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学子三下乡丨百年非遗鱼灯,“游”进新时代
鱼灯是一种富有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盛行于清代。鱼灯制作意态逼真,点燃灯烛,透体透亮,色彩鲜艳,栩栩如生。2019年,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佛山市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切身体验大良鱼灯,加深对顺德传统鱼灯的认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燃夏凤城队的队员们通过实践调研,了解大良鱼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制作流程等相关知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大良鱼灯制作技艺盛行于清代民国时期的顺德大良。在顺德机器缫丝业兴旺发展、时和年丰之际,大量艺人投身鱼灯制作,大良(凤城)鱼灯名闻遐迩,有“妙制传来近凤城”的美誉。据民国《顺德县志》记载,大良鱼灯“以薄纱为鱼龙曼衍之属,燃烛其中”,其时举办的鱼灯会“夜行舞之,鼓乐喧阗,一如日景”,成为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盛会。
到20世纪20-30年代,大良鱼灯制作技艺继续发展,有冯炯记、何松记、岑勤记、北门八记等多间老字号,艺人罗八的作品获得1936年香港银禧大典会景赛金奖。抗日战争时期,鱼灯制作迅速衰败。至20世纪50年代曾短暂复兴,但终因经济效益低、需求量少而衰落。
大良鱼灯之所以叫做大良鱼灯,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比较突出,是一种纯熟的技艺,与普通技艺完全不同,属于另一种层次。制作鱼灯有五种做法,比如两条竹子要驻扎起来,普通的工艺是绑起来的,而大良鱼灯是用几层胶水拼接起来的。
画模、开竹、熏竹、扎架、煮涂、胶纱、扪纱、描著、麟色、洗鳞、挂嵌、牌眼、装灯。
每一盏鱼灯都是以竹蔑作骨,再用纱纸固定,后着颜料绘制而成。
大良鱼灯长三至五米,在开始制作前需要削竹竿,裁纱纸,按着固定大小扎成骨架。
扎架是制作的第一道难关。竹子的长短轻重如果不合规格,则不但会偏轻偏重,而且会使鱼灯因不对称而变形。即使一切都按规格做了,但扎工不巧,扎口不稳,骨架仍会歪斜甚至松散的,所以这一工序要求制作者经验丰富。
然后把一匹匹布眼稀疏的银纱用架张起来,把煮溶的紫菜胶糊到纱上,糊时要手势均匀,才不致厚薄不均。到晾干后,紫菜胶便凝成一层透明的薄膜附在银纱上,制成了鱼纱。
之后是扪纱,裁好银纱后,用石花胶扪糊在鱼骨架上。这一工序要求也很严格,不能看见接驳口,不能有绉痕,不能松动,需要要紧鼓鼓、贴贴服的。制作时需要小心翼翼,认真从事。至此,一个白身的鱼形已扎作成了。
最后描鳞着色,画上鱼眼,安装灯光设置,系支架、扎吊钩、制成精美的鱼灯。鱼灯色彩雅致,造型生动,展现了大良非遗艺术的魅力。
大良鱼灯最显著的特点,是仿真度高。仿真度高低,直接体现艺人技艺的高低,精湛艺人制作的鱼灯,骨架大小、鱼鳞颜色恍如真鱼。清代诗人评论鱼灯时,曾多次强调灯形的逼真:“行过溪桥光照水,双双鳞影误真鱼”,能让“世人真假都难辨”。有关鱼灯制作技艺的比赛,也以精细度、逼真度作判断胜负的重要依据。
“满月高空挂,一夜鱼灯舞”。完成鱼灯制作后,升平社区陈穗良书记为队员们讲述鱼灯节的由来与盛景。
顺德大良鱼灯会历史悠久,清代中叶至抗日战争前,大良镇有“鱼灯会”习俗。鱼灯会是渔民逢年过节、祭祖、喜庆丰收的群众娱乐习俗,每年秋季,选秋高气爽之夜、或元宵佳节,举行巡游盛会。游行时,由20余位男子,手举代表各种鱼灯和象征海盗的黄鲤角鱼灯,列队巡游,表现渔民不畏强暴、团结抗争、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
鱼灯是清代民俗艺人送给顺德这片水乡的礼物,其风格为写实派,色彩单一,透光性好,装上灯后能在晚上发出暖黄的灯光。一盏盏鱼灯不仅点亮了夜晚,也点亮了乡村人民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