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论坛】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演变与规划应对
本期主题:数字经济与空间规划
[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逆势而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布局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探讨数字经济时代的城市空间演变、规划变革与应对策略,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数字经济与空间规划”为主题,梳理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演变历程,剖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空间开发控制的影响,并结合浙江省和广州市实例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空间规划应对策略,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詹庆明,博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二级教授
唐路嘉,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的变革和提升,还推动了城市的创新与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转型与革新,使数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章在解析数字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与城市、产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机制,总结出城市空间在数字经济影响下的发展趋势,并从用地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系统和城市公共空间3个方面提出城市空间规划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未来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及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城市空间;产业空间;规划应对
[文章编号]1006-0022(2021)13-0005-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詹庆明,唐路嘉.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演变与规划应对[J].规划师,2021(13):5-11.
0 引言
进入21 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进步,还对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进行区域经济竞争的新高地。
2016 年G20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明确提出了数字经济的定义,即“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此后,“数字经济”一词在党和国家的多次重大会议中被反复提及,并成为2021 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词。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转型与革新,使数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的变革和提升,还推动了城市的创新与发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近年来,我国有关数字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探讨与研究主要是围绕城市分工、社会结构及经济效应等方面展开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的布局必将产生相应变化,城市空间的演化也必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在此背景下探讨城市空间规划的变革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解读数字经济的内涵,阐述数字经济与城市、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城市发展和空间演变的逻辑认识为基础,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城市空间在这一影响下呈现出的新的演变趋势,并进一步提出城市空间规划的应对策略,从而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及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数字经济与产业、城市发展的关系
1.1 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革新与发展,以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业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内涵(图1):一方面,借助新兴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对传统产业经济形态进行改革,通过广泛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传统产业有机融合,从感知、通信、决策等方面提升原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运作效率或降低生产成本,这是产业数字化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催生出以数字化的知识、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手段,主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而非以实体空间为载体的新产业和新经济形态,这是数字产业化的具体体现。
图 1 数字经济内涵示意图
1.2 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多种作用途径决定了其造成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首先,数字经济改变了产业结构。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一般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原有产业模式的升级和创新,调整和改善了原本的产业结构,促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甚至最终被替代,如需大量劳动力进行低效率、重复性生产的产业和活动(纺织产业、纸品包装等) 将被机械化、大规模的生产与活动所替代;低通信成本、低交通成本和高度智能化生产下的低生产损耗最终将会有效地提升能源与原料的利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消耗,如大宗原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可能会相应降低;同时,数字经济依托信息技术催生出许多与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有关的新产业,如通信设备、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产业,丰富了产业结构。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快速传播的新兴经济业态也在数字经济条件下蓬勃发展,如“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以及自媒体经济产业、网红经济产业等。这些产业相较于原有的实体经济产业更加方便快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能够满足消费人群的特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具有相似生态位的传统产业造成了冲击。
其次,数字经济对于产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上,还将波及产业的企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由于常规的大规模、低技术、低效益的生产环节可以被智能化、机械化的生产环节所取代,企业会大规模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原本从事该工作的人群转移就业目标,企业生产更趋向于人才的专业化和规模的小型化。而随着新兴技术产业的兴起,大量数字化产业对就业人群的学历、素质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为这些人群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整体改变。
1.3 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
