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小雪!即将“断崖式”降温,赏完这波冬景记得添衣——

北京海淀 2023-11-25


天渐寒 小雪至

如果说“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那么“小雪”则是严寒的前奏


11月22日22时03分

我们将迎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

同时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古籍《群芳谱》中说: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意思是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
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
但此时“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
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是反映气温与降水

变化趋势的节气

“小雪”到来

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下小雪

“小雪”节气 “小雪”天气


初冬的海淀

生机依旧在



▲作者:@闲散之人LY


▲作者:@闲散之人LY


冬季是观鸟的最佳时节

鸟儿栖于枝头鸣叫

鸳鸯在水中追逐嬉戏

纵使秋去冬来

大自然也藏不住所有生机


▲作者:

@平平淡淡平平安安的日月

▲作者:@闲散之人LY







又是一年柿子红

满树枝头挂“灯笼”

好一幅“柿柿如意”图


▲作者:@闲散之人LY


▲作者:@闲散之人LY


“小雪”已至

飘雪的美景还会远吗?


回顾前几年的雪景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图片来源@香山公园



▲图片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


瑞雪纷飞 粉妆玉砌


▲图片来源

@圆明园遗址公园

▲图片来源

@圆明园遗址公园


▲图片来源@香山公园


▲图片来源@国家植物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图片来源@颐和园


▲图片来源@颐和园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图片来源@香山公园


▲图片来源@国家植物园


▲图片来源@香山公园


▲图片来源@国家植物园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进入小雪节气后,因为温度下降的原因,雨变成了雪。而当天上不再下雨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了彩虹。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而在小雪之后,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气渐多阳气渐消。



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民俗

俗语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的习俗包括腌咸菜、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等。


腌腊肉

一般在小雪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正是腌腊肉的好时候。所以,在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腌咸菜

在冬天,除了荤肉之外,还少不了蔬菜。所以,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一带,也有在小雪节气中腌菜的习俗,当地人称之为“腌寒菜”。清代文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就曾说过:“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酿酒

《诗经·国风》有云:“十月获稻,此为春酒,以介眉寿。”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时候,也就是小雪前后。这个时期秋收刚刚结束,先人们手头粮食相对富裕。在古代社会,饮酒很多时候还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属于礼的范畴。


小雪●养生



小雪过后

天气将会越来越冷

面对大幅度降温

切记要多备冬装,防寒保暖

“若要安逸,勤脱勤着”

必要时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

重点保护头部、颈部和四肢


饮食上

多喝水

减少摄入冷饮冰食可以选择多摄入温热食物如红枣、核桃和黑木耳等多喝热水、热茶、热汤等热饮帮助身体保暖
缓解冬日口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


生活起居宜早睡晚起早晨不宜起得太早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锻炼身体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每天尽量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增强身体对寒气的适应与抵抗能力可以通过热水泡脚、按摩等方式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抵御寒气还能预防哮喘、感冒等疾病


再次提醒您

小雪过后

强冷空气也紧跟而来

23日至24日气温将骤降

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未来一周海淀区温度预报



编辑:关镓萍
制图:罗雨涵
部分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气象局、海淀气象微信公众号;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国家植物园、香山公园官方微博


推荐 · 阅读

·北京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警惕混合感染

·刚刚,海淀发布寒潮、大风蓝色预警!气温降至——

·让“暖流”跑在“寒流”前

·本周六起,北京地铁这一站封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