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标李宁安踏+锚定1200亿目标!河北发文重注体育用品产业

盛意综述 体育大生意 2022-08-02


体育大生意第2682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日前,河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河北省将对标“李宁”“安踏”等国内重点知名龙头企业,围绕跑步、球类、户外健身等细分领域,着力发展差异化运动鞋帽、运动箱包及专业面料,培育一批中高端运动服饰知名品牌。到2025年,力争培育打造一批国家级、世界级“金字招牌”企业,打造5个区域品牌。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各部门均参与分工。


《方案》要求,到2025年,河北省体育用品产业总规模要达到1200亿元左右(其中定州市要达到500亿元),全省体育用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由当前3%提升到10%,累计推出1000项以上新产品,形成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50个左右,重点突出冰雪装备产业。到2025年,全省体育用品特色产业园区达到10个,特色产业集群达到3-5个,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的1个、100亿元的1个,超10亿元企业达到6个,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0个。“十四五”期间,河北省体育用品产业要实现年均增速30%以上的目标。


作为奥运冠军大省,同时也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关键疏解地,河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希望以协助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为契机,重点发力体育用品产业。在体育大生意看来,河北在发力体育用品产业方面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河北基础良好,有一批体育用品龙头企业。目前,河北已经出现了诸如以廊坊夏垫佳美、石家庄英利奥、秦皇岛乔氏、定州恒达、邢台麦迪、沧州张孔杠铃等企业为代表的体育用品龙头企业。


二、雄安的人才区位优势。借助各类人才向雄安新区集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雄安新区设立研发基地,形成雄安研发、周边生产的格局。


三、机构平台优势。发挥国家体育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位于石家庄的优势,积极整合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资源,在石家庄搭建国际一流的冰雪器材质量检验检测平台。


四、制造业产业链完备优势。河北省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可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鼓励各类企业生产中高端体育用品。比如,引导玻璃钢企业发展运动船艇壳体制造,汽车制造企业发展运动汽车、房车、摩托车,机械加工企业发展健身器材,纺织服装企业发展运动鞋帽、运动箱包、运动服装及专业面料,自行车企业发展运动类自行车,毛皮加工企业发展球类产品,电子信息企业发展智能可穿戴运动装备,依托养元、枣能等省内重点企业发展运动饮料与运动营养品,新材料企业发展用于体育用品设备器材等的金属合金材料、高强玻璃钢、高强合成纤维、高强碳纤维、高分子复合纤维。


《方案》提出,河北在现有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资金规模基础上增加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鼓励各地根据体育用品产业实际安排相应的产业发展资金。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体育用品企业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对省级重点支持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首贷、新增的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实施贷款贴息,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各相关市县要出台支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土地、人力资源、政务服务等方面提供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市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体育用品产业从研发、应用到市场营销进行全链条支持。研究制定支持全省规模以上体育用品企业发展“政策包”,实施一企一策诊断帮扶。


《方案》提出,将在沧州组织举办京津冀体育制造产业发展论坛,在石家庄、廊坊、唐山组织举办体育产业博览会,在张家口举办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在定州举办中国体育健身用品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和中国定州国际体育用品节等活动。组织开展“河北体育装备器材制造十大品牌”的评选活动,对获评“河北体育装备器材制造十大品牌”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鼓励支持企业研究制定企业标准,支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鼓励企业让利营销,激发消费者购买体育用品,激活消费市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通过主办、冠名体育赛事搭建营销平台,促进推广,提升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以下为《河北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全文


体育用品产业涵盖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运动车船及航空运动器材制造、体育用品相关材料制造、体育相关用品和设备制造等门类。发展体育用品产业,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增强人民体质、提升生活品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产业发展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体育用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产业发展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体育用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冬奥会赛事举办等为契机,抓创新、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全力推进体育用品产业做大做强,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突出市场化。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抢抓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重大机遇,瞄准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以应用促发展,积极拓展竞赛表演、全民健身、职工体育、家庭及个人消费市场,丰富产品种类和应用场景,加强市场拓展,搞好展示销售,强化业务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市场占有率。


