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之路|自我提升的必备技能

学海之深远,研究之漫漫。在学术的道路上,若没有几样称心得力的技能,很难走得远,也很难走得稳。那我们究竟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能呢?

TRAVEL

1.保持对学术的兴趣



古语云:“因材施教。”这个“材”,指的是各人的资质。每个人的资质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在思维、动手、表达等方面的天赋也不一样。当基本因素综合起来以后,就形成每个人的个性,也表现为对不同事物的不同兴趣。一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更加得心应手,甚至有天赋异禀之感。因为感兴趣的事,往往是合乎自身资质的事。因此我们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可以先问一问自己:“我对什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第一次选择人生道路,应该是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当时我的文理科成绩差不多,但只对文科感兴趣。考虑到就业等现实因素最终我随大流选择了理科。后来发现自己的资质并不适合学理科,高考填报志愿时,便选择了“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想着蹭蹭文史的课也好。有幸被山大药学院录取,大二开始进入尼山学堂学习,才终于学到自己喜欢的文史专业

当然,现在许多同学纠结于未来是要做研究,还是去就业,那么不妨考虑一下自己的兴趣,做学术研究时,若能保有对学术的兴趣,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

选择做学术研究后,就会面临具体研究方向的选择。人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越明确越难,这就注定了选择具体研究方向的困难。兴趣可以细分,比如说对文科感兴趣,可以再细分为对人文科学感兴趣还是对社会科学感兴趣,对人文科学感兴趣的可以再细分为对实证派感兴趣还是对义理派感兴趣。在经学历史上,偏实证的汉学和偏义理的宋学一直此起彼伏,成为两大阵营。如果能明确对什么研究方向感兴趣,将大大有利于研究方向的选择。但一开始往往不知道具体对什么方向感兴趣。

事实上,在一定范围内,具体的兴趣是需要被发现的。换言之,具体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对文献学科的研究兴趣,就经历过一个培养的过程。大二进入尼山学堂后,当时只笼统知道对国学感兴趣,至于研究是何物,根本没有概念。因为学堂的培养,加之需要撰写论文,便渐渐发现解决问题、写成文章是一种有趣的事情。等到临近保研时向杜泽逊老师请教,很意外地得到杜老师的评价:“你写的文章,文献学的路子很正。”杜老师还给我讲了文献学研究有两种,一种是纯文献研究,也就是传统的目录、版本、校勘,另一种是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文献研究,比如黄永年先生结合唐史研究文献。后来跟着杜老师读古典文献学的研究生,系统地学习文献学的知识,加上受专门研究纯文献的密友吴雪菡影响,才渐渐发现自己对文献学研究感兴趣。

打算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不妨先看看自己对学术研究是否感兴趣。不知道具体研究方向之时,不妨慢慢培养自己的兴趣。最好让兴趣在研究中发挥作用,潜在的资质也会随之被唤醒。

TRAVEL

2.树立学术思想




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会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同样地,打算走上学术之路的同学或正在学术之路上行走的同学,不妨也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要走学术之路,我走学术之路的目的是什么。

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学术理想既是一个有力的精神引导,也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持。我曾经陷入一小段时间的迷茫。为什么呢?好多论文发不出去。大二时写了一篇学年论文《滇密系统的火葬礼仪考》,在刘晓东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用了半年多时间,查找有关典籍资料一百多种,同时参考考古、金石等方面的资料,还做了田野调查,对唐代到明代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滇密系统的火葬礼仪进行了很好的还原。受到杜泽逊老师等多位老师的好评,曾获评尼山学堂论文报告会第一名。可是这篇文章的投稿,从本科阶段持续到研究生阶段,一直处于退稿或者无回复的状态,没有刊物愿意采用。当时还有好几篇文章投稿后也没有被采用。我深感自己的渺小无知,在凉月凉风之下,独自坐在知新楼前的台阶上,一种蚍蜉撼大树的无力感充斥身心。既然被用稿是刊物对作者的肯定,是不是意味着我的能力实在不足,那么即使努力,又有何意义?猛然想到自己的理想,之所以要学习文史知识,是因为喜欢,想要继承国学,又是因为使命,想要研究旧故。那么不论外界认不认可,始终都要去做的,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我开始反思投稿受挫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文章的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客观的情况,比如文章字数太长、不合刊物口味,甚至有的刊物对作者的学历比较挑剔。慢慢想起杜师常说的:“投稿不成功可以多投几次,好的刊物发不了,也可以投一般的刊物。”于是该投稿还投稿,该写作还写作。后来投不出去的文章也渐渐找到了归宿,像《滇密系统的火葬礼仪考》还有幸得到C 刊《历史文献研究》的青睐。当初没有放弃,多亏有理想的支持。

TRAVEL

3.每天要有专属的学术时间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很忙。学校里的学生也有很多事情,要上课,要参加项目,还有一些时间要用来参加社团活动,用来休闲娱乐,用来约会恋爱,等等。有的同学习惯制定时间表来规划每天该做的事。我没有制定时间表的习惯,因为性格比较懒散随性,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有一个方法使我非常受用。我的师兄孙齐老师跟我说:“每天要给自己留一段时间做学术研究,这个时间就是天大的事也不能占用。”他的一席话瞬间使我感到学术研究的时间神圣不可侵犯,就像“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房子一样。

