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贝同学:身处武汉克时艰,求学之心永不渝
精彩推荐
1. 携手战疫 | 辅导员们这样做!2. 尤以美食寄相思 | 想你了我的苏大,我的食堂3. 勇担使命 携手战“疫”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苏大智库声音突如其来的疫情
磨灭不了她对知识的渴求
艰苦的生活条件
阻挡不了她对学习的热情
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彭佳贝同学
和她一起走近
一段平凡而特殊的线上学习
她这样上网课
教育学院2019级教育学(师范)专业彭佳贝同学老家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1月21日,她回到武汉老家准备陪爷爷奶奶欢度春节,并计划于2月2日返回浙江。谁料突发疫情,武汉封城,她所在的村子也彻底封闭,彭佳贝同学的寒假探亲之旅从原计划的10多天变成了暂未确定归期。
二月中旬,学校确定24日网上开课,辅导员老师第一时间联系彭佳贝同学,询问她上网课是否存在困难,她回答:有,老家电脑和网络都没有,快递也不能送,但能克服,老师不用担心。
2月24日学校开始上网课前,彭佳贝同学“借”来了学习用品,向表叔借了平板电脑,向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表妹借了笔和本子,在家里翻出了多年前的稿纸,跟邻居说好每天去蹭网……开课后,她认真准备,坚持学习。
“困难确实比预想的要多。有时网络太差,视频课无法播放,来不及听课记笔记;有时村子里会断电,一停就是半天;没有书桌,只能坐在小板凳上……但来自学校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一直温暖着我。老师会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会把笔记传给我,我非常感谢他们,”彭佳贝同学说,“现在,我心态很平和,不像之前那么着急,我会跟其他同学一样认真学习,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期待早日重返校园。期待春暖花开的时候,能回苏大与小伙伴们相见。同时感谢老师的关心和在网课中遇到困难时给予的帮助。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日记本中的时光
我生来就与武汉这座城市亲近又疏远,看似血脉相连,实则还有些许陌生。我自小在浙江宁波长大,只有过年才会随着春运的大部队向武汉进发,短短地待上几天又匆匆返浙。读书后由于学业的繁忙更是一连好几年都不曾回去看看。如若不是父亲带着,在村里迷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记忆里只留着模糊不清的轮廓。
彭佳贝家乡
或许是天命注定,我们回武汉过年,却被这特殊的疫情困在了武汉。一开始是害怕担忧的,担忧自己染上肺炎,担忧身边人染上肺炎。每天看微博热搜都被上升的新病例吓得心惊肉跳,一直生活在恐惧无助茫然之中。我想,面对这样一场人人都是受害者的疫情,我无能为力。
有很多人说,我们要记住这一年,2020,新冠肺炎,澳洲大火,科比去世,恍惚地不像是个新年的开始。无数负面的情绪在社交平台在各个IP里不断交换,输入又输出,悲观在我的世界里呈指数增长。
这么懵懵懂懂地过了十几天,我对自己说,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这时的武汉是最危险的地方,幸运的是我所在的是武汉最偏远的区,全村都没有感染者,与真正在疫情中心时刻担惊受怕的人相比,我实在幸运太多。村里那些伯伯婶娘爷爷奶奶拿着自家种的蔬菜、自家鸡下的鸡蛋来补给我们这个无产出的四口之家。与那些家中缺少食物来源的人相比,我实在幸运太多。我能在农村在家门口那一小块平地上晒太阳,拍小松鼠爬电线,看麻雀在地上跳来跳去,与那些居家隔离只能看见窗户外那一小片天空的人相比,我实在幸运太多。我能在附近找到有网的人家,借到电脑和平板,比起家里没网的同学来说,我实在幸运太多。
彭佳贝找同学借笔记
彭佳贝上课实录
因为疫情,因为久居,因为村民们口中“今年过个年把以往没过的年都过完了”,我开始慢慢发现我以往不适应的乡村生活的乐趣,学会陪伴,学会生活,学会放下手机看看这个世界。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骨子里留着武汉血脉的半武汉人,我没有见过武大的樱花,没看过黄鹤楼的古色古香,不爱吃盛名在外的热干面。我所了解的武汉,是浓厚乡音里送来的一篮菜苔,是憨厚微笑里拿来的一碗“给孩子补补营养”的桃胶,是皱纹遍布的手上递过来的一袋子鸡蛋……
我是个感性的人,很容易被激发情绪,很容易被世界感动。感动于纯朴的乡情,感动于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发来的一句“你还好吗,注意安全”,感动于老师们的关心,感动于QQ微信里时不时弹出来的问候。
央视元宵特别节目里说,“我的朋友,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你身边,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这段经历着实难忘,用闺蜜的话说,以后讲给小辈听,就像是老一辈人对我们讲革命的艰辛。但它于我而言极有意义,跳出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个世界是彩色的、多样的,它与我原本认识的世界极为不同。
前两天上线的知乎短片《三十三》里几句话让人感动,“我们追赶着时间,把爱诉说好多遍”“没有一片土地比这里更桀骜和赤诚”。
我始终真切地热爱这个世界,无论它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或许有时候不那么完美,但我始终能感受到,来自我身边的源源不断的关怀和爱,那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全部力量。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教育学院
整理编辑:郭怡宁
求学之心永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