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的分区及管控策略——以京津冀地区县域为例

张赫 贺晶 等 规划师杂志 2023-08-28


【作者简介】

张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贺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兴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彭千芮,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在“双碳”目标下,如何从碳汇视角识别并管控生态空间已成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县域作为生态空间用途管理的基础层级,更具备实践意义。文章以京津冀地区的县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并探测区域碳汇总量的时空分异特征,筛选出碳增汇目标下的生态空间识别指标,并根据生态空间的碳汇能力差异分为核心型、辅助型、底线型三类生态空间;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协同的目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生态空间碳增汇目标下的县域分类并制定差异化的管控策略,以期回应县域国土空间的低碳职能要求,同时助力京津冀地区县域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并实现碳增汇目标。

[关键词] 碳增汇;县域生态空间;区域协同;分区;管控;京津冀地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22)01-0032-09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引文格式] 张赫,贺晶,杨兴源,等.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的分区及管控策略——以京津冀地区县域为例[J].规划师,2022(1):32-40.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相应政策以响应全球低碳发展的目标。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和实践,借力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双碳”目标势在必行,以“三生”空间中的生态空间作为载体促进生态系统碳增汇迫在眉睫。县域生态空间作为国家生态空间系统优化的关键层级,发挥着“上承格局、下引实施”的重要作用,当前迫切需要基于碳增汇目标对县域生态空间进行科学管控,以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格局,进而保障国土空间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生态空间的管控分区是当前生态空间研究的热点。其中,生态空间识别作为后续进行分区管控的基础,既有研究主要根据生态空间的划分依据与划分方法、生态空间的演变特征和评价等级及相关政策对其进行识别。对于分区管控,既有研究则主要从自然实体要素、能否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能否形成生态格局,以及从生态功能、实体格局和管理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可见,既有研究主要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形成生态安全保护格局为目的进行识别与分区,尚未将碳汇要素纳入生态空间的识别当中。

通过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来提升区域碳汇能力的基础是分析碳汇总量的时空分异特征。目前,碳汇计量方式较为丰富,主要有基于生态系统类别(森林、土壤、海洋)的碳汇估算和基于不同尺度(中微观、宏观空间)的碳汇估算。然而,单一针对碳汇计量及动态演化分布的研究较少。除此之外,国土空间要素作为间接影响区域碳汇能力的因素,当前仅有个别研究讨论了自然地理形态、景观形态等空间规划因素对碳汇的影响。总体而言,既有研究尚未厘清区域对碳汇总量的空间分异特征,尚未明确生态空间与碳汇的影响关系,导致无法从碳增汇目标切入对生态空间格局进行优化,从而无法通过空间管控提升区域的碳汇能力。

基于上述既有研究分析,为实现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的统筹治理,本文一方面定性构建了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识别及管控体系;另一方面以京津冀地区的县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定量分析并探测影响区域碳汇总量空间分异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县域分类及相应生态空间的管控措施。


1 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识别及管控体系的构建


基于生态空间的自然与人工复合属性及其具备的功能、实体、管理多维度特征,本文将生态空间定义为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功能为核心,涵盖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用地类别,兼具自然和人工属性的国土管制空间。生态空间只有具备完整的区域体系并在分区发展目标下,才能落实到微观层面实现统筹规划。而县域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全域要素的支点,应承接全域格局并承担分类管控、促进用地精细化与系统化管理等职能,从而实现协同发展下的碳增汇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碳增汇目标下的县域生态空间识别及管控体系(图1),其中区域生态空间分区及县域分类作为管控的前提,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是对目标县域碳汇总量时空分异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测,从而确定生态空间识别指标体系;在核心研究方面,主要是进行区域生态空间的识别及分区,对县域进行类别划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策略。

