间规划引导自贸区产业体系与内外空间组织有效衔接,并提出了整合腹地资源,放大自贸区溢出效应;共享自贸红利,释放自贸区政策优势;创新产业协作,引导“多对多”拼箱业务;共建支撑体系,构建共享协作外部保障四个规划策略,以最大化地激发自贸区政策优势,盘活城市资源,扩大共享自贸的区域带动效应。

[关键词]共享;自贸区;空间规划;泸州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5-0030-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 高相铎,陈宇.共享理念下自贸区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 以川南泸州自贸区为例[J].规划师,2018(5):30-34.

自贸区的发展阶段及共享经济特征

(一)自贸区从合作到共享的模式演进

自贸区作为区域生产组织核心,最重要的作用是以国际化服务要素带动城市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与创新。通过自贸区红利的区域外溢,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整体发展转型是自贸区合作模式的核心目的。国际上已经摸索出“城市战略协议—无水港—专列通道—免税商品销售”等一系列自贸区合作形式(图1)。这些合作模式基本上是基于自贸区点对点外溢的特征,将自贸区的政策复制到外围地区。近年来,随着自贸区政策优势的不断显现,在自贸区与城市联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贸区具备国际贸易的排他性政策优势,自贸区空间的共享模式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区域腹地城市的优势产业,尤其是开展国际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总部与商务办公等核心职能开始进驻自贸区,以获得最及时的信息、最直接的政策支撑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优势。而生产加工和制造功能则布局在自贸区外围或腹地城市。在空间组织上,自贸区与区域腹地形成了“共享核心功能、连接外围生产”的空间模式,这也是自贸区合作模式的共享需求和发展趋势。

(二)自贸区政策空间的共享经济特征

自贸区是一种政策性功能区,一般存在围网内和围网外的空间差异围网内的政策规定必须是在自贸区内注册,且经营场所设在自贸区内的企业才能享受优惠政策。围网外的政策仅限定企业必须在自贸区内注册,对企业的经营场所和服务范围无特殊要求。自贸区主要以政策优势推动其与城市的联动发展,其国际贸易的优惠政策只针对自贸区围网内的企业。因此,政策空间的差异性便衍生了自贸区的共享经济特征( 图 2)。一方面,围网内的产业占据双向开放市场的高端,引领区域大宗商品贸易、期货和航运等的市场风向,是区域共享自贸政策的集中平台,只有将区域的最高等级生产组织功能在围网内共享,才能发挥自贸区统领区域发展的作用。因此,此类空间是直接共享空间。另一方面,围网外多为政策依赖型产业,以及与区域核心功能相互关联的产业或自贸区政策复制型产业。因此,此类空间尽管不需要直接的政策支撑,却是核心功能对应的要素空间,是自贸区发挥区域辐射作用的直接体现,同样具有共享特征,是间接共享空间。

(三)自贸区产业体系的共享经济特征

自贸区是以国际贸易为主体的功能区类型,形成了从科技研发到生产制造,从生产服务到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功能体系。同时,由于自贸区政策空间的差异性,产业体系需要与政策空间形成良好的叠合,建立合理的产业空间体系,才能发挥区域带动作用。自贸区的产业体系和空间组织具有以下特征:①自贸区内部的产业一般是政策依赖型产业,必须以自贸区内部的空间作为政策平台。金融投资、产业服务和贸易通关等的政策红利都可实现区域共享,为更大的区域服务,而这类产业一般都需要注册在自贸区内,因此作为区域共享的核心产业功能。②自贸区外部的产业,一般是从属于政策依赖型的产业,集聚的是与核心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功能。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等类型的产业一般可以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享受政策优惠。基于此,腹地城市的相关企业可将供应链管理、软件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相关业务在自贸区内注册,以发挥自贸区平台优势,实现区内外高效合作,最优化布局。③生产加工型产业,承接核心要素的溢出,促进自贸区产业链环节的优化布局,发挥自贸区区域辐射作用(图3)。

