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师,你的钱都去哪儿了
生活费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规划就见底了
大学生生活费每月多少才合适
怎样才能合理消费不做“月光族”
请看华师学子生活费情况大揭秘
大学生活中,一边是对实现“想啥吃啥购物自由”的希冀,一边是有可能成为“半月皇帝、半月乞丐”的现实。在购物热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当下,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年轻,最有消费潜力的群体无疑备受关注。晚安华师对华师在校学生生活费情况展开调查,共回收720份有效问卷。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华师学子生活费使用情况。
华师人的消费情况大揭秘
据统计,在受访的学生中平均可支配每月生活费在1676.4元,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之间,共占63.2%;共有27.9%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仅有8.9%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低于1000元。
大多数受访学生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父母,有93.2%的同学选择了此选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生活费也是同学们常用的方式,比如兼职收入和学校奖学金、补助的选择率也高达30.9%和31.5%。
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中占比最多的是日常支出,达54.04%,其次是13.04%的支出在服饰方面。兴趣娱乐占比为12.00%,占比最少的是提升自身方面,仅为10.36%。男生支出最多的日常支出方面为53.20%,支出最少的是9.60%的服饰方面。兴趣娱乐、提高自身和社会交往方面分别为14.39%、11.31%和11.50%。女生和男生不同的是,尽管54.33%的日常支出仍是最多的,但服饰方面的支出为14.20%位列第二,在兴趣娱乐、社会交往和提高自身方面的支出比较均衡。
受访学生中,每月在外出游玩方面一般消费金额的普遍范围在101-200元之间,有47.8%的人选择此项。100元以内的花费有37.8%的人选择,最少人选择的范围是300元以上,仅有4.7%。在网购方面上,各个范围内差值不大,28.7%的人常进行101-200元以内的消费,占据最多数。401-500元区间内则是最少人消费,仅有7.1%。
总体在爱好消费中,美容美妆的消费人群最大,21.7%的人群都是“美妆爱好者”;如果你是“盲盒收藏家”的话,你将是华师最小众爱好消费人群,另外,“音乐节狂热观众”和“数码发烧友”们在华师也能找到不少的共同爱好者。
男生的消费图鉴中,“数码发烧友”含量较高,占19.6%。当然也不乏“撸铁瘦身大师”和“宿舍电竞王者”,分别拥有13.1%和14.6%的人群。在男生中最小众的爱好是“盲盒收集”,仅有1.1%。女生的消费图鉴中,27.6%的人是“美妆爱好者”,11.4%的人热衷于文娱演出,最小众的人群是“手办大师”,仅有1.7%。
总体上,在网络消费中,话费网费的消费群体规模最大,26.5%的人群都会在此方面进行消费。如果你喜欢看视频听音乐的话,23.0%的人和你一样选择成为影音软件会员。在受访的学生中,最少人进行的网络消费是娱乐直播类,仅有1.5%。男生的网络消费中,话费网费、影音软件会员和知识付费名列三甲,分别为24.5%、22.7%和18.7%,当然也不乏15.2%的人热衷手游充值。女生的网络消费和男生的差别不大,比较特殊的是,仅有1.0%的人选择会在娱乐直播类项目上消费,这一点不同于男生的2.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观念
理想向左,感性向右
和你有相同观点的人有多少
受访学生中,约四成的学子同意他们生活中出现过冲动消费的情况,约三成的学子认为其曾出现过生活费不够用的情况。此外,还有部分学子环保意识突出,认为自己在消费时会采用少用塑料袋等绿色消费方式。为绿色生活助力的你,值得我们的点赞!依问卷数据,小晚总结了两种消费群体——冲动超前型、理智保守型。
冲动消费型的学子沿着潇洒花钱的大道一路狂奔。在问卷统计中,五成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时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消费,不到一成的同学认为自己很不擅长规划生活费的使用,仅有不到两成的学子认为自己的生活费能够完全覆盖日常开支。看起来同学们的规划意识还需增强。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当购买商品的预算不够时,大多数同学会选择继续存钱,这部分人群占问卷调查人数的35.7%;或是选择不买了,占26.0%。而有13.7%的学子则会向父母寻求帮助。此外,还有6.5%的学子会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商品。
理智保守型的学子有一套绝妙的消费方法。从消费习惯来看,超四成理智保守型学子选择在消费前货比三家,各有超两成学子有做好消费计划和定期记账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只有6.7%的学子选择在购买商品后向商家索要收据和发票。在此特别提醒同学们,在购物时要求商家开具发票可以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哦!
