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未来社区:城市居住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袁奇峰 钟碧珠 等 规划师杂志 2022-04-24

摘要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钟碧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贾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唐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刚在《规划师》2020年第21期撰文,未来社区代表着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创新方向。文章以城市居住社区模式的演变为切入点,通过对浙江省未来社区实践的解读,认为“1+3+9”建设模型是对相关社区规划理念与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整合。在总结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5家方案的基础上,探析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的共识,涉及“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空间组织模式、功能多元混合的用地布局、低碳生态循环的社区环境、智慧技术的应用迭代及促进多主体参与的协商共治5个方面。

[关键词]未来社区;空间公共性;智慧技术;社区治理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21-0027-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袁奇峰,钟碧珠 ,贾姗,等.未来社区:城市居住区建设的有益探索[J].规划师,2020(21):27-34.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居住社区就是城市的重要器官。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居住社区成为跟踪及控制病毒的基本社会空间单元,凸显了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重要性,也暴露了其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智慧技术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不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建科规〔2020〕7号) 明确指出:“居住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居住社区存在规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物业管理覆盖面不高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和短板,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本文结合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和笔者在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的实践,探索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变与不变”,对其规划理念及规划方法加以总结。


从单位大院、居住区—居住小区到街区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居住社区建设曾经尝试过苏联式的“街坊”与“扩大街坊”,也有上海曹阳新村那样受现代主义功能分区思潮影响的“邻里单元”模式。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住房理论上由政府统一建设、统一分配,但总体上受制于有限的财政资源而未能展开大规模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保障重点工矿项目就近配建工人住宅区的投资模式,成就了国营企事业单位职住一体的单位大院这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住区的主导模式。

单位大院是由能获得配套资金的国营企事业单位自行建设、管理,并提供一套完整的公共服务,为单位员工提供就近居住的社区,是一种封闭的生产、生活综合体。这种“单位办社会”模式适应了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匮乏、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下的运作要求。

改革开放后,各地政府为解决城市住房匮乏问题,通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成规模的居住小区,再由各种单位来购买、分配给职工居住,居住小区开始成为城市居住社区规划建设的主流模式。随着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确立、1994年分税制改革和1998年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单位大院这一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空间组织才终于彻底解体,建立在“资本权属”和“商业契约”基础上的门禁社区悄然出现,并逐步占据市场主流。

门禁社区是由开发商建设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实行封闭管理的居住小区或组团。其快速扩张,既反映了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又迎合了地方政府快速积累财政资金的目标。从城市经营出发,地方政府采用了“谁开发、谁配套”的体制,要求开发商在建设住房的同时,还要配建社区公共设施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因此拥有信息与资金优势的开发商成为门禁社区的“僭主”,过大的人口规模超越了业主有效协商的尺度,不利于小区业主自治和社会资本的繁荣。但是这种“市场办社会”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城市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职能缺位。

居住小区尺度的门禁社区引发了多方面的问题。小区内部道路挤占城市支路系统空间,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配套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成为小区内的“俱乐部产品”;而公共空间的私密化也削弱了城市活力,加速了城市社会空间碎片化与公共空间私有化。另外,门禁社区内部大规模的同质化和住区之间的异质化,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空间区隔和贫富差距。

国家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2016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 中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2018年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明确了我国居住社区必须采用“密路网、小街区”的组织模式,以较小的“居住街坊”作为居住基本单元和住宅宗地出让的尺度,居住社区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布局,构筑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

小地块的开发单元意味着更小的开发尺度和更大的开放性,有利于组织社区协商自治和多样化的邻里交往,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社区的“大混合、小集中”。居住社区的道路交通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公共空间系统与城市完全融合,将促进城市空间公共性的扩张,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度、提升街道的经济活力、提升城市公共生活的多样性与质量。

回顾居住社区模式的演变历程(图1)不难发现,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一次演变都有其历史渊源。当前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的发展模式向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元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为街区制确立了宏观政策基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 虽然明确了我国社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街区制,但对于实施街区制的未来社区的边界形态、交通组织与管理方式等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

图1 单位大院、居住区—居住小区、街区制3 种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组织模式图


未来社区:居住社区建设多目标的集成


《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 建科规〔2020〕7号)提出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完整居住社区,并开展居住社区补短板行动。完整居住社区强调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居民的切实利益,不仅包括住房问题,还包含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的统筹建设和共享,体现了城市政府重建城市公共性的价值取向。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一系列可见的智慧技术革命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早在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印发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建办科〔2014〕22号),旨在利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构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既有的医疗、养老、文化和物流等社区服务设施资源,实现社区的智慧管理。

