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钢铁知识】钢液炉外精炼技术简介

2015-12-18 钢铁研究学报 中国钢研战略所

炉外精炼的手段 (1)渣洗:最简单的精炼手段;(2)真空:目前应用的高质量钢的精炼手段;(3)搅拌:最基本的精炼手段;(4)喷吹:将反应剂直接加入熔体的手段; (5)调温:加热是调节温度的一项常用手段。

1.1  合成渣洗

  根据要求将各种渣料配置成满足某种冶金功能的合成炉渣;通过在专门的炼渣炉中熔炼,出钢时钢液与炉渣混合,实现脱硫及脱氧去夹杂功能;使渣和钢充分接触,通过渣-钢之间的反应,有效去除钢中的硫和氧(夹杂物);不能去除钢中气体;必须将原炉渣去除;同炉渣洗、异炉渣洗。

1.2  真空处理

脱气的主要方法,提高真空度可将钢中C、H、O降低; 日本真空技术,真空度到1 torr; C10ppm,H1ppm,O5ppm 中国真空技术,真空度到3 torr;C20ppm,H2ppm,O15ppm。新开发了脱硫功能:KTB

  代表性装置:RH、VD、VOD。

1.3  搅拌

目的:加速反应的进行,均匀成分、温度  手段:电磁搅拌,吹气搅拌<br />

1.4  喷吹技术

喷吹实现脱碳、脱硫、脱氧、合金化、控制夹杂物形态;

  单一气体喷吹VOD;

  混合气体喷吹 AOD;

  粉气流的喷吹TN;

  固体物加入 喂线。

1.5  升温工艺

提高生产率的需要;保证连铸的顺利进行;加热方法:电加热(电弧加热、感应加热、等离子加热等)、化学热;升温装置:LF加热、CAS化学加热、OB。

2 主要的精炼工艺

LF(Ladle Furnace process); AOD(Argon-oxygen decaburization process );VOD (Vacuum oxygen decrease process) ; RH (Ruhrstahl Heraeus process);CAS-OB(Composition adjustments by sealed argon -oxygen blowing; process) ;

喂线 (Insert thread) ;钢包吹氩搅拌(Ladle argon stirring);喷粉( powder injection )。

2.1  LF炉

  最常用的精炼方法;取代电炉还原期;解决了转炉冶炼优钢问题;具有加热及搅拌功能;脱氧、脱硫、合金化

  工艺优点:精炼功能强,适宜生产超低硫、超低氧钢;具备电弧加热功能,热效率高,升温幅度大,温度控制精度高;具备搅拌和合金化功能,易于实现窄成分控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采用渣钢精炼工艺,精炼成本较低;设备简单,投资较少。&nbsp;

2.2 AOD 炉

目的:主要是冶炼高质量的不锈钢(C20ppm,S,P50ppm),超低碳不锈钢(20ppm) ,使用更廉价原料(采用高碳铬代低碳铬);

  使用情况:60-70%的不锈钢产量;我国太钢有国内第一台AOD;不锈钢的冶炼方法:电炉;电炉或转炉+AOD;电炉或转炉+VOD.

2.3  VD/VOD炉

VD 的功能仅是真空加搅拌,VD主要应用于轴承钢脱氧;VD经常与LF炉双联,生产各种合金结构钢、优质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

  VOD 是Vacuum and stir and injection oxygen,VOD 主要用于不锈钢冶炼;VD(VOD、VHD、VAD)的特点

  (1) 精炼强度受钢包净空度的严格限制

  通常,完成钢液脱气处理,要求钢包的净空高度 600mm; 进行钢液碳脱氧工艺,需净空高度900mm;吹氧脱碳,要求净空高度=1.0~1.2m。钢水脱碳反应强度受到钢包净空高度的严格显著,VD炉脱碳周期较长(一般为40~45min),整个处理周期为75~90min。

  (2) 受包盖、炉渣等物理因素的影响,真空脱气效率有所降低

  脱气处理20~25min,钢水氢含量可达到2ppm,N含量波动在(30~45)ppm。氩气消耗量也高于RH工艺。

  (3) 真空条件下实现钢-渣反应,有利于脱硫和脱氧>

  VD处理工程中,钢中氧可从100ppm降低到20ppm;硫含量可从0.01%降低到0.0015%以下,平均脱硫率可达84%。

2.4 RH真空精炼

  Ruhrstahl 公司和Heraeus公司1957年开发的。也称钢液循环脱气法,将钢液提升到一容器内处理。不要求特定的钢包净空高度,反应速度也不受钢包净空高度的限制,主要冶炼高质量产品,如轴承钢、IF钢、硅钢、不锈钢、齿轮钢等。国内RH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RH工艺特点:(1)反应速度快,表观脱碳速度常数kC可达到3.5min-1。处理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常与转炉配套使用。 (2)反应效率高,钢水直接在真空室内进行反应,可生产H0.5 times10-6,N25 times10-6,C10 times;10-6的超纯净钢。(3)可进行吹氧脱碳和二次燃烧进行热补偿,减少处理温降;(4)可进行喷粉脱硫,生产[S]5 times10-6的超低硫钢。<

