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不是你的员工,更不是你客厅里的猫,别想管理她

2015-09-16 Horace 书单


本期分享人:Horace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不久前,书单君分享了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

《让别人拿着时钟工作吧,你拿着指南针》

(点击可读)


这一期,和大家分享视角颇为独特的另一篇。

分享人Horace是书友们的老朋友了,他此前给大家分享的两篇文章(文末有链接)质量都很高。Horace说,今天的这篇文章,是一些非常个人化的总结,不适合所有人,他自己也没有完全做到,但写出来,也算是一种自勉。

首先,世上没有“时间管理”这回事。


时间一直在流动,均匀,精确,无情,不以任何生物的精神为转移,时间对你而言,与对非洲草原上的一只狮子或是培养皿里的细菌而言,是一样的。它不是你的员工,更不是你客厅里的猫,你无法管理它(其实猫,也不能管理,猫奴你懂的)


你能管理的,只有你在时间流动时的行为和心理。所以,之后我提及“管理时间”这个词组,所指的都是这个定义。

为什么要时间管理?


这似乎是废话,但恰恰相反,这是我看过的很多时间管理的哲学忽略的关键点,也是它们看起来很美,但沦为鸡汤的主因。


它们往往假设你是一台刚拆箱撕开塑料袋包装还带着迷人香味的计算机:精致,精确,没有情绪,不会走神,不会抓狂,一旦输入固定的程序,就能够精确运行,并且随时能终止任何指定进程,哦耶搞定。


事实上,不是所有时候都需要管理时间:


当你在结束了几个月紧张的工作陪父亲去湖边小屋钓鱼时候;

当你沐浴地中海夕阳的余温赤身躺在海滩边看一本书中最精彩段落的时候;

当你在club好不容易搭到一个正妹跟你聊得来电有可能一起继续high的时候;

当你在马拉松最后5公里的极度疲惫虚脱中精神恍惚意识翻滚的时候;


“去他妈的时间管理。”


虽然我看过很多时间管理书,也有很多启发,但是要承认,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不是升学机器不是运动机器不是挣钱机器更不是任何一种机器。


我的观察是,人对于时间的愉悦感主要来自两种行为:


1

你正在很有效率地做与你的中长期价值目标相一致的事


比如:学习(不仅是狭义校园学习,更包含离开学校后各种广义技能与爱好的学习),工作,看书,泡妞生娃,挣钱养家,运动减肥,积极社交等等。

2

你正在违背第一条的行为


用中国传统老一辈的话来说,叫各种不求上进。

比如:早晨不起晚上不睡(甚至到伤身体的程度),逃课躲宿舍聊QQ、看片(各种片,你懂的),随时走神发呆,打游戏(尤其是烂游戏),泡吧喝酒瞎混,常年严重拖延症,熬夜看你都不好意思说的网络文学、垃圾剧(好剧当然不在此列)到凌晨三点然后第二天肿着眼睛迟到,这个单子我可以列到很长很长,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实在是太爽了好吗?


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论之所以很快失效,是因为它们试图让人极度专注第一种行为同时极度减少第二种行为。(要知道,个人的很多精彩际遇和改变世界的牛逼创意都来自第二种行为)


小时候每个人在学校都可能被布置过这样的作业:用尺子画出一个几近残酷的从早晨6点到晚上11点每周学习时间表,然后贴在床头。


结果一周后,羞愤难当地把标题划掉!



的确有人在把自己训练成机器人的这条路上走得很远很远,但他们总是少数极品。这本身就是违背人性的,而凡违背人性的东西,都很难长期执行。


我更看好承认人的天性,在第一种与第二种行为之间达成动态平衡,二者并重的方法论。这样一来,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主动有效地实现我们中长期价值目标,同时还主动管理好甚至享受各种傻逼弱智瞎混的行为。”


我隐约觉得,这才是真正牛逼的方法论。


到底怎么做?


先仔细思考一个问题

未来3个月乃至1年,你希望实现并且很有可能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有哪三个?按优先级排序。


很多时候我们在表面上讨论时间管理,其实潜台词往往是在探索另一个需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下实现特定目标,更进一步,能超越即有目标,实现时间价值的最大化?”


反过来想,你把时间管理到极致,时间表制定精确到分钟,而且执行也完美,连吃饭上厕所都掐表,你的目标如果没达到,有意义吗?毫无意义!


结论是:时间管理是为目标服务的。目标不明确,时间管理毫无意义。


写目标前,你得知道以下几点

这个问题无人可帮,得自己诚实思考;
尽量务实,倾听自己内心真实声音的过程;
通过对不同目标的优先级排序,体现的是你当下的中长期价值目标侧重;
你的目标一定要切实可实现,这考验你真实评估自己的能力;


这些目标一定要是非常重要的,是你真正发自心底的需求和愿望,实现了让你有极大的满足。


作为思路,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些目标会刺激使我不断追求吗?
会促使我行动吗?
让我觉得有刺激性、令人激奋吗?
我愿意为此贡献精力吗?
如果现在要放弃3个月寿命,来交换这些目标的实现,我是否愿意?