图1  碳增汇目标下的县域生态空间识别及管控体系框架


2 碳增汇目标下区域生态空间识别及县域分类


2.1 研究区域概况

京津冀地区县域面积广袤、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低碳潜力。在自然地理方面,该地区存在地形情况复杂、气候特征明显、植被类型丰富但区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异较大的特征;在社会经济方面,该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我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呈现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的特征;在土地利用方面,1990~2020年,该地区的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周边的耕地面临不断被侵占的危机,土地利用转移情况相对复杂。因此,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县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能较好地展现我国部分地区在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的区域非均衡性及在城市化进程下土地利用特征快速转变的现实情况,其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低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类型分为自然地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

自然地理数据包括数字高程地图DEM(Digital Elevation Map)数据、NDVI 数据和地质灾害点数据。其中,京津冀地区90 m分辨率的DEM数据来源于遥感与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1 km分辨率的NDVI 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质灾害点数据包括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和滑坡五类,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社会经济数据包括京津冀地区的人口与GDP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和交通道路网数据。其中,京津冀地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人口与GDP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乡镇卷);2020年VIIRS-DNB夜间灯光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海洋管理局的国家地理数据中心;京津冀地区的道路交通网数据来源于OpenStreetMap(OSM),并基于ArcGIS的线密度分析获得。

土地利用数据为京津冀地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


2.3 研究过程

2.3.1 碳增汇目标下区域生态空间的识别

(1)识别指标选取原则。

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的识别除了需要考虑自然和人工要素对生态空间识别的影响,还需要考虑碳汇总量的空间分布现状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总体上看,无论是自然要素、人工要素还是碳汇要素,其系统下一层级的指标除了要满足普遍性、科学性的生态空间识别的基本要求,还需要与碳汇总量的空间分布挂钩,以便契合碳增汇目标下生态空间识别体系的构建目的,且各要素层均需要具备空间属性。因此,依据既有研究成果,本文对初始指标进行筛选:一是依据县域碳汇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碳汇要素指标;二是依据县域碳汇总量空间分异驱动要素确定自然与人工要素指标。

(2)明确碳汇要素。

首先,利用碳汇系数法对京津冀地区1990~2020年的碳汇总量进行估算,以此分析时序变化(图2)及空间分布特征(图3)。其次,考虑到用地面积大小对碳汇总量的影响,本文提出“碳汇强度”的概念,以此来对单位土地面积的碳汇功能进行衡量,并就碳汇强度进行局部自相关分析以获取碳汇总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图4)。

图2  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碳汇总量变化与比例结构


图3  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县域碳汇总量空间分布


图4  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县域碳汇总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京津冀地区在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碳汇格局上均存在着众多失衡现象。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在碳汇总量的时序变化上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特征;在整体比例结构上呈现林地碳汇(约78%)>草地碳汇(约11%)≈水域碳汇(约10%)>未利用地碳汇(约1%)的特征;在碳汇总量的空间格局上呈现西北地区高、东南地区低的总体特征;在碳汇总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上,南部县域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从整体上看,京津冀地区的高—高集聚分布于东南部沿海的部分县域,低—低集聚分布于西南部地区,低—高集聚与高—低集聚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3)筛选自然与人工要素指标。

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碳汇总量的空间分异进行分析,有利于厘清其驱动机制并筛选出最终的自然与人工要素指标。为了进行后续地理探测器计算,首先将自然、人工要素初始指标共12个驱动因子作为自变量,依据自然段点法(Natural Breaks)进行数据离散化处理并分为1、2、3、4、5共5级(图5)。其次进行单因子探测分析:一是基于p值(p-value)判断各指标对碳汇总量空间分异的解释是否具有显著影响力,并剔除影响力较低的指标;二是对剔除后的指标重新进行地理探测器的计算,探究各因子对碳汇总量的解释力q值。最后进行因子交互作用分析,即通过对驱动因子的两两交互探测,判断两个因子间是否产生了交互影响、交互影响的类别如何,以及因子交互后的解释力大小。

