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分秒必争!记者跟访海淀120院前急救车组——
“马上出发!
有老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和血压低的症状!”
12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海淀区120专班鑫星驻点采访,正在拍摄时,一辆救护车出任务回来驶入驻点院内,医护人员刚下车进行消杀完毕,还没站稳脚跟,就又接到一个紧急任务。来不及休息,车组人员立即跳上车快速赶往患者家中。记者也紧跟医护人员一同前往拍摄。
路上,护士张从博告诉记者,医护人员目前每12小时轮一班,一边说着,张从博一边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准备急救用品。
在飞速行驶的急救车上,记者坐着都要时刻拉着扶手,甚至有点晕车的感觉,但医护人员却从容不迫,在局促的车厢内半弯着腰又稳又快地整理物品,“我们都习惯了。”张从博说。
不一会儿,救护车开到了患者所住楼下,医护人员立即带上装备跳下车,由于老楼没有电梯,他们拿着急救用品快速爬上三楼。大约十五分钟后,两名医护人员用轮椅将老人抬下了楼,并妥善帮助老人躺在担架车上,随后快速送往医院。
这样紧急的情况,每天都要重复出现很多遍。医护人员秉着“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信念,接到任务时以最快速度出发,尽早到达患者身边,为急救争取时间。
一晚集结完成130余个车组
据了解,12月15日晚,海淀区决定集结医护人员,并安排海淀区南部和北部两家酒店作为海淀区院前急救集中驻地,对全区院前急救车组进行集中,以满足辖区居民需求。
集结第二天,加上原有的院前急救车组人员,海淀区共完成67辆车、134个车组的集结,包括268名医护人员、268名司机与担架工,共计536人。并分别于12月16日凌晨5点集结到两个酒店。另外加上稻香湖景酒店原有人马,海淀区瞬间从原来每班运行的30余个车组增至70余个车组。每个车组配备医护人员各1人、一名担架工、一名司机共4人。
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程洪丹介绍,按照北京市要求,根据全市的呼叫量和海淀区实际情况,近日又增加5组队伍,目前已达到154组,“我们努力在本周再增加8辆车。每个车组目前平均12小时内的出任务量达到了9.8次。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我们会尽全力保障海淀区居民的对院前急救的需求!”程洪丹说。
为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据介绍,记者探访的鑫星酒店驻点现有23辆车,专班工作人员共计202人,为院前急救车组提供保障服务。“现在驻点已经运行10天了,这里的工作极为繁忙且规范有序。”驻点专班行政点长胡登初介绍。
工作量是平时的几倍,救护车一刻不停歇,一直在路上;24个小时根本不够用,恨不得加一个小时再加一个小时;忙忙碌碌一天下来,午饭吃成了宵夜……记者看到,医务人员,包括专班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大家每12小时黑白班倒,工作强度非常大,但每个在岗人员都极其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现在的工作量确实很大,大家每天拼的是体力与耐力。”胡登初说,“但大家都能顶住压力,投入高负荷的工作中。不少之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急救人员刚刚痊愈,就立即奔波在一线,对每一位转运的患者,他们都会拼尽全力抢救。”
一秒关乎生死,一瞬担负生命。作为“与死神赛跑”的院前急救120医务工者来说,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等待他们的是电话那端焦急的患者,奔波在路上是他们的常态,但他们毫无怨言,无私坚守,他们时刻关注急救设备上每个数值的波动,关心患者细微的变化,感知每颗心灵的颤动,坚定地为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高玉超
编辑:陈乃禾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