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精彩推荐
当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从苏州开拔
奔赴湖北战“疫”最前线
这些《战“疫”日记》
记录下最美“逆行者”的抗“疫”故事
苏楠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2020年2月6日 武汉 小雨
共同战疫
2020年 2 月 6 日
不知不觉来到武汉已经第5天了,经过短暂的感控系统培训,就和大家一起投入到新冠肺炎的一线救治工作。我们是来自江苏的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和来自北京的医疗队共同组成的抗击新冠肺炎重症联合医疗队,新成立的重症病区位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共设床位32张,主要收治新冠肺炎危急重患者。
2月4号下午正式开始收治患者,到今天上午,短短2天的时间,所有床位已经收满,但依然有很多重症患者等待收治。经过两天的工作,我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就像家人一样,相互协作、彼此信任。每天工作8小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走动非常不便,大家看起来几乎都是一样的“小人偶”,认不出彼此。于是我们相互帮忙,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穿戴5层手套,再加上护目镜经常起雾,影响操作视野,但是再大的困难大家都会尽力克服,全力投入到病人的救治中。
今天查床时,一位身体比较虚弱,一直使用着呼吸机的重症患者,抬起消瘦的手臂,对我竖起一个大拇指。我内心很感动,也回了他一个赞,拍拍他的手告诉他,你也很棒,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我们在前线拼搏的同时,感谢后方医院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力拼搏,在这想对你们说: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保证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一觉醒来,看到爱人发来的照片,才发现今天是女儿生日,以往都是一家人陪她吹蜡烛、切蛋糕。今年的生日没有我,女儿有点失落。但家人告诉她,有很多大朋友和小朋友陷入危险,需要爸爸和很多叔叔阿姨去保护他们,爸爸去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女儿听后还贴心留了一块蛋糕,踮起脚尖放进冰箱,说:“这块蛋糕留给爸爸,爸爸打怪兽一定很累,等他回来吃。”
我知道后,眼泪忍不住流出来,在心里抱歉地说:“丫头,生日快乐,爸爸和叔叔阿姨们一定取得胜利,爸爸爱你。”
陈辉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
2020年2月6日,是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90后的主治医生陈辉,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园区ICU工作的第三天。下午5点接班,凌晨3点才离开病房。“我们始终在坚持,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再难也要坚持,要让更多的患者活下来。”
2月6日 武汉 雨
今天是我在武汉同济中法医院ICU工作的第三天,作为江苏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员,进入ICU以来,我们的工作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目前为ICU设立的医疗队员共有28人,分为5组,每组上岗8小时,实行轮班制。
防护服的穿戴非常耗时,再加上当前的医疗工作确实是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每个小组的上岗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0到12小时之间。
我从昨天下午5点接班,到今天凌晨3点才离开病房,每天的工作状态基本如此。
ICU里之前有30多张床位,在最近三天内,基本住满了已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这里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很多患者都上了呼吸机。
我们平时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只需要戴一层橡胶手套就可以,但是在这里可不行。在这里,我们至少要戴6层手套,如果要做一些特别的无菌操作,有时甚至要戴7层。
橡胶手套摩擦力大,想要直接多套上去几层是做不到的,我们通常是先戴一层橡胶手套,再戴一层PE薄膜手套,这样层层叠加。
这么严密的装备防护,我们也是头一次。双手被层层包裹住,又紧又闷,一包就是一整天,等到换班时间从病房出来,脱掉防护装备拿掉手套的时候,双手都已经被勒得泛白,手上到处都是深深的勒痕,有的同事甚至捂出了湿疹。
最难的是护目镜戴久了,里面会凝成一层水汽,模糊的视线使得操作比平常难许多,插管的时候要一万个小心,十分艰难。所幸目前为止,一切工作都进展得很顺利。
防护服加上隔离衣,里外共有三层,防护服的使用时间一般是5个小时左右,脱下来了也就不能用了。特殊时期,大家为了节约宝贵的医疗物资,把每一件防护用品都用到了极致。
一旦穿上防护装备,少说也要10个小时才会脱下来,不敢吃不敢喝,怕上厕所。
尿不湿是有穿的,但我们依然不喝水。因为每次喝水,都意味着,要浪费掉一个口罩。
每到换班脱下防护服时,大家才能把捂了一天的脸露出来,脸被汗水浸泡得已经发白,这时候队友们会互相打趣:“今天的美白效果不错啊!”
因为控制疫情需要,我们要时刻保持病房的通风,所有窗子始终都是开着的。也因如此ICU就会很冷,防护服里闷出来的汗,受了凉气,贴在身上又粘腻又湿冷,很让人难受。可一想到很多患者正等着我们去救助,心又热了起来。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再难也要坚持,我们要让更多的患者健康出院!
等你们凯旋归来,
等到春暖花开时,
让我们一起,
庆祝战“疫”的胜利!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广电看苏州新闻客户端
整理编辑:沈晨跃、史晨雨
为勇敢的医护人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