此外,国家相继提出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发改办气候〔2015〕362号)、《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建城〔2020〕68号) 等建设指南和行动方案。低碳社区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其核心是零能耗或低能耗系统,旨在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等综合手段来减少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碳排放。

然而,这些概念都是依托某单一技术进步而提出的,分别对应社区治理、服务、能源等单一问题,未能从总体上对未来的居住社区做一个相对完整的统筹和谋划(表1)。


表1 社区规划相关理念一览


2.1 浙江省未来社区规划实践

为应对近年来各部委关于社区建设的一系列要求,2018 年浙江省提出建设“未来社区”命题。随即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社区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万余份,旨在理清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和社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019年,“未来社区”被正式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随后省政府下发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要求到2021 年底培育100个左右的省级未来社区试点。

浙江省对“未来社区”的定义基于一个“1+3+9”模型:“1”, 即“1个中心”,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打造群众生活满意的人民社区;“3”,即“3个价值维度”,指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构建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9”,即“9个场景”,指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9个方面,并据此构建由9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未来社区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图2)。

图2 浙江省未来社区的“1+3+9”建设模型示意图


未来社区建设试点要求涵盖九大场景所有内容,并在其中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场景作为社区优势场景进行重点突破。建设试点分为改造更新类和规划新建类两个类别,以50~100hm²为规划单元,实施单元要求不低于20hm²。目前,浙江省已有60个社区入选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其中第一批试点24个、第二批试点36个。


2.2 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实践

基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浙江省24个首批未来社区建设试点之一(图3)。基地周边文化资源丰富,毗邻正在建设的省级文化四大馆,北面是宋城旅游区,西面汇聚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浙江音乐学院等。

图3 之江未来社区的区位及规划范围示意图


2019年,杭州市西湖区政府组织了“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拟征集对未来社区之江实践区的建设思路。受邀参加工作营的5家机构包括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蕾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院”)、广州华南空间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南空间”)、新加坡SAA事务所( 以下简称“新加坡SAA”) 及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态院”),这五家机构分别提出了规划设计方案(图4,图5)。

图4 5家单位规划设计平面图

资料来源: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

图5 5家单位规划设计鸟瞰图

资料来源: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


(1) 蕾奥方案:打造艺智山水坊城。

该方案融合自然山水、突出地域特质,延续基地内向西连接众山与向东对接钱塘江的视线通廊,以邻里中心公园为基点,构建通山连江的山水活力廊道,在社区内部形成“X”形开放空间;运用新技术,围绕人的需求,打造智能物业、智能家居与远程医疗设施等“X新未来”场景。

在此基础上,兼顾居住家庭基本服务人群与科技创新、艺术创意人才等特色服务人群的需求,打造模块化功能复合的街坊;围绕TOD站点形成大众创业、综合服务、人才公寓融合的综合创新组团;结合浙江省文化中心形成集艺智企业、产业服务、孵化于一体的艺智创业组团;结合山水资源在南侧形成集居住、邻里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居住组团;借助环形公共街道和“X”形公共空间连接各个组团(图6)。

图6 开放的社区共享空间规划示意图

资料来源: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2) 同济院方案:打造“未来·无边叠城”。

该方案重视公共服务的均好性,以100~150m的公共网络叠合混合艺术坊、居住坊、创新坊3种主题街坊的功能,实现不同主题坊内的功能混合;通过时尚商业街、生活服务街与文创展演街组成“H”形高密度生活街道,链接各个主题坊,形成山水通廊。

具体来说,艺术坊内是SOHO办公与小型商业功能混合;居住坊内是高密度生活服务设施与居住功能混合;创新坊内是创新办公、商业、公寓功能混合。在每个组团1~2层配置社区级的健康、教育、生活服务等功能,强调采用街区制,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去中心化、均质化、无边衔接的公共服务(图7)。

图7 主题功能坊与高密度生活街道构建示意图

资料来源: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华南空间方案:打造“之江左岸、文化聚环”。

该方案充分利用省级文化中心的带动作用,结合地铁站布局江南水街、青(年双) 创坊、云上公寓等城市级别商业服务设施,借助二层连廊系统与水晶城、省级文化中心等共同构成“文化聚环”。

通过构建从地铁站到江南水街、青(年双) 创坊商务区下沉广场、创意花园、中央下沉广场、负一层菜市场、社区公园的多样化的连续立体花园公共活力步道,将人流导入社区开放空间,激发街道生活活力,强调对公共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图8)。

图8 多样化连续的公共交往空间构建示意图

资料来源:广州华南空间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4) 新加坡SAA方案:打造“永续大学城”。

