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张健昕!实至名归!
她
谦虚内敛 力学笃行
在积极生活中追寻目标
在豁达乐观中体验人生
斩获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
她就是2019级本科生张健昕
张健昕,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荣获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田家炳杯”第八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英语组最高级别一等奖仅13名)、“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二等奖、“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广东赛区二等奖、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赛区二等奖、“为了明天”课堂教学优秀奖评奖活动一等奖、校第十四届大学生基本教学技能竞赛院赛讲解组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校级二等奖、华南师范大学主持人大赛优秀奖、校教育实习“优秀实习生”称号、校长荣誉年度学生称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桃李奖学金、章文晋奖学金,并于2023年保研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功不唐捐 念念不忘前行
玉汝于成 付出终有回甘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
在对全国教学大赛进行复盘反思时,张健昕才意识到这是自己第一次在两小时内将备课、写教案与做课件等全部流程完成。“当时我沉浸在和学生互动中,比赛完成时,我的满足感主要来源于课堂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反应上,完全没有意识到时间刚刚好。”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准备时间为两个小时,现场抽取教材,进行教案书写与教学设计、教案撰写和课件制作。“现场干扰比较大,”张健昕讲到备赛教室中大约有100人,且没有隔断,每进一组选手,工作人员便会宣读一次比赛通知,大家也会经常举手提问,“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是有挑战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一等奖,我很惊喜。”
在省赛的备赛过程中,张健昕发现英语教学比赛由原来常规的阅读题型改为了读写结合,这意味着内容增多,既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输入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写作能力达到输出,这给她带来不小的挑战。
在最初讲课时,由于时间有限,经验不足,难以把课堂内容完整呈现。在老师的帮助下,张健昕有针对性对比赛考察的题型进行训练,并根据老师的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课件设计与教学节奏。每次练习后授课速度都有所提升,到最后能按时完成课程内容的讲授。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
循梦而行
她一直在路上
努力的日子会发光
在学院开设的师范技能培训课堂也是张健昕提升自我的重要渠道。老师的讲解和有针对性的作业反馈,都为她参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最初做课件时,因为时间紧,很容易做得没有条理。老师们指导我怎么去调整字体、字号与颜色,如何有重点地呈现课件。这些细节上的指导对我帮助很大。”
为了更好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大一至大三期间,张健昕参加了各种各样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疫情期间的线上支教活动,线下的中学支教、社区儿童的绘本教学志愿活动等,都让张健昕有了更多机会去贴近教学对象,更加切实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
在实习和志愿活动期间,张健昕通过多次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不断创新自身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比如,在教授语法知识时可灵活运用各种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让学生自己搜索资料,并通过演讲、手抄报、vlog等形式汇报展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造性思维。“以前我认为,对于小初学生,这些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实施难度较大,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不常使用。”但在实地学习中,张健昕领悟到,学习和研究学科教学不能依靠主观推断,一定要深入一线教学去探索和实践,前沿的理念一样可以很好地落地到实际教学中。同样,实际教学也会为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无数的新方向和素材。
比赛前,张健昕会邀请同学、师弟师妹、老师一起模拟课堂,从学生视角出发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张健昕还会通过教材来间接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在讲授某一课时,她结合课标预测学生的知识背景,从而制定合适的学习节奏与内容。
除了提升本专业所需的师范技能以外,张健昕也在其他许多感兴趣的领域努力发光发热。张健昕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主持的经历。上大学后的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学院主持队恰好是一个关于英语主持的社团,张健昕很感兴趣,便加入了学院主持队。
张健昕在学院主持队收获了许多。“接受培训让我进入一个更专业的领域,去进行关于口条、串词、形体、化妆的系统性的训练”,在此之前,张健昕的主持技巧都靠自己摸索。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张健昕主持了英语演讲比赛和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后,越来越适应和习惯在公开场合进行表达。那时,虽然她还没有机会作为选手参赛,但是近距离地观摩师兄师姐们的比赛,也对张健昕之后自己作为选手参赛产生了巨大帮助。
在帮助萌新作培训时,张健昕的主持练习开拓到了更多领域。她需要自己去搜集资料、剪辑视频,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将主持技巧传授给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有了许多收获。
除了学院主持队,张健昕还参加了很多演讲比赛:学院英语演讲比赛、“勷勤杯”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即兴演讲前,张健昕会进行大量练习,随机抽取一道题、抓住演讲题目的核心、快速定好框架、调动已有的能力与知识,用生动的例子作为支撑,在限定时间内将内容展现给观众。
张健昕认为,一场好的演讲应该给观众留下一些东西,某方面的感触共鸣、感动,或是引发他们对一话题的新的观点、思考、视角与知识的收获。张健昕也在不断练习中践行着这一特质,同时,她的思维在演讲比赛得到锻炼,可以更有逻辑得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论据有力地呈现出来。
