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特等奖!华师总分第四捧得“优胜杯”
5月26日下午
第十五届“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圆满闭幕
华师30件作品获得奖项
以团体总分第四捧得“优胜杯”
5月25日至26日,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行。本届竞赛于3月份启动,共有137所院校2627件作品参赛,其中有751件入围终审决赛。经过现场展示、闭馆质询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华师共有30件作品获得奖项,其中8件作品获特等奖,以团体总分第四捧得“优胜杯”。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些优秀的作品吧
特等奖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空间的形成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深圳市蛇口片区为例
作者:林伊婷 陈祁琪 刘仕影 陈西雅
指导老师:刘云刚 陈虹
导师感想
陈虹: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挑”,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同时,我对这次参赛是比较有信心的。首先,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呼应了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主题;其次,是因为项目的推进是一个近两年工作的成果积累,并不是仓促形成的;第三,是我通过地科院设立的本科生导师制了解到项目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应用能力,林伊婷同学来自深圳,一直对蛇口、深圳湾、深港两地乃至整个大湾区有着自己个人的观察,在进入地科院以后,能够迅速将和各位专业老师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当然,整个项目的完成离不开项目负责人和小组成员紧密合作;第四,对于深港口岸的跨境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并不多,而项目却得到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政治地理学专家刘云刚老师的指导,因此项目的学术价值是得到保证的。作为指导老师之一,我主要是在相关理论知识上给他们进行补充,例如指导他们阅读最新的相关英文学术文献,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为他们把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降低研究过程中干扰他们思考和表达的“噪音”等。总的来说,这一次参加“大挑”的经历十分宝贵,我们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做到更好。
学生感言
林伊婷、陈祁琪:“赛前一年功,上台十分钟”,这句话真切地印证在高手如云的挑战杯决赛,在参赛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幸运有小组配合和老师关切,奖项是结果,科研过程中的收获更是宝贵,我们的路还很长,希望此次经历和收获能推动我们继续砥砺前行,也期待科研能实在推动社会发展!
官方微信公众号对校园文化传播
及高校形象构建的影响研究
——以全国50所高校官微为例
作者:刘璐 蒋文进 许彦冰 方婉莹 伍丽燕
指导老师:滕威
导师感想
滕威:该团队秉持孜孜以求、踏实勤奋、追求卓越的态度,从一点不懂,到理论、调研、数据采集、图标制作、报告完成步步扎实,样样出色。他们收到进入省挑决赛通知后,更是以严谨的科学精神达到精益求精的高标准,我对本次竞赛的成果感到十分欣慰。
学生感言
刘璐、蒋文进、许彦冰、方婉莹、伍丽燕:科研来不得半点侥幸,最好的捷径就是扎实工作、奋力攻关。挑战杯真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走过真实的每一个阶段,才能记录好付出的每一滴努力和收获的每一寸进步。除此之外,科研必须无限绽放团队智慧光芒,团结协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治水“政令堰塞湖”?
——河长制在基层运行的困顿及反思
作者:王思宁 叶静茹 赵月 肖坰 何咏琪
指导老师:颜海娜 刘劲宇
学生感言
王思宁: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积极践行省委提出的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决策部署,围绕河长制政策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研。我们以大学习支撑深调研,以深调研服务于真落实。科研的背后,是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不断修改完善的报告,是大家烈日炎炎下实地勘察与派发问卷,用脚步丈量的实地调研。为打赢黑臭水体攻坚战贡献了我们的一份力量。
三尺讲台的幸福寻踪
——基于粤东X贫困县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作者:黄瑞萍 蔡馥好 梁芳瑞
指导老师:宋宇
学生感言
黄瑞萍:挑战杯赛事暂告一段落了,给我们最大感触的是,实际上做科研拼得更多的是毅力。展板修改了6个版本,讲稿修改了10次,调研报告修改了34次,小册子前前后后也设计了8次,每一次修改我们都在一点点地进步,但每一次的修改也需要很大的毅力,需要我们反反复复地看那些我们看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内容,但当那段疲惫期度过后,我们会发现,最后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非常感激自己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我们也非常感激指导老师在这过程中耐心与精辟的指导,以及学院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的大力帮助。
农村教育贫困的文化根源与教育精准扶贫
——基于粤西三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黄旭韬 谢尚芳 任方芳 许锐淳
指导老师:陈先哲 谢金丽 潘国雄
学生感言
黄旭韬:从学院、学校到走到省赛终审决赛的现场,并最终获得省赛特等奖,心中感概万千。于我而言,参加“挑战杯”是一段追梦的旅程。在这段旅程里,离不开先哲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加鞭策,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辛勤工作与默默付出。挑战不易,攀登不止,我相信我们能做的更好。
新颖光束的传输特性及其应用
作者:谢锦涛 叶峰 黄郑重 周康柱
陈世杰 陈耿鑫 洪仕瀚
指导老师:邓冬梅 贾广涵
导师感想
邓冬梅: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和贾广涵老师指导的项目最终获得了特等奖。感谢组委会给我们参赛的机会,感谢学生们一如既往的团结努力,真诚高效地交流讨论,追求卓越。感谢这帮不服输的年轻人,这帮永远在路上的追梦人。感谢华师和光电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
学生感言
全体成员:感谢团队一如既往的团结给力,真诚高效地交流讨论,追求卓越,大学时光正因为遇到这个有温度有力量的团队而显得更加丰富精彩!感谢指导老师邓冬梅老师与贾广涵老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学校为我们准备的专家指导演练以及进入决赛后的服务和帮助,正是有了学校的重视,我们才能如此顺利取得好成绩。光的世界充满奥妙,每一簇独特的光束,每一种奇妙的现象都让人着迷,我们将致力于不断奠定理论基础,追求实验的突破,探索发现光的多样性,特殊性,实用性,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帮助。
周康柱:众志成城,一直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合作过程中,大家的目标一致,共同努力,一致问题以团队的益处优先考虑。在团队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从参赛申请到比赛模拟,每个人的长处都积极调动起来,为团队做出积极的贡献。经过大家辛勤的努力,才能够一起品尝胜利的果实。
黄郑重:科研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挑战杯这一次难忘的经历,不仅是我的一次学术之旅,更是让我学会表达学术观点、规范学术标准的一次历练,成果背后付出的汗水让我体会到学术的严谨,也让我感受到了科研的奇妙之处,感谢老师们对项目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你们的积极、进取都深深打动着我,激励我不断前行和努力。
洪仕瀚:不辞艰苦,我们注重的是对卓越的追求;无关结果,我们珍惜的是挑战的过程。在本次挑战杯中,我们在更大的舞台上检验我们的成果,同时也看到了无数优秀的挑战人,这时刻的提醒我们,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仍不能停歇,需不断奋进。感谢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与团队成员的无间配合,才能使得我们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这也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不断进取。
基于邻苯二甲酰亚胺结构的新型有机力致发光材料
及其光与力刺激发光响应研究
作者:黎建桉 周京弘 陈奕彤 任丁阳 陈欣
指导老师:许炳佳 石光
导师感想
许炳佳:“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既是一个创新的平台,也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教学相长,参加“挑战杯”,不仅学生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作为指导老师的我同样受益匪浅。是她,让我们团队更加有动力去创新,也更加有勇气去挑战!
