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次元壁的传播学老师?深谙命理的解剖学老师?他们的课堂你可有兴趣?
Z
U
C
C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ZUCC引路人
传道授业,百年树人
锤炼学生品格,指引开拓创新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回归教育核心,推进内涵发展
他们要做莘莘学子的引路人
引
路
人
“
她的课堂时间总是飞快,意犹未尽!还有“唧唧三人行”?
他是行走在实验室的医者,会“算命”,总是很“治愈”
他们到底是谁 ???
特别的他/她
是否引起了你的好奇?
蹭课旁听走一波?
或许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打破次元壁的“怪力”少女
她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传播学博士,也是游走在ACG(动画、漫画、游戏)中的异次元少女;她会郑重其事的谈论学术观点,也会跳戏一般的称呼同学们为“少侠”“菇凉”,热爱二点五次元的她也能自由切换自己的时空维度,她就是传媒分院石苑老师。
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扮演“把关人”的角色?在历史的车轮下,传播的革命是如何拾级而上,经历五个阶段的?
作为《传播学概论》的授课老师,石苑选择用视听素材来讲述、丰富书中生硬陌生、抽象、晦涩的理论。不管是“把关人”这一章节采用的《新闻工作室》的片段,还是在“传播革命”中引用的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或者BBC的《语言星球》,都是为让同学能够对概念性课程产生兴趣。她说:“柏拉图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对真实的模仿,我们要对好的影视文本烂熟于心,我也会在传播理论和框架的基础上推荐更多优质新颖的片子。”
石苑尝试不同的课堂形式,让同学们分组展示《XXX背后的故事》。就形式而言,有一组分饰多角、一人独撑大局或者自制视频加持等多种方式;内容也是社会热点、传播现象等等天马行空。
作为课程的主旨,她希望大家理解这个世界,但是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她说:“半命题,是希望同学从选题、策划、执行和反馈的整个传播链中,在‘同行评审’的同龄人中,寻求到自身的传播力。希望作为一个课堂能够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并促成新的常识和认知。”
她的声音总会激起一股穿堂而过的风,灼灼的光华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石苑老师的课堂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有距离感,总是听着听着一节课就结束了,意犹未尽。本以为传播学是枯燥的理论课堂,但她很生动轻松地通过各种传播案例充分展示了传播的魅力。”传播1805的胡天滢说道。
课堂之外,石苑还和另外两位传媒分院的“青椒”老师邵杨、蔡渊迪共同打造了高品质的talk show——“唧唧三人行”。
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访谈闲聊,不同于枯燥乏味的说教,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正是这样的临场发挥,才最能突显讲话人的性情与才学。
在不久前唧唧谈《红楼梦》的那期中,在谈论“钗黛抉择”“高鹗续书”等传统话题外,石苑针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书,提出“脂砚斋到底是谁”的疑问,是曹雪芹的叔叔,曹雪芹的红颜知己,还是曹雪芹的好基友?她清奇的切入点和跳脱的思维方式使话题走向了另一个高度。
唧唧三人行现场
有时很幽默,常常在帮助,总是很负责
袁张根,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副教授,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药师资格证书,从事解剖学教学二十余年。
还没入学的时候,临床1803的同学们就迫不及待想见见他们的班主任袁张根老师,并对于他“会算命”这个“特技”充满好奇。
其实刚开始袁张根与很多刚刚接触中医与周易的人一样,觉得这些很玄乎。带着疑问与求知欲,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对中医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算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命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大趋势,能用来顺势而行、扬长避短。
起初他只是将自己会“算命”作为茶余饭饱的玩笑话,可没想到有很多学生将生活中的困惑迷茫告知他并主动要“算上一卦”。慢慢的,这也就成为了学生与他进行沟通,以及他了解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他也仍然在不断研究学习着。
袁张根认为医学不是一门绝对的自然科学,并强调共情在其中的地位。“刚开始接触死亡时内心会有很大触动,见得多了可能会麻木,但是本质上还是要保持善心,对生命充满敬畏。”在上到颈动脉窦这一节时,袁张根讲的一个故事让临床医学1703班陈千叶印象最深刻:一对情侣中的女方把手环在男方脖子上,恰好按住了男方的颈动脉窦,导致了男方死亡。课堂上,袁张根总是注重将故事与专业知识编织在一起,帮助他们记忆的同时,致力于唤起学生重视生命的意识。
袁张根鼓励我们在学习工作中,在与人沟通时都使用这种思维,即把生僻的专业知识具象化。他也身体力行,用生活中的事物解释复杂的病理,如他会给盲人们耐心地讲解解剖的每一个细节。他认为这种能力在就业时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医务工作者需要将不确定性传达给病人及其家属,以便更好的履职。
亦师亦友,益师益友。这样一位可爱又优秀的,风趣又负责的老师,你pick吗?
文字 / 谢吴艳 章杭
摄影 / 杨子奕 丁嘉豪
今日编辑 / 杨紫欣
责任编辑 / 郭佳 李冠琳
出品:
请为石苑、袁张根老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