关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张健昕也有自己的窍门。最初参赛时,她也会感到紧张,容易手抖、出汗。“这时,我会从紧张的情绪中跳出来,给自己新的思考角度。”比如,告诉自己,其实这件事情只是一件小事,就算失败,经历过也会有收获。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课程安排紧张,张健昕往往是多任务同时进行。“许多东西我必须要做的,但是也会害怕投入时间却取不到好的结果,这让我感到非常吃力和焦虑。”如省赛恰好穿插在保研准备时间里,国赛又在准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和毕业论文中。一开始,张健昕尝试过列清单,但原定计划多被意外打断,这让她更加焦头烂额。后来,她开始根据事件的重要性和自身状态去分类安排,在不透支自己的前提下尽力完成。
除此之外,张健昕还会找朋友或老师聊天来缓解压力。“有时候自己看不清方向、做不出选择的时候,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我很容易不自信,经常觉得我可能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这个时候,我的父母和同学都很关心我,他们会帮我客观地分析我的能力,让我对自己的状态和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师泽如山 友谊同舟
人生海海 幸得相逢
良师益友,共同进步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青年英才特聘研究员孟玲作为张健昕的指导老师之一,主要负责指导张健昕在教学中的实操。张健昕教学过程中活动设计的连贯性、板书与课件的配合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都是她关注的要点。在每次实训中,孟玲都会对张健昕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点评和反馈。
对于张健昕获得全国一等奖,孟玲笑称“意料之中”。她全程陪伴张健昕参加比赛,“张健昕的知识储备丰富、悟性高,对于我们提出的建议能很快地吸收,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她的心理素质佳,比赛前淡定自如,完全没有影响正常的作息。”在比赛现场嘈杂的环境下,张健昕出色地完成了比赛,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孟玲为她感到骄傲。孟玲希望,在未来,张健昕可以继续“追寻内心的爱好,一直坚持下去”。
“实至名归”是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檀(上图右)对张健昕的评价。作为备战国赛的指导老师之一,金檀主要负责张健昕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的理论指导。金檀回忆,第一次见到张健昕是在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科研导师掌舵”计划的面试上,张健昕扎实的语言知识和科研技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指导张健昕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金檀发现她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张健昕同学能够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金檀发现张健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很突出。当得知张健昕获得“田家炳杯”全国一等奖时,金檀感到很高兴。他指出,张健昕获得一等奖,不仅是对她个人师范专业技能的认可,也是对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卓越英语教师“三协同”培养模式的认可。
金檀衷心祝愿张健昕,“不断成长,继续前行”,在未来求学路上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师范)专业2019级本科生吴煌,是张健昕的挚友。军训期间,吴煌就在聊天中发现张健昕是一个“双商”在线,博学多才的人。在后来师范生技能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她更是清楚地见证了张健昕为实现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的决心和行动,这种自律让吴煌印象深刻。四年里,她们在琐碎日常中谈天说地,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始终站在彼此身后。
比赛期间,吴煌在张健昕紧张焦虑的时候充当树洞、开解疏导,会在服装选择等小事上为张健昕权衡考量,也作为过模拟学生分析她的表现。在这次比赛前夕,张健昕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手,非常担心影响第二天的比赛。吴煌看见后,便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为她买药膏、敷冰水、拿外卖,让张健昕十分感动。张健昕也对与吴煌的相遇相知感激不尽。“我是文科生,她是理科出身,我们在一起交流会产生灵感碰撞,能互相弥补对方思维上的不足。”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要带着热爱
奔赴生活的远方
热爱生活,体验人生
张健昕认为,体验人生比完美人生更重要。为此,无论是日常学习任务还是比赛,她都保持“尽力做好就行”的信条。“自己喜欢和获得进步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她本着对绘本的兴趣和希望借此锻炼自己、丰富自身对低年龄段孩子的教学经验的想法,毫不犹豫报名。
同样,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张健昕追求的也不是“内卷”,而是“尽力而为”“习得真知”。她认为,比起额外的训练,用心把握好每一次课堂学习和作业实践,学深弄懂悟透更重要。面对小组作业,张健昕也抱着求知的心态,“与组员一起思考、探索、思维碰撞,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张健昕的日常生活也不是完美的。如果你在微信聊天中“拍一拍”张健昕,你便会发现她“朴素的愿望”——吃饱、睡好。张健昕会根据身体状态来调整作息,很少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逼迫自己几时睡、几时起。有段时间由于学习太累,她连续好几天晚上十点前就上床睡觉,让自己能够恢良好的状态。她还曾为了保证状态,在某次下午的演讲比赛省赛开始前,察觉到了自己的状态不对,于是果断选择在上午休息,补充睡眠。“一觉醒来后,我感觉自己的思路清晰了很多,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张健昕提到,这种体验为主的生活态度是母亲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小时候,母亲很注重张健昕对兴趣爱好的摸索与体验。“我不喜欢‘规规矩矩’地练钢琴,而喜欢脱离琴谱,演奏自己创造的旋律。”她的母亲则恰好不是抱着“开发左右脑”或是“成为钢琴家”为目的,逼迫孩子刻苦练琴的家长,宽慰张健昕,“我送你来学琴,只是为了让你能够享受音乐。”如此,张健昕的童年阶段接触过的许多才艺练习,比如钢琴、舞蹈、书法,都被沉浸在其中的她看作享受,为她体验式的人生开辟出崭新的道路。
未来,张健昕的人生体验仍然不会停止。在技能方面,她除了专业学习的英语、德语之外,还想掌握一门小众语言,以方便自己与其他更多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人交流。在目标规划方面,张健昕坦言,自己并没有给自己定下明确的长期目标,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体验被硬性指标束缚。“我更习惯于因时制宜地制定阶段性目标。”张健昕说,“我会先尝试,再决定。未来可能考虑读博,也可能从事基础教育行业,有机会还希望出国留学。”
张健昕认为,无论是自己的喜好,还是时代的发展,都很容易发生变化,“太详细的目标反而会给我带上枷锁。”这种灵活机动的目标选择方式,或许正是张健昕“体验式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用热情去体验
用毅力去奔跑
让我们一起
跟随张健昕继续前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采写丨张晟钰 郭蕾 常雨萌
孙余清 陈泓颖 朱景裕
摄影丨刘畅 陆芊骅
部分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吴建国 卢嘉裕
关注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