  突出国际化。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一流产品,顺应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消费需求,把握大方向,聚集大目标,发展大产业,“走出去”“引进来”,以开放汇聚资源,努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突出高端化。把创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发高端、智能、绿色新产品新技术。以工业设计理念渗透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等环节,优化产品供给,引领消费升级,提升产品时尚度、消费黏合力、市场竞争力。


  突出品牌化。引导和支持企业视产品质量为生命,视产品标准为红线,视产品品牌为荣誉,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以最严标准打造高质量产品,促进产业质量升级。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链条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体育用品产业体系,产品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增强,全省体育用品产业总规模达到1200亿元左右,其中定州市达到500亿元左右。


  ——市场份额明显上升。到2025年,全省体育用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由当前3%提升到10%,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扩大。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全省体育用品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由当前的20家达到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当前的100家达到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当前的10家达到60家。


  ——供给水平明显提高。中高端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升,高端、绿色、环保、新颖的产品比重稳步增加。到2025年,全省体育用品产业累计推出1000项以上新产品


  ——品牌影响力明显扩大。瞄准国内外消费市场,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到2025年,形成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50个左右。

  二、发展路径


  (一)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1.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研究编制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目标、路径、措施和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内容,按照规模千亿目标规划发展。各相关市县要加强对体育用品产业未来市场、需求升级的研究,对本地“十四五”体育用品产业规划进行修改完善,按照年均增速30%以上目标支持企业发展。(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政府(以下简称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2.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利用现有体育用品产业基础优势,鼓励和支持石家庄、张家口、沧州、廊坊、秦皇岛、定州等市建立专业园区,培育市场主体,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带动体育用品全产业链发展。


鼓励企业跨界融合构建产业孵化器,汇聚各方资源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指导、顶层设计、政策支持、资本引入,最终实现产业集群、政策集合、土地集约、基金集中交互融通的孵化功能,带动全省体育用品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全省体育用品特色产业园区达到10个,特色产业集群达到3-5个。(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廊坊夏垫佳美、石家庄英利奥、秦皇岛乔氏、定州恒达、邢台麦迪、沧州张孔杠铃等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以张家口、沧州、廊坊、定州等产业集群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通过新材料应用、智能科技、设计研发、品牌打造等途径,对重点企业进行提档升级。


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对接国际优势资源,引入先进技术和高端项目,向上游研发和下游应用延伸,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制造企业,打造一批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到2025年,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的1个、100亿元的1个,超10亿元企业达到6个,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0个。(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4.加速冰雪装备产业发展。推进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装备产业园、宣化冰雪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入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形成雪服、雪板等轻装备,索道、造雪机等重装备,体育运动器材、康复训练装备等相关产品生产集群,打造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依托廊坊现有的天冰、多贝玛亚、道沃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国外先进制造环节的引进吸收。


借助各类人才向雄安新区集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雄安新区设立研发基地,形成雄安研发、周边生产的格局。发挥国家体育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位于石家庄的优势,积极整合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资源,在石家庄搭建国际一流的冰雪器材质量检验检测平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市场监管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5.实施精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每年组织专业招商活动,推介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鼓励行业协会、各地商会、专业招商机构、头部企业积极参与,开展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云招商,外引内联,吸引战略投资者投资河北。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河北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发展集管理营运、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投融资、营销和采购、办公和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总部经济。(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6.强化企业市场营销。石家庄、张家口、廊坊、沧州、定州等市要定期组织企业市场营销培训,针对企业法人代表和高管团队,引进名校名师授课,切实提高企业线上线下市场营销能力。发挥奥运冠军大省优势,充分开发奥运冠军等体育明星和优秀体育团队的商业价值,为我省优质体育用品代言,推介河北体育用品品牌,鼓励其退役后在河北创新创业。引导企业植入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直播带货、电子商铺、网红经济等。组织实施“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活动,打造一批体育用品知名工业品牌和名优爆款产品。借鉴IT产业爆发式增长的经验,以展会、论坛带动发展。


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洽谈会。在沧州组织举办京津冀体育制造产业发展论坛,在石家庄、廊坊、唐山组织举办体育产业博览会,在张家口举办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在定州举办中国体育健身用品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和中国定州国际体育用品节等活动。