学生感言
黎建桉:当初早早进入实验室,在许老师和师姐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了实验。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略知一二,科研工作几乎贯彻了我整个大学生活,虽然时常会羡慕别人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但是取得成果后的喜悦更令人着迷!感谢许老师和石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很高兴自己的工作能够在省挑的平台上得到认可!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高性能
锂硫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
作者:李国辉 谭昊翀 胡润泽 李澄
林佳娜 袁丽娟 郑燕娴 汤雪莹
指导老师:洪旭佳 蔡跃鹏
学生感言
李国辉:其实参加挑战杯也是突发奇想的,就想着什么都应该尝试一下,毕业以后回想起来就感觉少点遗憾,结果出乎意料的就一路走到省赛了,并且拿到最高荣誉。其中,最要感谢的是蔡跃鹏老师和洪旭佳老师的教导,从我大一的时候就培养我进行科研,并且在各种比赛和项目中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和鼓励,让我更好的成长,更加坚定的将科研的道路走下去。机会总是属于主动的人,积极主动虽然很累,但结果总是比“咸鱼”的好,同时也别忘了和老师多沟通交流啊。
一等奖
民俗文化再生产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
——以广州市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为例
作者:黄淑芳 郑梦怡 杨思琦 梁志锴
指导老师:杨爱平 曾令发
生死之钥:探析主要酌定情节对死刑裁量的影响
——基于全国461份案例的实证研究
作者:彭赛嘉 江庆莹 李晓颖
钟雁晴 罗运健 张梦雨 吴紫莹
指导老师:潘星丞
农村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满意度研究
——以公庄镇、东平镇和莲塘镇为例
作者:吴杏英 刘念祖 麦钰金 郑禹宁 何晋铭
指导老师:曾令发 胡敏
媒介素养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
作者:陈佳萍 古凤 吴京烨
叶晓敏 姚甄渝 翟静萍 方小真
指导老师:张学波 王政忠 曹宗平
反铁磁畴壁和斯格明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作者:陈志源 梁瑾静 李伟浩
指导老师:秦明辉
以MOFs为前驱体制备自支撑
高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作者:林佳
指导老师:林晓明
商事制度层面的行政审批改革
能优化企业家精神配置吗?
——基于新创企业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子亮 陈思琪 魏楚钿 胡嘉慧
黄伯特 冯峻锋 蓝智炀 黄梓豪
指导老师:董志强 吴明琴 张天华
地缘文化、商会社会资本与企业家精神:
基于广东潮汕的观察
作者:伍致杭 吴于蓝 陈邦宁 谢衍 李晓琪
关婉君 谢锦怡 施尹婷 唐悦 叶健扬
指导老师:徐向龙 彭璧玉 潘文庆
小村大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区域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研究
作者:黄颖琦 辜刘建 庄若琦 洪旭娴 高愉茵
指导老师:何晓兵
教育大数据支持下的智能学习服务研究
——基于iStudy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视角
作者:俞建慧 赵美华 张晓峰 朱宁 张捷 吴刚
指导老师:黄昌勤
双酚A暴露对新生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
神经递质含量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雒亦凡 刘舒华
指导老师:范瑞芳 庞启华
三等奖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扰式睡眠监测系统
作者:陈志浩 黄嘉林 麦耀宗 招松
指导老师:张涵 钟清华 穆丽伟
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检测开放平台
作者:黄泳锐 李瑞新 刘斯语 梁秋源
指导老师: 潘家辉 杨文金
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反馈采集系统
作者: 王宁致 尹翔 黄碧玲
杨健豪 林子楚 金雯 刘璐彬
指导老师: 左小明 刘春婵
基于头部姿态和视线追踪的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
作者:钟俊宇 刘日星 吴芬
韩俊杰 林林庆 温灏 杨明莉
指导老师:韩鹏 骆开庆
以下是完整获奖名单
华师学子表现十分优异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吧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丨校团委
供图摄影丨校团委
执行编辑 | 杨喜茵 普薇澄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