二 

基于共享经济的自贸区规划策略

(一)以带动区域发展为导向构建共享产业体系

传统的功能区是基于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构建产业体系,更多的是着眼自身发展特征,强化优势产业,提升地区竞争力。而自贸区带有区域整体提升的使命和责任,其政策优势主要在于服务区域整体的开放创新。构建区域共享的产业体系必须基于区域腹地的产业特征,聚合区域的优势产业:①核心产业以集合区域腹地城市的优势产业为主,最大化发挥政策空间优势,带动腹地城市的共同发展,重点发展国际贸易、航运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高端制造业等产业;②附属产业以对接核心产业的产业链条为主,选择毗邻自贸区地区的优势产业,发挥空间距离近的优势,构建以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等为主的附属产业集群;③配套产业以“前店后厂,前店后库”的模式为主,加快产业转移,在区内区外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分工,构建以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生活性服务业和配套制造业等为主的配套产业体系(图4)。

(二)以适应政策空间为导向组织共享空间系统

传统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是以地区自身的空间特征和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为先导,而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必须以政策特征为先导,结合自贸区功能外溢的特征,搭建共享空间平台,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构建自贸区共享空间系统主要包括:①构建直接共享空间。基于围网内核心功能对区域的管理组织与控制功能,在自贸区内设置直接共享空间,是通过剥离资源的拥有权与使用权,将功能落实到空间,最大化激发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盘活城市资源,提高共享自贸的区域效应。②构建墨迹式承载空间。依托自贸区的政策空间,划定邻近承载片区,结合片区的产业特色,有的放矢地对接自贸区,通过“一区一业”的形式,形成高能级的企业集群,提高区域的经济影响力。③构建跳跃式外溢共享空间。从区域城镇体系的角度出发,对于配套产业,通过间接共享空间模式,承接核心要素的溢出,实现自贸区产业链的优化布局,促进区域辐射作用的发挥(图5)。

(三)以支撑协同合作为导向构建共享保障体系

共享自贸区的形成,除了依靠共享型的产业体系和共享型的空间系统之外,还需要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共享平台体系作为支撑。例如,为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孵化器,为初期创业者群体提供的众创空间,以及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信息的共享虚拟网络平台等,都是共享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支撑。此外,需要强化功能体系和板块之间的协同合作,增强对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的保障,如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优化交通和公用设施体系、搭建协同合作的治理架构等。

案例分析

泸州自贸区地处长江经济带西端、川滇黔渝结合部,是成渝城市群与西南腹地延伸的地缘战略要地,“一带一路”的部分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部分区域在这里交汇,使其成为连接内陆腹地及西亚东欧的全新平台。同时,泸州港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江海联运的枢纽港,拥有西南、西亚地区的广阔腹地(图6)。泸州自贸区的设立激发了区域腹地发展“全谱系”自贸产业发展的愿望,构建共建共享的自贸成为泸州自贸区的区域责任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整合腹地资源,构建对接区域的共享产业体系

自贸区设立前,泸州利用泸州港的优势主要承担成渝和贵昆经济区白酒、汽车设备、特色轻工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以及矿建类、化工类来料加工及其衍生的高端制造业。自贸区设立之后,自贸区政策将进一步刺激泸州港区域腹地城市对于进出口贸易自由化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泸州自贸区以转口贸易为核心,形成航运物流业、港口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三个主导产业,以及航运物流产业链条、港口加工产业链条、商贸服务产业链条、航运物流和港口加工共同衍生的产业链条、港口加工和商贸服务共同衍生的产业链条、航运物流和商贸服务共同衍生的产业链条六个产业链条,构建由航运物流业、港口加工制造业、商贸金融服务业和国际服务配套产业组成的产业发展体系(图7)。

(二)放大自贸效应,构建面向区域的共享空间平台

总部管理、金融投资、产业服务和贸易通关等核心产业功能是腹地城市的主要发展需求,而此类产业一般都需要注册在自贸区内,办公场所设在自贸区才能享受政策优惠。泸州自贸区通过放大自贸区的服务效应,使区域腹地共享自贸红利。

