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结束20天后,我们都被范伟“骗”了!
|
1962年,范伟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营业员。范伟4岁时,因为社会不太平,他被父母送到农村的姥姥家,在那里范伟学了一口地道的东北土话。
当时的农村,唯一的娱乐是听广播,每次放到相声的片段,小范伟就听得入迷。
到了上学的年龄,范伟被父母接回了沈阳,开始了被严格管教的时光。
范伟的父亲是个文艺爱好者,经常买一堆杂志扔得满屋都是,但母亲是个讲究人,喜欢整洁,两人经常为此吵架。
每天放学回家,范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母亲的脸色。母亲高兴,他就会放松下来,母亲脸色不好,他就会很紧张。为了不惹父母生气,范伟从小就懂事。家里来了客人,范伟会主动招待,给客人倒水。
在这样一个充满束缚的环境成长,范伟从小就变得很敏感。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父母很重视对范伟的培养,先后让范伟学习舞蹈、音乐,可范伟哪个都不行。最后,老师看范伟表演能力还可以,建议他学相声。
于是,范伟16岁那年,父亲让他拜师沈阳曲艺团的陈连仲老师学相声。
当时的范伟连普通话都说不熟,说相声用的是自学的东北土话,“人”说成“银”,“肉”说成“右”。
老师皱着眉头说:“孩子,你条件一般,我尽量教你,能教成我就带着你好好学,教不成,就算了,要有准备。”
听到这话,范伟的心差点儿凉透,但还是硬着头皮给老师磕了几个头,入了相声这一行。
● 范伟(右一)
多年后,这一幕成了范伟回忆最多的场景,他说:“人就怕得意忘形,当我遇上好事,我会跟自己说,你条件一般,你有今天的好事,止不定哪方神圣罩着你呢,别太得意了。”
虽然条件一般,但范伟够努力。5年后,他正式考入沈阳曲艺团。
在一众成熟的相声演员中,他一点也不起眼。但好在,范伟从爱好文艺的父亲那里,学到了一份执着。
早在范伟上小学时,父亲就经常给《小说月报》和《人民文学》投稿,可惜一直被退。但父亲屡败屡战,从不放弃。终于有一天,《沈阳日报》发表了一篇父亲的文章。
受父亲影响,范伟也喜欢上了这两份杂志,后来太忙没时间看,就让父亲把精彩的文章帮他折起来。结果他发现,父亲觉得精彩的文章, 在他眼里都很差劲。
在范伟眼里,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天赋没那么好,就是特别可爱,特别认真”,而他也学着父亲,在不起眼的地方暗暗努力,练普通话,自己写相声剧本······
有一次,他在杂志上看到一篇用日记结构写的小说后突发奇想,可不可以用日记写相声。
说干就干,他熬了几个大夜,完成了一个用日记结构写的相声剧本,取名《一个厂长的日记》。
当年恰好全国相声大赛在即,团里非常重视,不仅大量征集优秀的本子,还特意请来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个管曲艺的编辑来选作品。
团里的人被要求挨个读自己的本子。虽然范伟的本子写的不怎么样,但由于是他自己写的,很了解,所以读起来很有感情。
结果,本子没过关,范伟却被看中了:
“我看这个小伙子读稿子那个感觉不错,分寸把握得好。这孩子,会有点儿出息,你们得好好培养。”
就这一句话,范伟被破格儿选上参加1986年的全国相声大赛,团里特意给他创作了一个新的相声段子。从此之后,范伟成了团里的骨干。
范伟觉得自己很幸运,他不会想到,一个更大的贵人,还在后面等他。
范伟用了10年,在相声界站稳了脚跟。可问题是,他依然没什么名气。这种职业性的迷茫,在他和妻子婚后变得更加明显。
范伟第一次有了转行的念头。但30岁重新开始,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直到偶然一次,他看到赵本山的小品,被赵本山的表演深深吸引,于是就尝试演了几个小品,可惜没什么声响,就在范伟发愁的时候,他无意间接到一个电话:
“范伟兄弟,我看过你的小品,感觉还不错,正好我们这边春晚节目上缺一个演员,你看你要不要来试试。”
这个电话,正是赵本山打来的。当时的赵本山,已经连续两年登上春晚的舞台,名声大噪。
● 1990年春晚小品《相亲》
范伟像是看到了命运的转机,他立马买了机票,直奔北京。然而,当他到了之后却被告知节目已经验收完毕,导演不同意再换人。范伟刚热的心,瞬间就凉了。但为了不让赵本山为难,他打了声招呼就回家了。