图5  自然、人工要素初始指标驱动因子空间分布


单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坡向、GDP总量的p值较大(坡向的p值为0.651,GDP总量的p值为0.633,均大于0.05),即这些因子对碳汇总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力较低,因此在接下来的计算中将其剔除。在剩下共10个指标的驱动因子解释力分析中,前三位的驱动因子为区县规模(0.772 2)>地形起伏度(0.481 1)>坡度(0.478 0),后三位的驱动因子为人口密度(0.121 9)<交通网络密度(0.176 6)<地质灾害点密度(0.205 9)(表1)。因子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驱动因子之间都出现了增强的相互作用,交互类型上出现了非线性增强及双因子增强的两两交互关系,其中非线性增强所占比例较小(11.11%),双因子增强所占比例较大(88.89%)(图6)。除此之外,区县规模与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质灾害点密度、归一化植被指数两两相互作用后,解释力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增强。而归一化植被指数对碳汇总量的空间分异的影响,要在与高程、地质灾害点密度、人口密度及交通网络密度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充分表现出其影响力。


表1  驱动因子的影响力与相关性


图6  驱动因子风险探测与交互探测矩阵


(4)构建碳增汇目标下的生态空间识别指标体系。

剔除对碳汇总量空间分异影响力较低的坡向、GDP指标及在生态空间识别中空间属性较低的土地开发强度、区县规模指标后,获得识别碳增汇目标下生态空间的最终指标,并依据AHP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为了综合汇总各指标对碳增汇目标下生态空间识别的影响,在对各指标进行叠加操作之前,利用ArcGIS的重分类功能,基于自然段点法将最终指标按照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分为10级。在获得各指标1~10级的重分类结果后,按照各指标权重对其进行地理加权叠加的运算,得到碳增汇目标下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识别及县域分类体系的指标与权重(表2)。


表2  碳增汇目标下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识别及县域分类体系的指标与权重


2.3.2 碳增汇目标下区域生态空间的分区

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碳汇总量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要素的研究,综合自然、人工、碳汇要素对碳增汇目标下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并利用ArcGIS栅格计算器对各个指标进行叠加得到识别结果。每一个栅格内的值越大,则代表碳增汇目标下生态空间的重要程度越高。本文借鉴现有关于生态分区划定的研究成果,利用自然段点法将统计结果按栅格值域从小到大分为四类:非生态空间(1.22~4.64)、底线型生态空间(4.65~5.65)、辅助型生态空间(5.66~7.00)及核心型生态空间(7.01~8.08)(图7)。

图7  碳增汇目标下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识别结果


(1)核心型生态空间。

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型生态空间面积约为26 730.41 km2,约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12.50%,约占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总面积的20.53%。此类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的北部,在相关规划提出的生态安全格局中,主要位于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此类空间是三类生态空间中分布范围和分布面积最小但重要性最大的一类,其分布较为集中,碳增汇能力较强,生态环境较好。然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此类空间正不断向内收缩,且人工种植活动导致其部分空间过于规则化,使之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下降。

(2)辅助型生态空间。

京津冀地区的辅助型生态空间面积约为42 396.69 km2,约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19.83%,约占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总面积的32.56%。此类生态空间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的北部及部分西部地区,在相关规划提出的生态安全格局中,主要位于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此类空间是三类生态空间中分布范围和分布面积均处于中位数的一类,其生态功能及碳增汇能力趋于中等水平,是核心型生态空间与底线型生态空间之间的缓冲区。此类生态空间质量较好,主要生态用地类型为草地,但由于缺乏连通性,其彼此孤立。

(3)底线型生态空间。

京津冀地区的底线型生态空间面积约为612 068.54 km2,约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28.56%,占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总面积的46.91%。此类生态空间广泛分布于京津冀地区全域,在西北部和南部分布最为密集,在相关规划提出的生态安全格局中,主要位于低平原生态修复区、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此类空间是三类生态空间中分布范围最广、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由于受到临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或大城市不断向外扩张侵蚀,其总体碳汇总量较低,且生态功能及碳增汇能力均较弱。