大多数受访学子认为,个人兴趣和商品的性价比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时,他们也会考虑活动折扣和商品口碑的影响。还有一成学子认为会通过博主推荐、直播带货、商品测评等新渠道购买商品。并且,相较于以上因素,受访同学对商品的流行度并不太感冒。
在消费小窍门的调查中,华师学子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校训精神,秉持着能省一分是一分的省钱原则。有21.4%的同学推荐在消费时货比三家;各有超一成同学认为拼单、寻找平替、购物节凑单满减等方法也不失为好主意。此外,6.1%的同学认为在二手平台海淘也能节省消费支出。还有同学推荐在购买时查看商家是否有学生优惠,也可以在直播平台蹲点抢购。
Alin(化名)就属于理智保守型的消费者,自己的个人需求和商品的实用性是她考虑的首要因素。进行消费之前,提前规划、货比三家是她养成的良好消费习惯。她分享道:“我会考虑我到底需不需要这个商品,在购物节不会刻意追求凑单满减。”消费之后,她也会定时记账总结。银行卡里的资金不只是她每月的生活费,记账让她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金和控制开支。
Alin自己榨的果汁
在她眼中,无论是生产资料消费还是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都同等重要,“要在其中把握一种平衡”。她在吃喝上花费占比近一半,同样玩桌游、和朋友出游、去猫咖撸猫等娱乐也没有落下。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掌握消费的平衡,在每月开支不超预算的情况下,Alin也留心到了美好的生活。
“恩格尔系数很高就可以形容我的消费状况”,小莜(化名)在“吃”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为了配合自己减肥的进程,她不仅在网上购买低脂的麦片、面包、豆浆等商品,而且吃着酵素、益生菌调节自己的肠道消化。除此之外,她还专门报了舞蹈班加强锻炼。她也觉得自己花钱太多,但是看到减肥的成果,她就觉得这不仅取悦了自己,而且让自己也更健康了。
简单的减脂餐
小莜表示自己有时会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然后陷入生活费不足的窘境。对她来说,“节流”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她选择通过兼职来“开源”,更好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自己挣钱之后,小莜消费更加理智了,“这样的消费也更让我有底气”。
量入为出,适当消费
理性消费,避免盲从
请查收华师人的专属消费指南
华师人的专属消费指南
迷茫时刻如何抉择
收好以下四条小贴士
助你少走弯路
不再后悔
01
不盲目跟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身边同学比较昂贵的衣物、奢侈大牌等,对攀比奢靡之风主动say NO。贵的不一定是好的,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内在的精神气质往往更能打动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理性消费,以干净整洁的形象示人也很受欢迎噢~
02
做好消费规划,减少透支消费
合理评估自身经济基础,并且正确认识自身消费能力,做到适度消费,克制不合理消费,拒绝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消费,尽量避免透支消费、过度超前消费。
03
减少不合理的消费感性选择
消费时要更看重质量,而非因为价格低廉或款式新颖就“买买买”。养成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可持续性消费的生活方式。
04
要积累消费经验,少走弯路
例如在网购时,多看真实评价;选择可靠的店铺,购买质量有保障的大牌产品;不知道什么店铺质量比较好,询问好友有无分享的好店等等。自己也要慢慢学会分辨刷单的好评和真实评价、真假店铺、评估价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消费经验。
小心警惕消费骗局
如何让钱包没有漏洞
且听专家怎么说
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袁杰最近对学生做过一个小调研,发现有相当多的同学遇到过与网络购物相关的新型诈骗。比如不明电话谎称客服、快递,后用受害者的个人信息来博取信任,以退款等理由让人添加其联系方式,是网络购物新型诈骗的典型骗局。
袁杰提醒,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要提高防电信诈骗的意识,意识到冒充客服这类电信诈骗活动的广泛存在。如果收到类似所谓“客服”的电话或短信,说商品质量有问题、丢件、无货或者帮忙取消误办的会员等,一定要直接联系网络购物平台的客服进行核实,以防上当受骗。
“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在校学习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无法从事社会工作来挣钱,这是必须要承担的机会成本。”袁杰说,“所以,大学生用于消费的钱往往都是由父母提供。大学生需要意识到这一点,量入为出,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理性消费,尽量避免超支消费、提前消费。”
对于如何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袁杰提供了一些思路。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的需要进行理性消费,不论是超支消费,还是为了与同学攀比进行非理性消费,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时,大学生还要尽量避免因为商家的销售策略或者贩卖的各种焦虑,进行盲目消费与冲动消费,从而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还未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不具备风险承担能力,更要尽量避免使用各类“校园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连洪泉老师强调,实现理性消费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财经素养。财经素养的提升,一方面能够让大家学会如何在收入和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权衡取舍,满足自身需求且达到较大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是学会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做选择,涉及到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性消费、投资等具体操作提高财经素养。网络上有丰富的课程和相关知识可供学习,但在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要提高甄别能力,谨慎选择接收的信息。
大学生在满足自身消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将个人资产进行投资。需要注意的是,在投资之前要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智选择。连洪泉老师建议风险规避型的同学可以选择国债、稳健型基金等,具备一定风险承担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股票、外汇、期权期货等。相比于账目上的盈亏,了解涨跌背后的原理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知识,对大学生来说会更有学习意义。他分享道:“只有经过自己投资的体验,才会真正领悟到政策形势的变化可能会对投资行为产生波动性的影响,而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账目上的变动。”
大学是对人生进行投资的重要阶段,其巨大优势是有着宝贵的时间资产。尽可能多地将时间花在未来产生收益的学习活动上,权衡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分配比例,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人力资本增值而非贬值的理性选择。
在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消费场景,微商、网络平台购物、实体店线下购物等。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消费世界中,可能会发生一些让我们措手不及的消费侵权事件。当我们遇见此类事件时,你知道怎么做吗?来自法学院的阳庚德老师给出了几种应对方法。
消费引发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合同关系,如买卖合同关系、服务合同关系等,另外还有侵权法律关系。一般造成的消费纠纷可能是违背既定约定,又或者是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出现问题,这两种情况都是可以通过法律规定进行协商解决的。除了我们自身了解法律,与买方或卖方协商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寻求购买产品所在第三方平台帮助、拨打12135热线或市场监管局投诉电话。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也是保护我们个人权益的方法之一。在上述方法中,阳庚德老师认为,能够理性并有逻辑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才是最高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很少与法律接触,但事实上,法律与规则无处不在。不管是涵盖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民法典》,还是与日常消费有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消费侵权或诈骗事件在当代社会屡见不鲜,大学生群体也时常中招。针对这种现象,阳庚德老师劝诫我们,在消费或投资时,要做到这两点:一是怀揣警惕之心,点到为止,不可贪婪;二是学会理性分辨,有理有据地思考。
消费是生活中离不开的部分
掌握正确消费观
悄悄拿捏,慢慢成长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看我们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