谁知这件事更坚定了赵本山与范伟合作的意愿:“看一个人,要看他大喜大悲时的表现,当时范伟没有一句怨言,可见是个本性善良、宠辱不惊的人。”
于是很快,赵本山在排小品《走毛道》时,就再次找到了范伟。自此,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合作。
从1995年范伟和赵本山首次共同亮相春晚,到2001年开始的《卖拐》三部曲,范伟都是赵本山的御用配角。
在小品的成功之外,范伟还和赵本山合作了《刘老根》、《马大帅》等经典影视剧,一个范德彪的角色,让范伟的名气冲上了巅峰,甚至盖过了主角马大帅。
“走毛道”用东北话解释,就是“走捷径”的意思。
许多人说,范伟遇上赵本山,是走上了一条事业的捷径。
只有一路看过来的人会明白,赵本山捧红的人很多,但风头后来能盖过赵本山的,可能只有范伟一个。
盛名之下,范伟和赵本山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转折点,是两人2005年春晚的小品《功夫》,一上来,范伟就因为紧张念错了一句台词。这次失误,给了他巨大的压力,让他萌生了不再上春晚的想法。也是那段时间,他把家从沈阳搬到了北京。
后来,赵本山公开表示,自己给范伟打电话不接,已经请不动范伟了。
尽管范伟解释,是因为赵本山总换电话,而他一般不接陌生的号,但两人的间隙早已不是秘密。
坊间传着一件事,说是在一次演出中,赵本山自己拿了42万的演出费,却只给了范伟七千,连跟二人合作过《卖拐》的高秀敏都站出指责赵本山“太黑”,但赵本山却说:“他在我这成名了,还想挣钱?成名了上别的地方挣钱去。”
对于两人的矛盾,有人说范伟忘本,也有人说赵本山嫉妒,原因众说纷纭。但就当时而言,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范伟不再满足于当一个喜剧演员,他有了新的追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年龄大了,演的东西多了,就更愿意观察人性中的那种复杂,你对人性琢磨得复杂了,再去演色彩单一的人物,就觉得心里这道坎儿过不去。”
于是,41岁的范伟,做了第二个重要的人生决定——成为一个演员。
2003年,《看车人的七月》制片方看中了范伟的人气,想让范伟来演。可导演担心观众一看到范伟就出戏。
范伟得知导演的顾虑后,专程赶到北京,当面向导演解释,自己不是只能演小品中的范忽悠,为此他详细谈了谈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最终说服了导演。
结果,他把底层小人物杜红军,演的很出色,并凭借这个角色拿到了当年的蒙特利尔电影节影帝。
许多人从没想到,那个“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范伟,居然演戏演的这么好。
范伟的另一面,开始为人所知。
可对范伟来说,哪里有什么表演天赋?无非是他下足了笨功夫罢了。
在《芳香之旅》,为了把一个朴实又专情的公交车司机老崔演好,范伟刚拿到剧本就自己手写了一万多字的人物小传。
由于老崔在电影里是个“劳模”,范伟为了贴合角色,三个月没吃一粒米饭。
电影中老崔后期变成了植物人,范伟就专门跑到医院观察植物人,他发现植物人虽然不能动,但对于外界的声音是有反应的。
范伟把这个细节加到电影的最后一场戏,当老崔一直包容的爱人说出那句“我错怪你了”时,一动不动的老崔,流下了眼泪。
每次回忆这场戏,范伟都说:“我感觉眼泪流出来的一刹那,是我2006年最快乐的一个瞬间。”
这种对角色的研究以及对细节的观察,几乎贯穿了范伟所有的表演。
拍《手机》时,导演要求范伟说河南话,可范伟从小就没什么语言天赋。
为了教他说河南话,剧组让河南人把台词录下来给他听,但他还是学不会。
最后,他干脆在开拍之前很多天,跑到郑州当面请教当地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学。
在学习河南话的同时,他还观察到当地农民的穿着和东北的农民不一样:
“穿一个跨栏小背心,外面穿个汗衫,然后叼一根烟卷,八字步,挺个小肚走,我一下就找着感觉了,现在电影里这个造型就是根据那人来的”。
这些努力,让范伟直接获得的,是观众对角色的认可。
在《漫长的季节》中,范伟将一个妻儿接连去世的悲情父亲演得太过共情,以至于全国许多出租车司机都在车上贴着灯牌鼓励:“王响师傅加油!”