2.3.3 生态空间碳增汇目标下的县域分类

基于上述对碳增汇目标下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的分区结果,首先利用极差正规化法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其次依据K-means聚类方法对剔除掉区、市的101个县级行政单元进行类别划分(表3)。该方法可以保证各类型的县域具有最大的相似性,即所含生态空间类型的比例最为接近。因此,根据聚类结果,可将京津冀地区县域分为高碳增汇潜力型(Ⅰ类)县域(以下简称“Ⅰ类县域”)、中碳增汇潜力型(Ⅱ类)县域(以下简称“Ⅱ类县域”)及低碳增汇潜力型(Ⅲ类)县域(以下简称“Ⅲ类县域”)(表4,图8),其中Ⅰ类县域整体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的北部,Ⅱ类县域分布于京津冀地区北部的部分地区及西部,而Ⅲ类县域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的中部、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


表3  京津冀地区县域聚类结果

注:表中数据代表县域中各类型生态空间得分最终的平均值yZ。


表4  京津冀地区县域分类汇总


图8  京津冀地区县域分类结果


(1)Ⅰ类县域。

Ⅰ类县域的生态空间以核心型、辅助型和底线型生态空间为主,并含有极少量非生态空间,各类空间面积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辅助型生态空间(42.09%)>核心型生态空间(31.39%)>底线型生态空间(25.68%)>非生态空间(0.84%)(图9)。此类县域的碳汇用地原始面积较大,碳汇用地类型由林地、湿地、高覆盖度草地等碳汇系数较高的类型组成,碳汇用地的质量在1990~2020年有一定提升,并且在生态保护政策下,部分区县的碳汇用地总量也有一定增加。

图9 Ⅰ类县域生态空间


(2)Ⅱ类县域。

Ⅱ类县域的生态空间以辅助型和底线型生态空间为主,含有极少量的核心型生态空间及非生态空间,各类空间面积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底线型生态空间(40.59%)>辅助型生态空间(33.87%)>核心型生态空间(17.40%)>非生态空间(8.14%)(图 10)。相较于其余两类县域,Ⅱ类县域的生态空间与非生态空间分布更为均衡,其碳汇用地原始面积较大,碳汇用地类型由林地、湿地等碳汇系数较高的类型组成。然而,由于此类县域建设用地在1990~2020年不断扩张,其原有碳汇用地逐步转变为建设用地,质量也不断下降。

图10 Ⅱ类县域生态空间


(3)Ⅲ类县域。

Ⅲ类县域的生态空间以底线型生态空间及非生态空间为主,含有少量的辅助型与核心型生态空间,各类空间面积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非生态空间(57.05%)>底线型生态空间(34.58%)>辅助型生态空间(5.18%)>核心型生态空间(3.19%)(图11)。此类县域的总面积较小,数量最大且分布最广,但其碳增汇目标下生态空间总量最少,非生态空间占比最多。同时,此类县域的碳汇原始用地面积较小,碳汇用地类型由未利用地、低覆盖度草地等碳汇系数较低的类型组成,近年来碳汇用地也不断转变为建设用地,再加之林地砍伐、草地覆盖度降低等原因,其质量不断下降。

图11  Ⅲ类县域生态空间


3 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的管控策略


县域生态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为构建全域空间格局及优化空间要素配置。在用途管理方面,应通过详细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在要素配置方面,以碳增汇为核心配置各类要素,并保障各类生态资源“以保护带开发”;在用地管制方面,应依照不同区域特性进行分区开发和控制引导。因此,基于上述对碳增汇目标下三类县域生态空间分布及特征的分析,以下分别从用途管理、要素配置和用地管制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实现协同发展下京津冀地区县域的碳增汇目标。