数字经济在推动产业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意义深远。城市不仅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还是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和社会经济的有机载体,因此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数字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不仅直接推动了城市产业的生产方式变革,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发展,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数字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助推城市克服了原有的时间与空间的阻碍及限制,打破了人们日常生活与交流等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依赖,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工作和休闲娱乐,并通过网络购物、视频会议和远程控制等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
其次,数字经济推动了城市规划建设方式的变化。以往城市的发展建设注重实体物理空间,当前在无线通信技术、蜂窝网络技术下,数字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信息网络则全然不同,实体空间不再是空间规划所需应对的唯一维度。
最后,数字经济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有利于城市的转型发展。数字经济的兴起对城市的创新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兴技术的支持和引导下,城市可构建新型创新业态,颠覆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以往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才、资金和资源等要素的缺失,城市缺乏改革发展的契机与动力。但是在数字经济条件下,部分新兴产业对货运交通、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非常低,这些产业将给具有其他优越条件的偏远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推动借助信息技术催生的创新产业快速发展并实现转型。
2 数字经济影响下城市空间的演变
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城市的经济活动发生了改变,并引发了城市产业的巨大变革。产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则是城市产业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数字经济不仅直接影响了城市及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产业空间的变化,并进一步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功能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只有把握好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演变趋势,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并在未来更合理地引导城市空间的规划发展(图2)。
图 2 数字经济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机制示意图
2.1 城市空间及其历史演变
生产要素的转变是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因。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不同思想的影响,且在不同自然、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等条件的作用下,城市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发生动态演变。在早期由农耕文明引导的农业时代,城市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且社会生产力低下。这一时期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较为分散,并且一般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在城市外围建设城墙,空间结构呈现出分散、封闭和小规模的特征。而宗教、政治等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的规划布局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往往强调城市的权力空间,即以城市的政治权力为中心建立宗教建筑或宫殿庙宇。城市的道路较为规整,主要由城市中心向外放射,统治阶级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普通民众则居住在城市外围。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机、发电机等新技术的改革创新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结构的改变,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重点转向工业经济,并以大规模、集中化的工业生产为主导。因此,在工业社会早期,城市空间呈现快速聚集的结构特点,工业、商业等业态不断向城市中心集中,大量劳动力也集中到城市内部并形成了密集的居住空间。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开始迅速向外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主要依托于交通组织,从而呈现出郊区化的特点。
2.2 数字经济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纵观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每一次技术革命和新兴经济业态的产生都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极大影响。当前,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产生了新的经济业态,亟需为其提供新的产业空间。而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劳动力的地域分配、信息的形成、生产的扩散和选址的灵活性又决定了新的产业空间分布。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空间规划的侧重部分,城市的产业空间结构等又将进一步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因此,现阶段在数字经济的作用下,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2.2.1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空间的影响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原有传统产业或某个生产环节被革新,同时出现了新的产业业态。这种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区位、规模、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对产业空间产生影响。
首先,新兴产业的兴起需要新的产业空间,而产业空间的区位选择是需重点关注和考虑的因素,也是产业空间受到影响的重要体现。产业区位选择的改变将会引起整体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而影响城市产业空间的结构形态。传统的产业区位选择的主导条件是靠近市场、原材料、熟练劳动力或交通设施等,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产业主要依赖于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高技术特性使得知识、技术等要素成为新的区位选择要素。同时,由于通信技术压缩了物理距离,削弱了区位因素对产业空间的影响,使得产业区位的选择更为自由和广泛。此外,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和特点,产业空间的选择和分布也会有不同的体现与侧重,如部分生产要素(市场) 与企业的实体空间距离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减弱,特定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使得依赖这一生产要素的产业可以选择更有利于提升其生产效率的区位。
其次,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应与需求更易得到匹配及满足,部分个性化产业商品的库存会减少,从而在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减少了部分产业空间。而且原有传统生产制造性产业的经济效益相较于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产业而言较低,基于竞租理论,其受到土地价格因素的影响,在城市用地竞争中处于劣势,将逐渐被排挤疏散至城市外围。而部分能够全面实现数字化生产的产业由于对城市内部资源的依赖性较低,也会布局在城市外围。相反的,强调人际沟通和当面交流,以及难以完全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部分服务业则会向城市中心集中。
2.2.2数字经济对城市居住空间及配套服务空间的影响
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城市的居住空间及配套服务空间受到影响。