TRAVEL

4.参加一些学术实践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在具体运用中会加深理解,并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起到一定作用。在哪里能实践?一个很好的选择是参加学校里相关学科的项目。我从本科开始参加杜泽逊老师主持的国家清史重大项目《清史·典籍志》和《清人著述总目》的编纂,现在参与杜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经正义》汇校与研究”。参加项目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校勘学等方面的知识,目录学的知识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包括目录的编纂,书籍的分类,书名、作者、籍贯、版本的确定,很多细节都是理论教材上所不详的。其间还会发现一些学术问题可以写成文章,比如说前人书目著录的错误、书名作者的考证等。你会发现,就算原书上写明作者是谁,有时候也未必是其人。

参加项目时所积累的经验,又会在从事其他研究时发挥作用。去年我研究丽江土司木氏的刻书,有一本《华严忏仪》,是崇祯十三年木增委托毛晋汲古阁以大理崇圣寺所藏孤本为底本刻成的,收入《嘉兴藏》。原书题“唐兰山云岩慈恩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觉依经录”,这个作者题名,是根据本地传说来的。依据参加《清人著述总目》的经验,我对题名的真实性产生疑问。后来一查,发现前几年有人已经写了文章,根据经书里的内容,同时用西夏文经典对读,知道了这个一行和尚是西夏的一行觉慧,不是唐朝的“一行”。

参与项目还有利于获取学术资源,了解学术信息动态。有问题不仅能向老师请教,还可以向许多师兄师姐和同学们询问,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大家有时会讨论学术信息动态,信息封闭的我常常通过大家的讨论知道最新的消息。

TRAVEL

5.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




人文学科有一派,提倡多读书少写文章。以黄季刚先生为代表,叫“五十岁前不著述”。我的老师杜泽逊先生则提倡勤于写作。用杜老师的话来说;“可以先写出来,以后再改。”我很同意杜老师的说法。黄先生许是出于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轻于立言。但是有些小发现,不勤于动笔写成文章,灵感稍纵即逝,殊为可惜。况且写作也是一个训练的过程,不断地写,才能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我个人有所体会,次写作便是一次阅读,一次写作便是一次上课。写论文时,往往需要全面多样的知识。这就需要围绕写作中心去阅读、学习大量文献,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等等。对一些知识点不太熟悉,还要集中学习。苏东坡有“八面受敌”读书法,每次带着一个问题读一遍书,一本书读好多遍。因为单独针对一个问题读书,会更高效、更全面地获取相关知识。所以当围绕写作中心去阅读、学习之时,我们相当于读了一本关于这个写作中心的资料汇编,或者说我们学了一门关于这个写作中心的课程。

文章写好后,要不断修改。除了自己修改外,还可以请老师、师兄师姐帮忙。他们往往会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不足,更有助于我们论文写作的提高。我每次拿着文章向杜老师请教,杜老师都会用红笔在上面修改,连遣词造句、标点等细节方面都会严格要求。杜老师说:“我的老师王绍曾先生当年就是这么帮我们改文章的。”

文章写成没有问题了,便可以考虑投稿。部分期刊倾向于高学历、高职称作者的文章,这可以理解。我们广大的三无作者(无博士以上学历、无导师挂名、无项目基金)可以选择一些包容性更强的期刊进行投稿。我在研一时写过《〈明史纪事本末〉勘误一则》,投稿后收到一家刊物的退稿函,该刊表示现不发研究生单独署名的稿件。这篇小文后来被《读书》发表了。一般来说,期刊级别越高,对三无作者包容性越强。一些期刊,比如《文史》,即使退稿,也会回复非常丰富、用心的退稿意见,非常有利于作者反思自己的文章。很多期刊录用稿件后,会耐心提出意见,让作者反复修改,对文章的完善很有帮助。

TRAVEL

6.让阅读成为常态




有的同学会说:“我没有发现,该写什么论文?”不是时时都能有发现的,不妨阅读专业相关书籍。

专业相关书籍是基础,对提高专业能力很有帮助。对文史类专业来说,相关书籍大概可分三类,一是元典,二是理论教材,三是学术专著。三类都不应偏废。现在有许多推荐书目,可凭个人学科兴趣选择阅读。杜老师经常推荐的书是《四库全书总目》,他常引张之洞的话:“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个人觉得魏小虎版《四库全书总目汇订》较好。

除了专业相关书籍,也可以略看几本闲书,作些闲散诗文。开卷有益,书哪有闲的道理,但一个“闲”字,让人心生舒适,便与兴趣近了。至于闲散诗文,都是古代读书人所乐于写作的,民国时期的学者还有不少保有这种习惯的,如化学家曾昭抡的《缅边日记》、语言学家罗常培的《苍洱之间》,都是很美的散文集。做学问既需要深入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宽广的知识面。看闲书正可以在拓宽知识面上发挥作用。

结语


以上所述学术之路上的六项必备技能,出自一个初学者,未必正确。若能有一二参考价值,也不负野人献芹之心。学术之路山高水长,让我们一起向前,走向美好的明天。

全文作者:杨胜祥(山东大学)



精彩推荐


点赞!学校一批党员和党组织受到表彰什么?当代研究生的脸竟然说变就变!“四大工程”全面开启   “魅力石大”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研究生

编辑|吴非晓

责任编辑|郝爽

责任主编|王洪超

审核|毕静 周世光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