3.1 Ⅰ类县域生态空间的管控

3.1.1 用途管理:全面维稳,质量提升

Ⅰ类县域的碳汇用地具备质量高、总量大的特征,因此应从林地、草地、水域和湿地管理等方面维持并稳步提升其生态空间质量。

(1)林地管理。

在土地利用碳汇类型中,林地因其较高的碳汇系数及广袤分布的特征,在京津冀地区县域碳汇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有效进行林地管理可以显著增加碳汇。因此,在林地管理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提高森林覆盖率,合理扩大人工林面积,促进退耕还林,开垦未利用土地,种植高品质人工林;二是提高林地质量,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选择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水平较高的树种,避免选择单一树种,促进林地集约发展;三是注重人工林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促进幼龄林、中龄林向成熟林的转变。

(2)草地管理。

京津冀地区的天然草原在 1990~2020 年经历了不断退化的过程,高覆盖度的草地碳汇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草地管理中应把握以下方面:一是进行人工草地种植,对部分退化为低覆盖度及荒漠的草地进行人为复种;二是采取轮牧制度,禁止过度放牧行为。

(3)水域和湿地管理。

水域和湿地的碳汇系数较高,碳吸收能力较强,但是对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其因面积较小而常被忽视。因此,水域和湿地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保护现有湿地,严格禁止对现有湿地进行开垦等一系列行为;二是恢复滩涂、滩地等自然湿地,对已经用作其他用途的自然湿地进行人工恢复。

3.1.2 要素配置:强化碳汇核心功能

Ⅰ类县域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的北部,在要素配置中应优先考虑其生态地位,即强化碳汇功能、突出碳汇核心优势,以促进生态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充分维持其生态涵养作用,集中自然要素和辅助空间支撑要素的分配,减少生产要素的介入。同时,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并不断扩大碳增汇目标下核心型生态空间的面积,促进其余类型生态空间向核心型生态空间转移。

3.1.3 用地管制:刚性控制

Ⅰ类县域内以核心型生态空间为主导,在制定用地管理指标时,首先应将核心型生态空间作为刚性指标并严控此类生态空间转出,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发挥出碳汇作用;其次要严控农业空间、建设空间挤占生态空间,严格落实林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总规模等强制性指标。


3.2 Ⅱ类县域生态空间的管控

3.2.1 用途管理:优化结构,集约利用

Ⅱ类县域碳汇用地具备原始总量大、质量高的特点,但由于近年来建设用地扩张对碳汇用地的破坏,其质量不断降低。因此,不仅应从林地管理、草地管理、水域和湿地管理等方面遏制碳汇减少的趋势,还需要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空间集约利用等方面提升此类县域的碳汇总量。

(1)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县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带来了许多碳汇方面的负面效应。因此,Ⅱ类县域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控制建设用地的开发总量和开发边界,由于建设用地通常体现为碳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有利于碳汇用地的保护;二是加大对碳汇系数较高用地类型的保护,如林地、高覆盖度草地和湿地系统等。

(2)空间集约利用。

在碳增汇目标下,由于Ⅱ类县域生态空间与非生态空间的分布较其余两类县域更具有平衡性,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应统筹经济发展与低碳生态保护。因此,应调整Ⅱ类县域国土空间结构,并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化发展,合理、高效地开发土地;二是促进碳汇用地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恢复。

3.2.2 要素配置:推动辅助型、底线型生态空间向核心型生态空间转移

Ⅱ类县域紧邻Ⅰ类县域,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的北部和西部。在要素配置中,应考虑其辅助生态涵养的作用,应以自然资源分配为主,可适当分配生产要素。同时,Ⅱ类县域的辅助型、底线型生态空间占比较大,因此要促进碳增汇目标下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适当推动其向核心型生态空间转移。

