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确诊1例,重症发作可致命!近期高度警惕——

北京海淀 2024-03-30

春节将近

近期归国人员明显增多

同时也是

输入性疟疾的高发时期


近日,多地疾控部门通报鉴定出疟疾病例
并发布相关提醒

广东惠州


据惠州疾控1月24日消息

1月19日,惠州市疾控中心鉴定了

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

经镜检确定该病例为

恶性疟

目前该患者已得到及时治疗


山东烟台


此前,1月18日

山东烟台疾控也鉴定了

1例罕见疟疾病例

经镜检和荧光定量PCR检测

确定该病例为

恶性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


江苏徐州


1月19日
江苏徐州疾控

也发布紧急提醒:

请归国人员警惕,

谨防输入性疟疾


什么是疟疾?


北京疾控此前发文提醒称,假期出境游,需要提防疟疾。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因发作时患者会感觉发冷、发热、寒战,俗称“打摆子”,古代称为“瘴气”。


感染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四种,此外,诺氏疟原虫也能感染人体。中国已在202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由于人员的跨境流动,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疟疾输入病例,并时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急性重症疟疾发作会出现昏迷、意识障碍,并引发多系统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前往这些地区要警惕


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美洲地区等,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疟疾高度流行。


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缅甸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疟疾病例报告。


在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疟疾报告》中,2021年84个疟疾流行国家报告疟疾病例约2.47亿例,其中61.9万人死于疟疾;大多数病例和死亡发生在非洲区域,其次是东南亚区域。

     症状与流感相似

不及时救治后果严重


感染疟疾的症状通常在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10-15天内开始。

早期一般为发烧、头痛和发冷,由于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相似,很多人容易将疟疾误认为感冒,所以没有引起重视从而未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而使得病情恶化。
如果不在24小时内予以治疗,恶性疟可能发展成重症疟疾,并且往往致命。

去年12月,台湾地区就曾报告1例疟疾死亡病例。据中新网援引台媒报道,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该名男性曾到尼日利亚,但未服用疟疾预防用药,返台后出现发烧、寒颤症状,就医时已有重症迹象。该个案于12月1日确诊感染恶性疟,隔日血压偏低且出现多重器官衰竭、脑水肿及败血性休克等症状,病况恶化后不幸死亡。

近期计划出国/回国

     应注意什么?


出境前




应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疟疾流行状况,学习疟疾防治知识,可向当地海关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预防药物使用。

境外游期间




  • 尽量避免在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的黄昏至次日黎明时段(蚊虫活动高峰期)到野外活动。

  • 夜晚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涂抹防蚊虫叮咬的驱避剂,防止叮咬。

  • 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

  • 一旦出现发冷、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回国入境时




若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如实向海关申报健康状况及疟疾流行区旅居史,配合做好传染病排查工作。

回国入境后




短期赴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的回国人员入境后1个月内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发生生命危险。
非短期赴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的回国人员,入境后建议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疟原虫检测。入境后2年内出现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史。

来源于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推荐 · 阅读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今年重点任务——

·海淀亲,下周天气有反转——

·学清路旁,这个“轨道微中心”来了!

·中泰互免签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