该方案将商业、办公功能结合TOD站点开发分布在地块两侧,在地块中部形成图书馆、文化商业街、广场、电影院等多功能混合社区中心;在TOD站点、地标及社区中心之间形成地块的景观主轴线。

以底层架空的方式打造紧凑、高密度、高建筑社区,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空间。通过底层架空7.5m形成整体的492000m²的停车空间,可提供12300个停车位,促使社区空间人车分离,同时底层空间可用作防洪防汛时期的弹性调节水空间(图9)。

图9 地面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示意图

资料来源:新加坡SAA 事务所。


(5) 生态院方案:打造“曲巷游坊、零碳之江”。

该方案强调运用生态设施,打造零碳之江场景。中央活力核混合商业、住宅、创业、社区服务与休闲娱乐等功能,结合生态设施的运用打造零碳中心,再连接居住、教育、商业等5个片区。

周边住宅及办公则采用装配式正能房等低碳建筑,实现生态绿色的目标,充分利用建筑物本体及周边或外购的可再生能源,如高效清风热回收系统、节水节能设备与屋顶太阳能发电等装置,使可再生能源全年供能大于建筑物全年运行耗能,实现住宅零能耗(图10)。

图10 装配式正能房节能分析图

资料来源: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未来社区: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公共领域


究竟什么样的社区才是未来的理想社区?浙江省率先提出了“未来社区”这个命题,而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的实践则给了规划师一个介入的窗口。很明显,未来社区首先要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不变需求,用不断迭代的新技术和创意的空间设计解决居住社区面临的问题,修复城市生态、修补城市功能、扩张城市公共性。


3.1 “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空间组织模式

华南空间方案明确了“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空间组织模式,一方面把开放做到极致,通过连续的步行系统将城市生活引入街区内部,青(年双) 创坊架空底层与下沉式广场共同形成体育活动场地,按照网红标准打造农贸市场;另一方面,又将居住组团设定为封闭街区以保障社区治安。另外,除了车行道外,步行系统也成为分割居住组团的通道(图11)。

图11 “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空间组织模式示意图

资料来源:广州华南空间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蕾奥方案将公共服务设施按照生活圈进行层级化布置,打破小区和组团边界的约束,更加尊重人的行为特征,以150mX150m的街坊为单元,划定街坊生活圈,提供社区治理、医疗、养老与文体等基础服务,而在社区中心则依托社区娱乐中心、健康中心等提供社区级的服务,总体形成“社区—街坊”全方位圈层式服务结构(图12)。

图12 全方位圈层式服务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3.2 功能多元混合的用地布局

通过用地混合,保证社区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不同阶层和群体提供互动交往的机会,重新激发社区活力;通过促进不同功能类型用地的集中混合布置使得居民在步行和公共交通范围内解决日常所需,在不依赖汽车出行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生活的便捷性;通过公共设施的空间集成,提高空间时空利用效率,增加各项基础设施共享度,提高步行系统和户外场所的综合品质。

华南空间方案从轨道站点引导客流进入社区开放空间,有效混合居住组团、青(年双) 创坊、体育设施、商业水街、社区商业等用地功能,设计青(年双) 创坊、江南水街、云上公寓等特色建筑,平衡居住就业,从而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除了平面功能混合,云上公寓与青(年双)创坊在垂直空间上也实现混合使用,底层架空创造公园广场空间,中层以创意孵化办公为主,顶层为公寓住宅,为创意阶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办公地点,激发社区创造力(图13)。

图13 功能多元混合的用地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广州华南空间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蕾奥方案提议未来社区采用“B+X”用地类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主导功能,其主导功能面积占比达50%以上,同时考虑未来用地使用政策突破的不确定性,建议划定“功能混合力度等高线”,在等高线范围内用地优先保障实践未来社区场景技术的用地区域,催化混合发展。

同济院方案则对“GX”社区公共用地的混合功能与边界进行限定,提出公共用地最小宽度为30~40m,与周边开发单元之间要预留不小于10m的临界空间,同时提出探索空间花园、空中操场等突破性的空间组织形式,增强空间的弹性与适应性。


3.3 低碳生态循环的社区环境

未来社区应该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采用现代生态技术手段,设计、组织城市社区内外的空间环境,凸显自然亲和性,推进雨水和中水资源化利用,打造海绵社区和节水社区,提升社区生态性;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营造一种自然和谐、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能源转化率,实现经济、生活的高效化和集约化利用。