3.2.3 用地管制:弹性引导

Ⅱ类县域内辅助型、底线型生态空间居多,在制定用地管理指标时,首先要促进碳增汇目标下辅助型、核心型生态空间要素的准入,确保其生态空间环境良好,并辅助发挥碳汇作用;其次,在严控林地保有量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农业、建设、生态空间格局,在促进县域农业、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生态空间的碳汇能力。


3.3 Ⅲ类县域生态空间的管控

3.3.1 用途管理:多维管理,促进补偿

Ⅲ类县域碳汇用地表现为总量小、质量低的特征,且由于建设用地的扩张,其碳汇质量进一步下降。针对此类县域,应从建设用地管理和碳汇生态补偿等方面遏制碳汇总量的减少趋势,并提升碳汇总量。 

(1)建设用地管理。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实现有效增汇的关键是增加建设用地绿化。单位面积的城市森林在有效调节大气浓度方面是其他地区森林的一倍,因此应加强建设用地的绿化配置,并推广普及绿色生态设施的建设。在公园绿地及防护绿地建设和屋顶绿化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中,应有意识地做好增汇工作,如提高城市乔木的种植比例、本地植物指数及物种丰富度。

(2)促进碳汇生态补偿。

制定碳排放额度及减排目标,实施碳税征收,应以生态保护为最优先级。因此,促进碳汇生态补偿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对高碳排放企业征收碳税,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实现资源优化;二是鼓励采用低碳技术和零排放技术,从碳源方面遏制碳汇总量的降低;三是确定最高碳排放额,并对超额排放的部分制定碳征税、罚款等惩罚机制以促进各县域间平衡发展。

3.3.2 要素配置:严守城市用地扩张红线

Ⅲ类县域紧邻大城市,在要素分配中作为承接生产要素的主要阵地,在保证自然要素完整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生产要素的介入。若市、区的生产要素过度饱和,自然要素极度匮乏,则应适当疏解该区域的生产要素、增加生态要素,以提升其生态效益。除此之外,Ⅲ类县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严守城市用地扩张红线,实现对碳增汇目标下底线型生态空间的保护。

3.3.3 用地管制:适度“留白” 

Ⅲ类县域内底线型生态空间和非生态空间居多,应在城镇建设用地中保障绿地率等基本生态刚性指标,并优化市区环境以减少碳排放负荷。在村庄规划方面,则要根据建设、农业发展需求,结合分区现状,确定未来用地需求。同时,应适度进行规划“留白”,促进村庄现有生态空间向碳增汇目标下底线型生态空间转移,通过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碳增汇。


4 结语


县域作为国土治理的基层,是我国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区域。本文在识别碳增汇目标下的区域生态空间后,对京津冀地区的全部县域根据不同碳汇潜力进行分类,并从用途管理、要素配置、用地管制层面提出管控意见,以助力县域生态空间实现碳增汇目标。其中,通过探测区域碳汇总量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其是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两者交互将加强碳汇总量的空间分异;通过识别碳增汇目标下区域生态空间,发现其具有非均衡分布的特征。因此,县域生态空间应立足全域分区进行分类管控,以适应差异化的发展要求。

本文提出碳汇要素与生态空间识别相结合的视角,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在“双碳”目标下落实低碳发展行动。同时,本文构建的碳增汇目标下区域生态空间识别与管控体系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县域生态空间实现低碳目标提供思路。此外,本文提出的基于县域特征的管制策略也将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低碳国土空间格局的形成提供指导意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通过县域生态空间实现碳增汇目标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碳增汇目标下的生态空间识别体系有待完善,以及仅提出县域分类优化路径,而未能深入到微观层面等,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新媒体编辑:樊乙莹

审读:王青

终审: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22年1期

碳增汇目标下县域生态空间的分区及管控策略——以京津冀地区县域为例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规划师论坛】“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施策:逻辑关系与实现路径

【规划师论坛】基于“双碳”目标的城乡规划策略

【规划师论坛】“双碳”目标下我国湾区城市群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规划师论坛】湖北省国土空间碳排放格局特征与优化对策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