  RH真空工艺过程:出钢后,钢包测温取样;下降真空室,插入深度为150-200mm;起动真空泵,一根插入管输入驱动气体;当真空室的压力降到26-10kpa后,循环加剧;钢水上升速度为5m/s、下降速度为1-2m/s;气泡在钢液中将气体及夹杂带出。<

  RH精炼效果影响因素

  (1)极限真空度与抽气速率

  国际发展趋势:提高真空泵的抽气能力,使RH达到极限真空度(66.7Pa)的抽气时间缩短到2min;

  (2)钢水循环流量Q

  进一步提高钢水的循环流量Q。Q决定于下降管内径D,真空室内钢水深度H和吹Ar的气体流量G。

  (3)表观反应速度常数kx

  (4)顶吹供氧强度和枪位控制

  向RH内吹入纯氧,可以提高RH在高碳低氧区内的脱碳速度,有利于提高RH的初始含碳量。RH内钢水碳氧比[C]/[O]0.66时,RH脱碳的限制环节是钢水中碳的扩散; 0.6时,熔池内氧的传质速度决定了脱碳速度。

  (5)脱硫剂成分及喷粉工艺控制

  提高脱硫剂中CaF2的配比至40%,增加脱硫剂用量,有利于提高RH脱硫的效果,适宜冶炼[S]10ppm的超低硫钢。

  RH的发展:

  -OB (Oxygen Blowing),真空室下部吹氧脱碳

 -KTB (Kawasaki Top Blowing) 日本川崎,顶吹氧燃烧CO,补偿温降。

  -PB(Powder Blowing),真空室下部喷粉脱P、S。

   2.5 CAS、CAS-OB精炼工艺

  工艺优点:钢液升温和精确控制钢水温度;促进夹杂物上浮,提高钢水纯净度,可控制酸溶铝&le;0.005%,钢水T[O]降低20%~40%;精确控制钢液成分,实现窄成分控制,可提高合金收得率20%~50%;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与喂线配合,可进行夹杂物的变性处理;冶炼节奏快,适合转炉的冶炼节奏。

  CAS-OB在原CAS站增设吹氩提稳功能,增设的氧枪安装在隔离罩的中心,采用顶吹自消耗型氧枪,铝及其它合金由加料口直接投到钢水面。 放热剂主要是铝,提温时采用连续供铝方式;升温速度快,热效率高;6~12℃/min,升幅可达100℃,终点温度波动5℃;设备投资少,操作成本低和控制过程简便、快速、准确;OB后续的CAS处理,保证了吹氧后大量细小Al2O3夹杂的上浮和快速去除,保证了钢水质量不受吹氩的影响;当温度较高时可不作OB处理。

  CAS-OB的操作工艺

  (1)吹氩升温和终点温度控制

  在吹氧过程中连续加入铝丸,控制Al/O2比是避免钢中C、Si、Mn等元素烧损和控制钢中酸溶铝含量的关键技术。采用溶解铝氧化升温工艺,属于体相加热,热效率高于90%。通常每吨钢水升温1℃,耗铝量为350~450g。升温速度快,整个CAS-OB处理周期为11~16min,可与转炉生产节奏相匹配。

  (2)吹Ar工艺与夹杂物去除

  采用加铝升温,铝氧化生成大量Al2O3夹杂,并可能使钢中铝含量升高。在加热过程中精确控制Al/O2比及搅拌强度;升温后保证一定时间的吹Ar搅拌,促进夹杂物上浮。

  (3)合金微调工艺

  出钢时,对钢水成分进行精调,并取钢水样进行快速分析,根据化学分析结果,在CAS处理中补加合金进行钢水成分的最终调整,实现窄成分控制。

  CAS-OB的冶炼效果:升温速度5-6℃/min;吹氧前后成分变化不大;[O]基本不变,可降低[N]含量。

  2.6 喷粉工艺:效果最好、投资及使用成本最低也是最不好掌握的技术,可脱硫、脱磷、合金化、夹杂变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