新加坡SAA方案主要通过绿化空间的组织,体现其设施的生态性,如建筑底层抬高,形成梯田式的户外花园和高层建筑垂直绿化空间。

生态院方案在社区环境设施利用方面构建绿地—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实现对屋顶雨水的收集、截污、贮存、过滤、回用到控制的全过程监控;建议发展弹性可变的装配式、低碳化建筑空间,探索可标准化、模块化、定制化的建造材料,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服务以适应未来功能需求,为未来技术的应用升级预留接口(图14)。

图14 绿地—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3.4 智慧技术的应用迭代

未来社区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区域内的人、地、物、情、事等信息,依托未来各项活动全面数字化带来数据的爆发,从而激发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的高速发展。通过9个场景的信息化,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1)打造基于新技术运用的社交平台,构建社区社交新模式,可打造沉浸式体感互动专区,营造游戏、教育、运动、亲子等互动场景,实现邻里互助新体验。

(2) 通过建立全景课堂、互动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打通“名师进社区”的渠道,将虚拟技术融入教学系统,为师生提供互动化、个性化、沉浸式的课堂教学体验。

(3) 使云系统与医疗设备、健康监测设备、家居健康设备相互支撑,形成服务闭环,构建出一个5G医疗生态系统,实现优质医院与社区医院的资源共享。

(4)利用信息技术的可靠性网络覆盖、电信级安全性保证、复用成熟网络等特性,助力“共享办公”,实现“小成本大创业”。

(5) 构建未来社区CIM(Community Information Model) 平台,多角度模拟预演建设方案,解决景观、日照及周边交通配套等潜在问题,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质量、效率和寿命,降低建造成本和能耗。

(6) 利用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现代先进技术,在社区中搭建车联网、物联网,实现协同驾驶、无人巡检、智慧仓储等应用服务,促进智慧物流的建设。

(7)构建能源供需协同优化管理系统,实时获取社区内各能源端口的使用情况,记录相关历史信息,为社区的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8) 基于新技术的智能终端,构建智能运营管理平台和社区立体安防体系,通过数字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社区安全监控与应急响应能力。

(9) 依托先进技术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共享体系,实现服务的全面覆盖及促进“基层治理四平台”的融合,实现数字化精益管理。


3.5 促进多主体参与的协商共治

未来社区的空间治理是围绕着社区居民整体利益这个核心,构建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以促进多元治理主体合作、增进社区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不同主体的参与,促使内向型体制内协商向体制外的外向型协商转型,形成集体利益共识、减少集体行动困境。

除了重视保障社区和谐稳定,提供居民基本生活服务等 “硬需求”外,还要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推进邻里交往。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与社区特质结合,融合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社区活动团体,通过社区共同缔造为居民日常生活开辟更多的活动空间、提供更多的活动选择,经过磨合,衍生出全新的在地文化,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

同济院方案提出社区运营平台支撑和社区居民自治结合的运营模式:一是建立运营平台,自持盈利性设施,支撑物业运营及实现居民基本物业服务零支付;二是通过设置多功能临时性活动场所,定期组织社区主题活动和事件,促进居民共享与交往,对社区景观绿地等采用分包负责制,建立“社区邻里积分”制度,借助参与制度、激励机制推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蕾奥方案则提议未来社区采用统筹协调“法定机构+ 理事会”的管理模式,让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转变为共商、公议、公决的民主协商。未来社区借助社区治理体制的建立与社区文化的构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和效果的最优化,从而形成共治的格局。


4 结语


作为城市的重要器官,未来社区的实践代表着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创新方向。本文以城市居住社区模式的演变为切入点,通过对浙江省未来社区的解读,认为“1+3+9”未来社区建设模型是对相关社区规划理念与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整合;在总结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5家方案的基础上,探析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的共识,具体表现为“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空间组织模式、功能多元混合的用地布局、低碳生态循环的社区环境、智慧技术的应用迭代、促进多主体参与的协商共治5个方面,以期对我国未来理想社区的建设有所启示。

当然,未来社区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现在还不是总结经验的时候。客观上仍有许多制度探讨的方面,如增加居住社区的公共性,就意味着公共财政要介入社区公园、公共设施、道路的维护与运营,这无疑是对城市政府财政能力的挑战。但是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鼓励,希望浙江省的实践能够启发和推动更多的地方实践,开启新时代中国居住社区建设的新篇章。

新媒体编辑:苏子语

审读:王青

终审:杨一虹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20年21期

未来社区:城市居住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规划师论坛】中国巨型城市区长远空间战略展望及“十四五”思考

【规划师论坛】“十四五”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的协同治理研究

【规划师论坛】西部地区“十四五”规划的刚性、弹性与落地性研究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