值得补充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关键,它对后面执行策略是决定性的。


OK,目标确认了,我们来谈方法

找到你时间特质在一天的分布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基因和生理心理特质,个性和身体差异,这决定了我们在一天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效果是不一样的。


时间特质的意思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做某件事情的效果特别好,但是做另一些事情的效率很低,那么这个时间段就具有了某种特质。

它有三个维度

1

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那些需要高度专注、理性和逻辑思维的活动,比如跟数字相关的工作、策划和设计复杂的工程和项目、程序员工作,以及很多非创意性但极度复杂的设计工作等等。这里很多工作是可以单独进行或者与机器交互的。

2

感性情绪控制能力


那些需要心理敏感度,发挥发散性思维的活动,比如创作文学音乐艺术作品,创意性设计、跟人打交道的事务等等。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工作是需要多人合作和与人交互进行的。

3

身体机能与协调能力


需要较好身体精神状态的活动,比如有氧无氧运动、各种健身,体力活动,户外工作,长时间开会和社交等等。


当然,人每天所有的事务都需要三者状态的混合,但往往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侧重。每个人做不同的事情所需要三者的配比可能不同,就形成了高度个人化的时间特质。


一天下来,某个时刻,你总会发现这三者能力有一项或者几项降低到了一个阈值,导致你的综合状态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个临界点,你就会情绪低落、身体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负面情绪爆棚,或高度感性。总之就是——要出事了。


因此,结合你的生活工作主要活动类型,找到你24小时里那些时段适合做什么类型的事情,客观真实地列出来。

在《关于时间》一书中

对时间特质的一些参考

避免压力的最佳时间:心脏聚停最可能出现在早晨7点。
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上午10点。此时你的大脑想问题最透彻。
午休最佳时间:在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互相转化为下午2点。
锻炼的最佳时间:下午6点—8点。这一时段人的体温达到高峰,也就是说肌肉最灵活。
阅读最佳时间:晚上,这时候手眼配合达到最佳。


按照价值目标相关活

配对特定时间特质


之前你通过回答中长期目标,知道了哪些目标对你的工作、生活最重要,所以你的事物列表的优先级基本确定了。


这不是小事,它需要你去思考和策略性选择,因为对优先级的思考和决策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所有事务的内在关系和对你的价值,先专注最重要的事能让你找到最有价值的重心。



接下来,就要进行时间配比,核心原则是将最高价值的事务放在最符合这项事务的时间段内。该时间段的生理心理时间效率与特质要符合这项事务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要考虑各项事务之间的先后顺序,对时间特质的干扰。


举个例子

你观察到你下午跑步的状态最好,然后你也观察到你傍晚时学习外语效果很好,某天你就安排了下午15:00-17:00 跑步锻炼,18:00学习外语,但是你发现学外语效果反而不好。


为什么?因为你跑步之后,身体疲劳,注意力涣散,影响了18:00这个时间段的时间特质。在平时你不跑步的傍晚,你学习外语的特质是很好的,只不过跑步这个安排,改变了这个时间特质。


你看,人就是这样微妙和复杂的系统,思考和觉察这些微妙的影响,对设计真正适合自己的时间表,非常重要。做出一些粗暴的价值评判总是容易的,但是你懒得思考,其实就错过了发现真实原因的机会。

主动设计灵活时间

坦白说,任何时间表都会被自己和他人打扰,走神和中断是不可避免,甚至对人来说是有益的。被动策略是任这种打扰来影响自己,更好的策略是主动安排时间给打扰,给所有的正事都增加时间余量,不要卡太死。

举个例子

我正常的娱乐放松时间是21:30-23:00,在这个时间段无论听音乐看电视剧看书,都能让我彻底放松和愉悦。


这样主动安排的走神,比被动随机的,质量更高,对效率和心理的干扰更小。因为你已经预计了这种打扰和延误,不会因此而感到自责和有挫败感。


执行时间表


这部分我不多说,但最重要的一句经验是:世上没有毅力这回事,只有做和不做的区别。


因为把你没去做你安排好的事情,怪罪到“我没有毅力”上,这实在是太方便了。我几乎见过的很多人都会说这句话。奇怪的是,我从来没觉得我家里什么角落囤积着几十箱叫做“毅力”的东西,能让我每次出门拿一包揣兜里。


最后,谈谈睡眠


前面提到时间特质的全天最低点,往往可以称之为垃圾时间的开始,在这个垃圾时间点之后做任何事情,无论是正事还是娱乐,对人其实都是一种消耗和磨损。


很多人的夜晚这样度过

做完正事(甚至还没做完正事)就去瞎玩,充满毫无节制的娱乐活动,啥事也没干。


沉溺于过载的社交网络信息,看各种垃圾新闻,东摸摸西摸摸到23:30,关闭电脑。


上床后用手机交替刷微博朋友圈,直到00:30-01:00,眼睛干涩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怨念深重之后,碎叫。


第二天9:00精疲力竭头痛欲裂睡眼惺忪地刷牙洗脸去工作。


我称之为被动睡眠。


如果采取另一个策略,在察觉到自我垃圾时间来临之前,主动上床睡觉。然后早晨7:00起床。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时间都同是8小时左右,但是差别就在于你没有经历23:00-01:00这段垃圾时间对身体和精神的磨损。那么7:00-9:00的时间段,能充分发挥内在时间特质,在这个时间段里,你可以安排很多符合中长期价值目标的活动。


这样你就把整整2小时的垃圾时间转化成了2小时的高质量时间。跟变魔术一样,不是吗?


本文首发知乎,书单君获Horace授权刊载,转载请联系后台。

关于时间管理,Horace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和个人管理法则》
(美)希鲁姆•W•史密斯
中国青年出版社


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的书和方法论汗牛充栋,这本,只讲最重要的原则:个人价值排序与实际时间规划的匹配。这个问题解决了,时间管理问题解决了70%,其余都是零碎。本书获多位30岁以上高知成熟朋友一致好评。


☞查看Horace的其他文章,请点击

《你们公司有多少人?创业公司最怕的还不是这个问题》

《都说要招靠谱的人,你自己靠谱吗?》


如果觉得书单君品位还不错,

友一个呗!





↙你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稀缺”心态在作怪?点击“阅读原文”品读《为什么穷人只会更穷,富人只会更富,而拖延症患者永远没有时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