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朋友圈”联动,学院路打造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

海淀网 北京海淀 2023-05-30

院士专家分享

校友科技创新赛事颁奖

校友故事

高校校长对话

……



5月28日下午

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的配套活动

第二届学院路校友创新论坛

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举行

这也是学院路校友创新论坛

首次被纳入中关村论坛



本届学院路校友创新论坛邀请到多名院士专家、属地高校主要负责人、青年科学家、校友企业家、知名投资人等出席,聚校友之力,集时代之智,共话前沿科技,共享创新机遇,全面赋能创新街区建设。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吴家喜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学院路街道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强化共生共创共享,全面赋能创新街区建设,开展更多支撑首都和海淀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表示,学院路高等院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智力资源密集,众多优秀人才和创新企业在此得到培育和成长,成为参与世界科技竞争的创新力量。海淀区高度重视学院路环高校创新街区建设,着力于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速成果转化交易、扩大对外合作开放、高层次人才引育以及产学研融合创新等方面提供支撑保障,推动打造城市创新街区特色样板。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期待学院路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通过校地合作发展“校友经济”,将“校友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为增强城市创新活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嘉宾分享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张景安在主题分享中表示:“产业数字化是我国建设经济强国的关键,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将是未来竞争的重点。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全球化,要深刻认知协同创新是新潮流和大趋势。谋划多元主体形成协同创新格局,适应创新链上中下游联通,加速新动能迭代的创新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要求。”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芯视界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鲍捷在讲述科研经历时表示:“无视风口浪尖,远离喧嚣和诱惑,在寂寞、磨砺和斗争中越挫越勇。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与坚持不懈必须‘一以贯之’”。


打造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


学院路街道汇集了众多高校

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

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及丰富的人才、校友、科教等

创新要素和智力资源



学院路街道立足辖区内广泛多元的创新要素优势,探索打造以“强化高端创新策源、发展活力校友经济”为主题的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经过两年来的创新实践,学院路由“环高校国际创新带”“环高校校友文化带”“环高校慢行系统带”和“学院路城事创新节”四部分组成的“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


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郑鹏表示,要坚持打造具有学院路特色的创新街区发展模式,持续盘活属地创新要素资源,探索“城市无边科技园”建设,持续塑造学院路创新文化,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2021年12月,“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正式启动,辖区六所高校积极参与,赛事共征集71个项目,先后举办了6场高校分赛活动和7场专业辅导,最终17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创新论坛现场,为获奖项目进行了颁奖。


院士分享“校友故事”


20世纪50年代初

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

“院系调整”工作

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

统一集中建立了

第一批(八所)高等学府


时光流转70年,这里从建国之初工业起飞的“摇篮”,逐渐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科技创新基因的国际化教育核心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院路街道也不断蝶变更新,创造优美便捷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工作生活、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何满潮院士在学院路学习、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真正的学问,在一线的科学实践中。高等院校应重视社会服务功能,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企业家,充分发挥好校友企业资源潜在性,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学科建设创新与人才培育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中农创学院创始院长付文阁2006年到中国农业大学任教,17年里培养了一批从农大毕业、成为学院路校友的优秀学子,他分享了校地共建共享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对广大青年学子进行寄语,对学院路发展进行祝福。


高校校长对话创新


“校长论坛”环节,邀请到了来自学院路高校——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的校长们,围绕“创新人才引育”“产学研创新合作”“校友经济与校地共建”三个板块展开对话。



大家一致认为,创新型大学要积极共建人才交流与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平台,充分整合科研力量、学科资源、产业基础和国际化优势,深化校、地、企全方面合作,激发校友经济活力、融合校友企业资源、服务校友企业发展,主动融入学院路环高校创新街区建设,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发展。


而在“技术创新·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嘉宾们提出,要将科学研究有效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支撑和保障国家重点领域安全。要把敢于创新、鼓励创新摆在教育的突出位置,给青年科技人才营造包容、开放的培养环境,助力青年科学家在创新策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中取得突破。



当天,学院路街道老中青三代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学院路街道成立60周年,回顾学院路街道60年的岁月历程,传承发扬六十载薪火相传的奋斗精神和创新力量。


探讨了前沿科技创新发展

见证学院路创新街区生态体系

建设成果

地区校友经济循环图景正在展开

学院路将集聚社会各界资源

持续推动开放共享

不断赋能技术创新

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贡献力量


记者:景天

编辑:陈乃禾

推荐 · 阅读

·开放!海淀北部再添一座大公园——

·周末,海淀这个艺术区上演了一场奇幻冒险——

·海淀“深夜食堂”第一弹来袭!快来尝鲜——

·中关村“弄潮者”,讲述敢为人先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