促进体育用品与康复辅具产业相结合,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和全国康复辅具创新大会举办专场高峰论坛或专场推介会。(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二)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1.加快创新创业步伐。省每年举办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引导体育用品企业或创新创业团队创新供给模式,培育和催生产业发展新动力。支持和鼓励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骨干企业加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引导企业积极创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2.加速工业设计赋能。支持企业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人机工程学等理念,设计研发原创性新产品,拓展体育用品的功能、性能和用途,提升新颖性、美观度和舒适性。


鼓励设计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体育用品龙头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支持争创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依托中国(定州)体育健身用品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等活动,深化体育用品设计创新交流,推进体育用品企业与设计机构对接合作,加快设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体育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3.推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高端设备、高端材料、功能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依托标杆企业和企业孵化器先进加工能力,积极推动新产品研发,重点发展冰雪器材装备及配件、健身器材、运动防护用具、运动地面用材料、运动类自行车、运动鞋帽、户外运动器材、体育游艺娱乐用品设备、运动休闲车船、垂钓用具、康复辅助器材、体育智能和可穿戴装备等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体育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深化企业技术改造。将新型体育用品列入《河北省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用品技改项目列入省工业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加强对标对表,鼓励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对标对表国内外领先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加快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改造升级。加大资金引导,支持重点企业扩规模、上水平,引领全省体育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2.推动产业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用品产业的应用,加快产业集群5G网络全覆盖,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在体育用品产业规模应用,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综合集成和云化改造迁移,支撑企业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重点打造3-5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形成典型案例在行业进行推广复制。


重点培育1-3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和区域提供研发设计、设备联网、生产管控、能源管理、检验检测、供应链对接、产业金融等公共服务,推动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3.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体育用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鼓励各类企业生产中高端体育用品。引导玻璃钢企业发展运动船艇壳体制造,汽车制造企业发展运动汽车、房车、摩托车,机械加工企业发展健身器材,纺织服装企业发展运动鞋帽、运动箱包、运动服装及专业面料,自行车企业发展运动类自行车,毛皮加工企业发展球类产品,电子信息企业发展智能可穿戴运动装备,食品企业发展运动饮料与运动营养品,新材料企业发展用于体育用品设备器材等的金属合金材料、高强玻璃钢、高强合成纤维、高强碳纤维、高分子复合纤维。(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4.发展运动服装产业。立足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等健康消费升级新趋势,鼓励企业研制、生产符合不同运动项目特点、时尚便利的体育服装服饰。对标“李宁”“安踏”等国内重点知名龙头企业,围绕跑步、球类、户外健身等细分领域,着力发展差异化运动鞋帽、运动箱包及专业面料,培育一批中高端运动服饰知名品牌。(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市场监管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5.发展运动食品产业。依托养元、枣能等省内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植物蛋白饮料、天然果肉原汁及复合果汁饮料,开发低热量饮料、功能型保健饮品等运动饮料。推进食品强县建设,重点引进一批国际知名运动营养品和功能性饮料制造企业。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打造一批运动食品企业和运动食品品牌,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地域运动食品品牌。(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市场监管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6.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以碳中和、碳达峰为契机,促进体育产品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的碳排放标准限制,开发绿色低碳、个性时尚、功能完备的新产品;大力推进体育产品企业节能节水,培育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体育用品绿色制造体系。(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四)推动产业以质取胜


  1.提升质量标准。鼓励支持企业研究制定企业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权威体育机构认证。支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方位实施的质量管理。在全省建设一批高水平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制定支持定州市等重点体育用品产地区域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在定州市设立国家体育用品检验检测中心定州实验室,促进产业质量升级。(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2.培育优势品牌。强化企业品牌发展和竞争意识,支持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自创品牌发展,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创新品牌营销传播模式,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展示活动,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发挥优势品牌企业引领作用,加强行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区域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打造一批国家级、世界级“金字招牌”企业,打造5个区域品牌。(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五)强化以应用促发展