基于此,泸州自贸区内设立了面积约为 30hm²的自贸领地,西南地区 48个地级市都可获得责、权、利完全自主的自贸领地,自贸领地成为了周边城市参与自贸共同体建设的空间载体。自贸领地可发展自贸注册服务、管理、信息发布、展销和临时仓储加工等功能,将政策平台升级为实体空间平台。通过建立自贸领地,泸州自贸区不仅得到了大部分西南省市对欧亚的出口业务,促进了泸州港吞吐量的大幅提升,还将促进与自贸区关联度较高的制造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向泸州转移。

此外,根据周边外溢的模式,泸州在自贸区北部和东部建立与云贵川腹地城市共享的进出口产业制造加工区,在中部规划商贸服务片区,在西部规划综合服务配套片区,三大片区的一部分功能位于自贸区内部,享受政策优惠,另一部分功能位于自贸区外部,两部分连片发展。

(三)创新产业协作,构建服务区域的共享业务模式

泸州自贸区的内陆化特征,以及贸易主体与产品小碎化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探索自贸红利分享的新模式,承担推动西南地区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责任。基于此,泸州自贸区的自贸领地着力推动“多对多”的产业协作,如在境内外免税的情况下为产地不同且产量较低的商品提供拼箱服务,为产地不同的半成品提供免税组合加工的增值服务,以促进西南各省市的出口贸易,推动各地产业升级发展(图8)。

(四)共建支撑体系,构建共享协作的外部保障

泸州自贸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共享协作的外部保障。

(1) 完善区域交通。一方面,为应对国际转口贸易的大运量和“无缝”性,泸州港区港口实施了分工扩容支撑工程,分离设置石化港,与成都共同开发自贸港区,提高集装箱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优化扩容现状进港铁路,建设泸州港至青白江铁路枢纽的自贸专列,完善水铁联运体系,打通区域对外的大通道(图9)。

(2)规避不良竞争。共享自贸有赖于地区间良好的合作互动。泸州港与宜宾港区位相近,功能相似,基于泸州自贸区的政策优势,泸宜合作共同开拓内陆腹地。泸州自贸区的设立改变了泸州港和宜宾港平行发展的局面,泸州港主要承担国际转口运输,宜宾港则通过发挥腹地优势,协助泸州港收纳西南地区进出口货物,通过开通“泸宜直通港”加强两港链接,共同迎接巨大的发展机遇。

(3) 实现人才互通。自贸区的高端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对人才的渴求极其强烈。泸州通过自贸区平台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汇聚金融行业人才,逐步向外来人口开放城市各种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发展国际教育培训产业,培养高端国际金融人才和国际贸易管理人才,保障自贸区的发展运营

(4) 设立共享协调机构。由共享自贸领地的省、市派人员共建自贸共享办公室,协调处理政策改革创新的信息管理,发布和沟通区际合作的各类事宜,对接监管模式、产业和功能区升级政策,及时掌握自贸共享的发展状态

 结语

共享经济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是针对商品使用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更多的是着眼于微观的商品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提高使用效率。共享经济在城乡规划领域尤其是宏观规划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自贸区是基于制度创新的一种功能区类型,从制度创新和提高影响力的角度看,自贸区具备共享经济的特征和基础。随着共享理念的深入推进,泸州自贸区有责任共享自贸红利,主动溢出自贸效应,引领西南区域发展,共同打造自贸共同体。自贸领地的规划模式是空间规划在共享经济方面的有益创新,其将政策平台升级为实体空间平台,与腹地城市共享共建腹地城市进出口产业制造加工区,共享自贸政策,共建自贸园区。同时,泸州自贸区“共享核心功能、连接外围生产”的功能空间布局模式也有利于扩大自贸区产业空间范围,最大限度地扩大共享自贸区的带动效应。

来源:2018年05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8年05期

共享理念下自贸区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 以川南泸州自贸区为例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2018年3期总览】本期主题:新型智库建设与规划设计院转型

【规划师论坛3】共享经济下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行动框架

【规划师论坛2】共享经济驱动的共享城市规划策略

【规划师论坛1】新时期共享经济的特征内涵、空间规则 与规划策略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