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捷径,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努力。
范伟有一个拧瓶盖的比喻:“有两种人,一种是聪明人,他们拧水杯盖子拧的同时上下用力,两下就把盖子拧开了;另一种人是笨人,一定是按照纹路一圈圈拧开,要用四步才能拧开盖子,我就是笨人。”
这一笨,又是10年。
2016年,54岁的范伟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里丁务源一角,获封金马奖影帝,被提名的还有梁家辉、张学友、许冠文等一众影视大佬。
影片中,范伟饰演的丁务源城府极深,是好是坏,没有人能看清他的真面目,留给观众的,只有一个“复杂”。
金马奖给他颁词:“秉承着静水深流的意境,把善恶和媚俗,做了细腻的诠释”。
这样的结果,正是范伟对角色的追求。
人往简单活
和对角色追求的“复杂”不同,生活里的范伟,则是“往简单了活”。
戏里范德彪,又虎又能喝,戏外的范伟,却最多抿一下口,王志文给他起外号“范小抿”;
戏里搞笑、夸张,戏外却是个典型的“社恐”,性格腼腆,不擅长人情世故,他说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当“家庭妇男”。
范伟喜欢做饭,觉得做饭能让自己心静。每当一部戏杀青,他都会利用中间的间隔宅在家里做一阵子饭,这种状态让他舒服:“其实我算半个美食家,会吃,能吃出门道,我在外面吃好了一道菜,稍加琢磨,就知道大概的做法了,回家我就能做出来。”
和《漫长的季节》里王响对儿子的粗暴式教育不同,范伟对儿子的教育很开放,他尊重儿子的想法,也经常教导儿子:“人没必要太成功,做一个普通人挺好的”,因为在他看来,“船小好调头,上山难,下来也累,不如在半山腰吹着小风,看着风景,过点舒服的日子。”
偶尔心情不好时,他就想想16岁拜师的情景,想完就觉得自己能有今天很知足。
范伟记得自己的来处,有一次在舞台上,他公开感谢自己遇到的人。其中最感谢的,就是赵本山的知遇之恩。
2020年,在《刘老根3》的结尾,为了给观众一个交代,范伟被赵本山找了回来。
电视里,63岁的刘老根得了谵妄症,满屋的家人无一人认识。最后,是58岁的药匣子用一段鼠来宝唤醒了刘老根的记忆。
看着眼前十七八年没见过面的老朋友,刘老根的一句“匣子”,看哭了无数观众。
两人这一抱,只有几秒,却好像过了很久。那既是戏内老朋友的重逢,又像是戏外这对搭档多年恩怨的化解。
对范伟而言,无论走多远,自己骨子里永远是那个纯粹地道的东北小农民。也正是这份农民的朴实和真诚,让他知道谦卑、懂得感恩。可以走得慢,但必须走得稳。
就像《漫长的季节》最后一幕,范伟饰演的王响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半生的执念只凝练成几句歌词: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 恍然如梦
再回首 我心依旧
恰如范伟的半生:永远谦卑,永远保持真诚。
图片来源:《漫长的季节》、小品《卖拐》
《马大帅》《看车人的七月》
《刘老根》,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