首先,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的变化,城市人口逐渐迁移,居住空间和相关配套服务空间的布局也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而言,部分生产制造业的外迁导致从事该产业工作的人群也随之向城市边缘迁移,而从事高端技术或管理应用工作的人群则向城市中心迁移。可见,不同人群对于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不尽相同,如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会追求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高品质的居住条件,以及丰富和多元的生活服务配套,这就促使城市在内部增添生态绿地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
其次,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碍,如人们在家就可以实现远程办公、网络购物和视频见面等,从而促使城市居住空间同时拥有居住、工作和休闲娱乐的多样功能,原有的单一化社区模式也转变为多功能复合的社区模式。同时,城市居民对写字楼、办公楼等单一商务空间的需求逐渐降低,使得高密度开发的商务空间逐渐减少,从而促使城市拥有宜人的生活环境,并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娱乐活动,如提供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公园与广场等。此外,人们不再完全受居住和工作二者平衡的限制,也不再完全依赖于自身工的产业用地,这就相应减少了产业空间对居住空间的影响,改变了居住空间的布局。
2.2.3 数字经济对城市交通空间的影响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出行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对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和城市交通空间产生较大冲击。数字经济发展侧重于以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这将降低城市整体对交通运输网络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出行需求。以往城市中大量的交通需求是通勤出行,而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人们可以居家办公和远程操作,从而减少了通勤出行,也降低了固定时间的通勤需求,城市的早高峰现象将得到较大缓解,城市拥堵等问题会得到极大改善。
而通勤需求和购物方式的结构性改变,使得居住区与工业区、商务区和商业区之间的客运交通量减少,工业区和商务区的人流量减少,这将促使商品贸易、服务业等非基本部类产业向居住区集中,商品运输的终端将相应减少,跨城市功能区的交通网络结构将更加简单,客货运交通也将自发分异,甚至分别形成专门的客运和货运道路网络。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未来无人驾驶和城市立体交通的推广与应用,城市的交通空间将发生巨大改变,对其的利用不再局限于地面这一单一维度,也可延伸至城市的垂直空间,包括地下和空中道路与廊道等。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降低城市交通对司机的依赖性,能够有效减少个人汽车和公用停车位。
2.3 数字经济影响下城市空间的演变趋势
2.3.1 城市空间的扩展——中心集聚,整体分散
在数字经济的影响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城市的扩展会呈现出新的集聚与分散的结构特征,总体而言城市空间将呈现出优势集中和整体分散的网络化演变趋势。由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不会是完全均衡与平等的,加上数字和信息的传递具有快捷、及时的特点,城市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节点依旧是未来发展的中心。在区域格局层面,信息网络的建设仍将倾向于集中在城市群内区位条件好、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这种集聚化的趋势促使区域极化效应更加明显,将促进中心城市的进一步扩大与发展。而在城市内部,由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对实体空间依赖性的削弱,新兴数字化产业往往会集聚在人才、技术和知识资源丰富的区域,尤其是集聚在城市的中心优势地区;同时,相当部分的服务产业尤其是生产服务型产业(如金融服务产业、信息软件产业等),仍然依赖于人与人的近距离沟通和交流,这类服务产业在数字信息时代对人们的吸引甚至更强,呈现出更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突破了实体交通网络的限制,极大地拓宽了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格局,使得城市能够拓展延伸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范围。而分散化的发展趋势能够引导城市人口和产业的疏散,促使城市的部分工业职能外迁,从事生产制造产业工作的人口也随之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逐渐推动城市外围出现新的制造中心。由此,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再只是集中在某一城市中心,也可以分散到郊区或生态环境更好的区域。
2.3.2城市空间的融合——功能复合,界限模糊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互联网为支撑的丰富的线上活动侵蚀着城市实体空间的功能性,并导致城市功能呈现出复合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使城市空间呈现出空间融合、功能复合和界限模糊的演变趋势。以往城市由于社会结构和分工方式的明显不同,生产、流通、消费和生活属于不同的领域,其土地利用因而产生分化,城市的功能布局划分明确,用地布局结构单一,城市空间之间的界限清晰。例如,工厂只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商店只负责商品销售和服务,二者之间往往在空间上割裂。此外,工业制造等产业空间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会与城市居住空间分割,但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仅依赖于实体交通网络,还依赖于信息网络的传递和联系,从而使得城市原本单一的功能可相互融合,进一步推动土地利用的兼容,城市空间的功能划分被削弱,不同功能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加强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沟通联系,如现有的网络购物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工业空间和商业空间逐渐融合。而城市的商务和居住功能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结合,如居家办公和远程会议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更自由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时间安排,还促使商务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相互融合。
3 城市空间演变下的规划应对策略
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受到影响并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因此对城市的合理引导和规划应对显得至关重要,以下从城市规划实施的3 个方面具体讨论空间规划的应对策略。
3.1 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的应对
合理的城市结构和用地空间布局是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的关键。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的变化不仅对城市总体结构形态产生重大影响,还对城市的用地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兴产业对空间的需求巨大,但是由于现有产业区位影响因素的作用被削减,这些产业空间的实际需求及其与城市位置的关系尚不明确,规划选址和区位选择具有多样性,城市扩张和延展的具体方向也并不明晰,使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不确定性增加。而在数字经济和信息网络的影响下,城市空间趋于整体网络化、分散式发展,但是由于城市的资源有限,过度的分散和扩张会导致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的极度短缺与供应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可适当进行留白式规划,以应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空间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过严格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来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和蔓延,促进土地的合理规划和集约利用。对于短期性的修订性规划,应适当进行相对弹性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尤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对各地块的土地利用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控制内容和指标做出弹性规定,避免刚性指标对未来发展的限制,并可适当缩短编制周期,从而动态性、有针对性地应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城市开发要求。
