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心亭外,盆景向阳而生;小区里,志愿者凝心聚力!这是属于江宁银华苑的故事

in江宁 2023-04-15

初 / 心 / 亭

在第十九届江宁社区节照片征集活动中,一组获奖作品颇为“弹眼落睛”:一座小亭子周围摆满了各色盆景,颇为壮观,有些盆景长势极好,犹如一棵小树般茁壮。人们赞叹之余,不禁好奇:这是江宁路街道哪里啊?



这里便是江宁路街道

银华苑小区内一景

种植这些盆景的

是小区居民骆建民

拍摄这些照片的

也是小区居民施友伟


达人主动献宝

JIANG NING


走进银华苑,很难不被小区门口的几十盆盆栽所吸引,它们郁郁葱葱的样子常把小鸟引来,居民忍不住驻足欣赏。而更大的惊喜在小区里面,一座名为初心亭的小亭子周围,更多更大的盆栽依次排开,环绕着小亭子,绿色的植物生机盎然,鲜艳的花朵竞相绽放。


银华苑是怎么变成生态良好的植物园的呢?


两年前的银华苑虽有绿化、空地,但荒废多年,一副破败的模样,骆建民的父亲见到此情此景,几次与儿子提起:“你不是爱好盆栽种植吗?把这个特长利用起来,把小区里的花园搞起来!”于是,2020年12月,骆建民便在小区门口摆了几张长桌,把自己珍藏的盆景陆续摆了出来。


六十多岁的骆建民是一位民间盆景高手,他曾是上海盆景协会会员,从小就爱好盆景种植,多次去往日本“取经”,是十足的发烧友。近年来,他与朋友租了一个苗圃,专门种植各类盆景,每当有人要购买他的这些宝贝时,他都摆摆手:“这些盆景就像我儿子女儿一样,谁会卖自己儿女呢?”对他来说,盆景对他来说,是一件件艺术品,种植并观赏盆景,是生活一大乐趣与寄托。


他拿了一部分“藏家宝”放在小区入口处后,居民反响不错。在恒德里居民区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小区号召了一些居民、志愿者,他们拉走了四、五车垃圾,挖土的挖土,打扫的打扫,真正把小区中心的这块绿化区域重建了起来,他们支起了一个小亭子,并取名为“初心亭”,亭子周围再摆上环形的长桌,桌子上一个个盆景各有姿态、各显生机。远远望去,小区仿佛植物园,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骆建民拿出了近七百盆盆景。骆建民精心呵护,每日浇水从不假手于他人,随着季节的轮转,他还不断更换摆放开花的植物,让这处景观天天都能看到花开。


盆景引领风尚

JIANG NING


初心亭的建立,让盆景有了新家,也让居民们有了新的寄托。有一天,一位居民拍下了一个视频,一只黑色的喜鹊来到盆景中,这里啄啄,那里嗅嗅。接下来的许多天,居民都发现了这只喜鹊,“它似乎很喜欢这个地方,小区生态好,引来了喜鹊,我们也感到很喜庆!”现在,居民们走过路过,都会留意一下:“喜鹊今天来了没有?啊,它来了,又来了!”


盆景也并非一成不变的,骆建民对邻居们说:“我之所以喜爱它,正是因为它一年四季的模样是不同的。”于是,居民们也学着欣赏、观察盆景。更不用说种的那几盆花卉,开花了吗?开几朵了?让居民甚为牵挂。



有爱好摄影的居民举起镜头,记录下盆景的模样,施友伟就是其中之一。一年一度的江宁社区节征集照片,让居民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施友伟连发9张照片参赛,最终拿到成人组优胜奖和人气奖。


骆建民养盆景养得好,渐渐就在小区里声名鹊起,许多人拿着自家的盆栽、花卉找到骆建民这个“盆景医生”,让他帮着养一养,有些花草已然颓败,被骆建民一“调教”,很快就起死回生,在初心亭这个大家庭里重现生机。



小区居民叶阿姨和阿兰阿姨起初也常拿着花草找到骆建民讨教一番,久而久之,她们竟从门外汉成了“发烧友”。叶阿姨向记者晒出她种的宝贝,阳台上绿意盎然,说起“养殖经”也头头是道,“这都是小骆的功劳,我跟着他学,跟着他种,现在入迷了!”不仅收获了一大兴趣爱好,近年与花草为伴,叶阿姨感到心情豁然开朗,“花草治好了我的焦虑与内耗,整个人精神多了!”


小小初心亭里,桌椅齐全,成了小区居民的“会客亭”,居民们以花为媒,从不相识到逐渐相知。今年上半年,疫情静默期间,银华苑的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初心亭时而是物资中转站,时而成了志愿者做准备的场所,不得不说,是之前积攒下的“凝聚力”在发挥作用。


初心亭外,盆景向阳而生;小区里,志愿者凝心聚力,同样根深叶茂。




银 华 苑



— THE END —

更多内容



内容来源:社区晨报记者 吴佳逸

美丽江宁 你我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