  1.组织产需对接活动。省市两级每年定期组织产需对接活动,组织省内体育用品企业主动向教育、体育等部门推介优质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招标采购。(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教育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2.促进全民健身消费。按照健康中国建设总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支持全民健身。各地通过组织体育消费季活动,鼓励企业让利营销,激发消费者购买体育用品,激活消费市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3.推进体育用品与赛事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学习借鉴秦皇岛乔氏台球、石家庄五龙格斗装备以赛促销的模式,通过主办、冠名体育赛事搭建营销平台,促进推广,提升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4.激发职工体育消费。基层工会开展或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所需器材、服装、用品等购置、租赁与维修方面的支出,职工冬季健身运动支出等,按照《河北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执行。基层工会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确需统一着装的,可按实际参加人员每人每年不超过800元的标准购买服装。购置活动用器材按实际需要确定。(责任单位:省总工会,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5.助力学校体育教育。鼓励适宜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体育竞赛和身体锻炼活动的定型、可靠、安全的体育产品进校园,大力发展学校体育运动,不断增强学生、教职员工体质。(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六)着力建设支撑平台


  1.组建体育用品产业联盟。借助社会组织优势,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体育用品产业联盟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会同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2.打造特色体育用品小镇。定州市谋划建设集研发设计、商品展示、应用场景、产品体验、教育科普、品牌宣传、产品交易等为一体的特色体育用品小镇,建设承接国家单项比赛场馆、博览展销场馆,建设体育用品小游园、体育用品展示街,做好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向全省推广。(责任单位:定州市政府,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


  3.建设特色产品推广平台。与京东、天猫、淘宝等销售平台链接,支持河北省特色产业产品推广平台建设,组织专业人员推广,加大对我省体育用品宣传和销售力度。在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上设立体育用品板块,进行专题宣传推介。(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通信管理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三、扶持政策


  (一)增加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资金规模。在现有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资金规模基础上增加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通过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科技研发、品牌建设、基地建设、园区建设、重点项目、招商招展、宣传推介等,发挥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促进体育用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鼓励各地根据体育用品产业实际安排相应的产业发展资金。(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二)支持企业提升质量标准。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体育用品企业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对获得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奖和个人奖的,分别奖励50万元、3万元。对主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我省企业或团体,分别资助30万元、20万元、10万元。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加强数据管理,对通过DCMM3-5级的企业,分别给予35万、45万、60万元资金补助。(责任部门: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三)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对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奖励50万元。对成功发布体育用品产业指数,且稳定运行一年以上的指数平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组织开展“河北体育装备器材制造十大品牌”的评选活动,对获评“河北体育装备器材制造十大品牌”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责任部门: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省财政厅,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四)鼓励引进重大项目。鼓励各市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引进重大项目的机构和个人,按照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五)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体育制造企业的信贷支持,对省级重点支持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首贷、新增的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实施贷款贴息,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贷款流程,扩大信贷规模。对进入辅导期后向河北证监局提供申报材料的体育用品企业,按照《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规定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体育用品企业,按照相关政策给予省级财政奖补。


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体育用品企业纳入支持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相关保险产品。(责任部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银保监局、省证监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责任单位:省税务局、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七)加强人才培养引进。鼓励在现有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院增设体育用品行业专业,培养行业的创新人才、技能人才、研发人才等相关人员。支持各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创办体育职业技术学校,在办学资质上给予政策支持,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开辟绿色通道。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重点引进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鼓励采取项目合作、研究咨询等方式吸引高端人才。(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省级建立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有关部门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合力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加强对市县的指导和服务,制定务实管用政策措施,帮助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制约,助推体育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压实市县责任。市县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高度重视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各相关市县要出台支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土地、人力资源、政务服务等方面提供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市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体育用品产业从研发、应用到市场营销进行全链条支持。


  (三)深化领导包联制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坚持一个特色产业、一个包联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机制、一个推进计划、一个工作台账“六个一”制度,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召开座谈会,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包联服务到位、支持政策到位。


  (四)制定专项服务“政策包”。研究制定支持全省规模以上体育用品企业发展“政策包”,实施一企一策诊断帮扶,梳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部门,推进落实落地,精准破解难题,促进企业发展。


  (五)强化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年终总结”的调度推进机制,全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卡帅离队深圳体育产业
安德玛“女子力”全运会闭幕
索康尼破局体育营销TOP10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