此外,由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功能的融合和土地利用的兼容,在规划实施中需强调混合的用地空间布局和功能空间分布( 图3)。一方面,针对城市总体用地空间布局的分散式特征,规划应遵循多功能复合的组团式空间布局模式,将城市各类功能不同的用地混合分散于各组团内,并在组团内设置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以保障人们的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在城市中心高度集聚的区域,在适度的土地利用功能混合的基础之上,规划也可强调垂直纬度上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功能复合,允许居住、办公、娱乐和休闲等功能的高度混合,从而实现高密度和高容积率的土地利用目标。具体而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明确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兼容性,且规划可对兼容性用地的城市开发地块进行分级分区,并对地块的首要用途进行规定。在实际开发利用中,依据地块用途的轻重分级,可允许轻级别的开发项目类型修建在重级别的土地上,从而减少土地功能的分离,并依照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达成土地混合利用的目的。
图 3 土地利用形态规划应对示意图
3.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应对
道路交通是城市空间的骨架和主要脉络,交通空间是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态结构和交通系统的形式紧密联系。因此,人们在关注数字信息网络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需持续关注并不断改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的规划建设。在人们的交通需求发生转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共同作用下,规划应考虑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城市道路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由于人们出行需求的降低导致实际的交通出行量减少,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可在今后实现全方位的垂直交通,从而减少对地面交通空间和用地的利用。因此,在未来的规划中城市的道路交通组织将更加清晰和简单,城市空间内部对应的地面道路交通用地在规划建设时可相应减少。此外,由于部分传统生产制造业布局在城市外围,且其对交通运输网络的需求仍然较强烈,城市中心与这些产业空间之间仍需配套主要的干路进行交通连接。而随着城市客货运交通的自发分异,规划依据功能作用的不同对城市道路进行划分,并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道路建设,具体可分为主要供应工业货物运输的交通运输型道路和主要服务于人们生活通行需求的生活服务型道路,从而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具体而言,以支撑货物运输和流通为主的交通运输型道路主要起到连接城市内部与城市外围工业产业区的作用,规划可适当降低其路网密度,甚至在未来城市中该类型道路表现出长期、稳定和单一功能的特性,类似于输送水、电、煤气等要素的管道设施。而针对生活服务型道路,一方面可适当提升单元功能组团内部的路网密度,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服务等交通需求,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强地区交通的多样性和城市活力;另一方面可适当降低城市空间中的长距离、跨区域的生活服务型路网密度,从而适应人们交通出行需求减少的趋势,实现对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图4)。
图4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应对示意图
3.3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应对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指城市中供公众参与和使用的空间,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开敞空间和室内公共服务空间,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促进良好的社会交往并增强城市活力。在数字经济影响下,为适应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在规划中需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供应;为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变革及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在规划中需强调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为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规划中需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作用的转变。
总体而言,由于部分产业空间转移至城市外围,加上城市内部早已突破了城市原本对于土地空间需求的限制,规划强调集约利用和功能复合,除地面空间外还可充分利用垂直空间,未来将有更多的“剩余”城市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同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知识生产、数据收集和信息处理成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空间发展由以工业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此外,在通信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被削弱。因此,应通过规划引导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内部增加大量的绿色空间,如公园、绿地和广场等;在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中强调公共空间的多样化,满足高素质人才对城市良好居住空间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促进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增强城市空间活力。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组织,应考虑其位置、形态、内部空间组织和作用等因素,具体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①城市核心服务区集中布置于城市的中心区域,这里集聚有大量的高级商业和服务业等业态,具有完备的商业贸易、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如城市图书馆、博物展览馆和商业综合体等。其作为城市级别的中心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活服务业态,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②公园分布于各组团和片区内部,是组团级别的公共空间场所,鼓励在公园内开展不同的社会交往活动;同时,在公园周围布置小片的休闲商业业态,满足人们的游憩和休闲需求。③高密度的生态绿地嵌入分散的混合用地和各组团间,是城市各组团和功能空间的联系纽带,其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满足了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提升了城市生活空间品质(图5)。
图5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应对示意图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解析数字经济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数字经济与产业、城市发展的关系,回顾并梳理了城市空间的演变,总结了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和技术条件下影响城市空间呈现不同结构特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经济驱动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改变等,总结城市空间呈现的“中心集聚、整体分散、功能复合、界限模糊”的新的演变趋势,并从规划的具体实施角度出发,从用地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系统和城市公共空间3 个方面提出城市规划的实际应对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和指导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空间的合理规划。
新媒体编辑:苏子语
审读:王青
终审: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21年13期
《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演变与规划应对》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