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180分上清华?教育部、体育总局发文严控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盛意综述 体育大生意 2022-08-02


体育大生意第2668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9月2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全面从严管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和日常管理工作。从2024年开始,恐怕一些体育伪“学霸”将原形毕露。


《指导意见》是自1986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以来,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制度管控最严格的一项政策。从从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必须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这明显压缩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时的不规范空间。


所谓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全称是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自1987年开始联合探索的一项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即由学校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允许高校通过单招等多种形式来组建高水平运动队,让高校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和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的大背景下,我国运动员暴露出文化水平低、退役后就业安置难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再当运动员,我国体育系统旧有的“三级梯队人才培养体系”开始瓦解。相比于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的经费更充裕,体育选材面更广泛,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势在必行。


当时国家提倡高校可以拿出每年预算的1%来投入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中来,高校运动队的招生规模原则上也不会超过本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这是体教融合在那个时代的初步探索。


从1987年最初选定的27所高校可以获准进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到1995年扩大到53所高校,再到2006年的235所高校,而在2020年,这一范围已扩大至283所。一路走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但也暴露出生源质量不高、学训矛盾放大、学生靠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获得降分入学资格、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成绩太差、学校对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课要求过低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具争议的两个现象就是:一、竞技水准不高的学生却靠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等舞弊手段获得名校的降分指标,入学后马上退出运动队并改换专业,这也让一些明明每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量并不算小的名校却无法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二、真正高水平的运动员由于文化课成绩太差,只能走单招或保送途径进入名校,但入校后无力完成学业,学校对此却视若无睹,严重浪费名校的教育资源。总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公开公正。


《指导意见》也坦诚地指出,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存在个别运动员文化成绩差、体育竞技水平偏低、个别高校考试组织不规范、在校管理不严格、个别地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等问题,将从七个方面加强管理。


其中,体育大生意认为最具管控力度的举措有:从2024年起,只有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将逐步全部纳入全国统考,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队时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此外,从2024年起,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以国内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成果最为斐然的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之一,也是目前国内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最多的高校之一,还是建队模式最多样的高校之一。清华模式无疑是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的典范。


清华每年招收田径、篮球、射击、足球、排球、游泳、健美操、击剑8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其中诸如射击等项目的队伍是清华和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运动管理中心共建模式(而成绩辉煌的跳水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早已停止共建),共建队伍的人才选拔水准也是最高的。清华的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往往走单招途径,分数自然会低一些,竞技水平相对差一些的则需要参加高考,分数要达到考生所在地二本线的65%。



具体以迄今三次夺得CUBA全国总冠军的清华大学男子篮球队为例。据新华社2020年的报道,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表示,清华男篮一般每年有5个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名额,其中,走单招途径的运动员高考文化成绩只需要达到180分即可,而参加高考途径的也只需要达到当地二本线的65%。而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类似清华大学这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队时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二本线)。未来,高考180分就能上清华将彻底成为历史。


 



严打体育成绩造假:入校后从严复测,问题多发学校取消招生资格


针对学生靠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获得高校降分录取资格、但入校后体育竞技水平较差、无法参加相应比赛、甚至干脆拒绝履行比赛任务等现象,《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问题严重者可以取消高校的高水平招生资格:


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学生入校后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以及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明确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将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质量的综合评估,建立完善招生高校和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将参加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情况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原则上连续三届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没有学生参赛的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从2024年起,只有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为防范和打击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发放管理,要求高校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的考生,由各地体育部门取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并列入等级称号黑名单;参加高考报名的,由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取消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对参与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的其他人员,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从严惩处。


高校还要加强入学复查。高校要严格组织新生入学复查,对于体育专项复测不合格、入学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差异显著的考生,要组织专门调查。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录取资格的学生以及违规录取的学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对于高校“近亲繁殖”、默契配合考生造假的现象,将加大对违规高校的惩罚力度。高校主要负责同志是招生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要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建立违规招生行为负面清单制度,对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中出现违规行为的高校进行严肃处理,直至取消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


 



杜绝伪学霸现象:体育特长生必须参加高考,二本线达标才能上世界一流大学


针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成绩太差、通过单招或保送等途径直接入学、在校期间不上课、无法保证学训质量、学分不够无法顺利毕业、学校管理不严格等问题,《指导意见》同样煞费苦心,不仅要求“从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而且在入校后,鼓励学校“通过学分制、延长学制、个性化授课、补课等方式,积极为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完成学业创造条件”。以下为具体举措:


《指导意见》对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文化成绩提出明确要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从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


鉴于群众反映个别高校在单招时对于意向考生开绿灯,《指导意见》要求,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近年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已陆续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足球、游泳等项目纳入全国统考,获得考生及家长的好评。全国统考可以提升专业测试的公平性、科学性。


鉴于高水平运动队部分学生文化成绩偏低的现实问题,《指导意见》设置了过渡期。从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如果考生确实竞技水准特别优秀,《指导意见》仍留下一个口子,允许破格录取:“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机制,破格录取工作将接受社会的严格监督。”


为解决一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校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指导意见》要求高校严格学业标准。原则上,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求应保持一致,参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高校可通过学分制、延长学制、个性化授课、补课等方式,在不降低学业标准要求、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为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教育部明确表示,《指导意见》实施后,虽然会从严管控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但体育特长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攻读学业的渠道仍是畅通的。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以外,相关高校每年还通过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优秀运动员保送等多种渠道招收体育特长学生,近年来每年合计录取学生超过10万人


附《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全文截屏: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环球影城火爆迪卡侬品牌焕新
安徽体育政策山东体育规划
探路者航天联名昂跑上市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