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校地融合 奋力争创一流大学
精彩推荐
▲ 《苏州日报》10月17日报道
在苏州“南大门”吴江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区域,中国首个以“未来”命名的大学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一期综合楼将于明年启用,一期校园将在2022年9月整体交付使用。这是苏州大学迎合当前国家对未来科学和技术战略布局下的一步“先手棋”,也是“名城”苏州与“名校”苏大的又一次深度融合。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苏州大学聚焦实践要求,全面促进人才、科研、智力等创新资源与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深度融合。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是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高等教育‘四个服务’要求的坚实落脚点,苏州大学将在不断服务苏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奋进之笔!”
育人:“组合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千年名城苏州,百年名校苏大是一张靓丽的名片。每年毕业季,过半的苏大毕业生都会选择留在苏州,扎根这片创新热土,开创自己的事业。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硕士生张瑞,是今年选择留苏的毕业生之一。向他伸出橄榄枝的,是园区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从本科起,我就对生物材料颇有兴趣,能跟随导师学课程、进实验室、深入企业一线,良好的科研氛围让我更加坚定选择生物医药这个方向。”张瑞对记者说。
总结7年求学历程,张瑞对学院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印象深刻。事实上,在国家试点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三早”(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和“三融”(教科融合、学科融合、国际融合)的教育理念,一直充分滋养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纳米科技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是苏州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苏州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打出多套“组合拳”,用价值体系“引”,用知识体系“教”,用创新体系“育”,实施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研究生成才支撑计划等,打造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立交桥”。
在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等拔尖人才培养特区,苏大坚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造就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新成立的师范学院、东吴学院、红十字国际学院、巴斯德学院,面向人才成长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苏大模式。
“大学要坚守育人初心,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育人上,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和卓越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学到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和批判性思维,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表示。
2018年,苏州大学启动了一流本科行动计划,首期投入1亿元用于建设30个一流本科专业、80个一流教学团队和400门一流课程,18个本科专业入选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立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将一流学者请进课堂,将科学前沿和创新训练融入教学,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金课”,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科研:创新成果落地助力转型
在苏州常熟市,由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研发的智能化工业机器人拆垛系统,在波司登集团物流园内快节奏地运行着,生产节拍可达1200箱/小时,可实现5种不同箱体混合拆垛。该系统正在安得物流、雪花啤酒等企业推广运用。
据统计,近5年来,苏大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有近300个项目转化落地苏州,引进孵化来自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精密加工技术与数控装备、现代物流与装备等科技创业项目40余个,成功培育出一批高新企业和高精尖科研项目。2018、2019连续两年总产值突破1.2亿元,利税1400万元。
“顶天立地”做科研是苏州大学坚持的科技发展战略。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路建美介绍说,苏大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行“一院一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建设行动,与苏州市相关板块共建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院、相城机器人研究院、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与阿特斯光伏研究院、科沃斯机器人股份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共建研发中心。
此外,苏大牵头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带动苏州工业园区内5家高校科研院所、200多家纳米企业及产业联盟,形成了3公里协同创新圈。苏大维格成为江苏高校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电容屏、反光膜等科研成果助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运营。201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专利累计转让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10位。
依托苏州的经济、科技、文化等优势,苏州大学聚人才、建平台、促转化,近年来双方共同推进“学科产业对接”等十大工程,组建了16个科技攻关创新研究团队,申请专利200余项,创建科技型企业5家,与7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社会产值60余亿元,形成了“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的互动发展新格局。
智库:为区域发展开“良方”
2017年暑假,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带领团队几乎走遍了苏州的村镇,围绕基层党建、生态文明建设等形成数十万字的调研报告,真正实现了“坐冷板凳、走热脚底,在校地合力打造创新发展共同体中实现美美与共”。作为苏州市政府咨政研究的智囊团成员,方世南在党建“红色”理论和生态“绿色”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许多原创性观点曾被采纳为政府文件或发展战略。
早在2011年,苏州大学就成立了“东吴智库”。每年紧扣苏州发展脉搏举办“对话苏州”活动,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区域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发挥政府决策“智囊团”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想库”的作用。近5年来,智库先后有197篇决策咨询报告被市厅级以上部门内参刊发或采纳,其中“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苏州通史》编纂完成并出版发行。
在科技扶智方面,苏州大学推出了一批深耕校地合作的牵线员。“县县通大院大所,镇镇有教授博士。”从2008年起,江苏省每年从全国科教部门、大学院所和省级机关产业主管部门选拔人才,组成“科技镇长团”,把科研和管理骨干人才送往基层一线。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副教授吴玺在昆山张浦镇挂职,让苏州大学科技镇长团的工作范围实现了苏州区、县级市全覆盖,他本人还是为数不多连续两年挂职同一乡镇的“科技镇长”。
两年里,吴玺帮助张浦镇企业创新转型,组织开展“张浦企业苏大行”“专家教授张浦企业行”等多场产学研对接活动,牵线张浦镇与苏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等学院达成了“智能内衣”等多个研发合作项目,促成张浦与苏大合作打造德国工业园智慧能源示范平台、大院大所协同创新平台、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张浦)科技服务驿站等,对张浦镇科技发展以及企业转型升级影响深远。
苏州是“科技镇长团”的发源之地,而吴玺这样的苏大专家教授正是“科技镇长团”的主力。苏州市“科技镇长团”工作开展13年来,苏州大学共派出13批100人次,分赴10个区县挂职,成为学校和地方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要素、助力县域发展等方面结出了丰硕果实。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日报
整理编辑:俞乐
觉得不错,点个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