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卫东:大学要育“清楚的头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来英书院 Author 罗卫东


今天,2021级新生开始了新学期报到

浙大城市学院求是雏鹰班的候选小萌新们

已陆续来到校园开启逐梦新征程

对于新生而言

心中的大学应是什么样的?

大学的功能是什么?

如何在未来几年中度过最美好时光?

首先需要对大学的使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一起来听听校长罗卫东的见解吧!

校长罗卫东与同学在一起


大学的功能是什么?

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一句话:“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由于爱因斯坦的引用和发挥而变得广为人知。把它来形容大学的功能倒是挺贴切的。大学教育就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在你身上的那个东西。


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人说是质疑和批评的精神。竺可桢校长的回答最令我心仪,他说,“要能即事而穷其理,最要紧的是一个清醒的头脑。”“清醒的头脑,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无论工农商学,都须有清醒的头脑。专精一门技术的人,头脑未必清楚。反之,头脑清楚,做学问办事情统行”。


头脑清醒的人,能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以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和分析问题,使复杂变简单;第二,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第三,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竺校长归纳此三点为“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在他看来,本来这三者全部都应该在小学时代就养成和学习的。他的这一看法当然是有些失之简单了,别说是小学,即便是大学,又有几所能够担保育成学生“清楚的头脑”?其实,在竺可桢之前,伟大的马克斯·韦伯早就表达过类似的思想。在《学术与政治》的著名演讲中,韦伯反复重申,学术和政治事业的本质就在于责任者的“自我清明”——头脑清楚而不糊涂。


大学要育成“清楚的头脑”,这件事情换一个更加现代的比喻,就是要让学生构建一个卓越的操作系统,而不是安装一批工具软件。这个被命名为“清楚的头脑”的操作系统,功能高强、运行顺畅;包容性好、Bug很少。要造就“清楚的头脑”,大学教育的方法自然与基础教育阶段有所不同,它必须是探究的、对一切定论都要不带成见的、具有批评的习性的。


大学教育的最大的特质就是质疑,非质疑不能走上自我清明,非质疑不能育出“清楚的头脑”。而基于科学的质疑,必然是建立在真诚和责任基础上的,在真理发现之前,它义无反顾地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在真理发现之后,真诚地服从于它。如果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立德树人”,则两者指的就是一回事,大学要立的是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之德,要树的是“头脑清醒”之人。这也是大学与其他教育的根本区别。


“清楚的头脑”如何育成?

读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清楚明白,选大学自然也就要服从于这个目的。


其实,与任何实现具体功能的教育相比,育成“清楚的头脑”是最难的。那么,大学如何才能做好这件事情呢?


首先,要有一批“头脑清楚”的好老师。“德识才学”四美兼具,“传道、授业、解惑”,三能齐备。为师之德,要求全面,但首在仁爱、继之诚勤、然后有恒,也即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陋巷箪瓢,不改其乐。好老师,当然应该学养深厚、知识丰富,应该能说会道,深入浅出,但更重要的是有清楚明白的头脑,不迷信、不盲从、不媚俗、不苟且,只忠诚于教育的责任、公共的利益、真理的标准。竺校长曾经说,大学的品质全由教授的质量而转移,这确实是至理名言!


要有一批“金课”。大学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偏重传授无数具体的成熟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秩序,故课程体系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根本知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这三个层面相互结合,互相呼应,形成体系。所谓根本知识,就是对其他所有知识起着统治性、支配性、决定性的知识,这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大学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这里所说的金课,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课程。其中主要应该是人文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的通识课。某种意义看,通识课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大学教育水平的根本标志。一般来说,基础学科水平比较高的综合性大学,这样的金课就要多一些。


要有合格的学术生态和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的事业,更像是传统农业和园艺,所以“农业八字宪法”,似乎也适用的。所谓的农业八字宪法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土指改良土壤;肥指合理施肥;水指发展水利、合理灌溉;种指改良种子;密指合理密植;保指作物保护;管指田间管理;工指工具改革。拿到大学这个场合来说,前四个字“土、肥、水、种”指的是实体性要素,其中学生好比种子,课程、图书资源、实验条件、文化生活等等,好比水、肥、土。后四个字是生产技术与工艺,“密”,合理密植,也就是合理的生师比,合理的校园活动空间;保,作物保护,也就是学生的监护;管,田间管理,也就是校园管理;工,工具改革,就是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与进步。学术生态优良、学校精神文化积极向上、校园治理能力强,这样的环境与氛围有助于陶冶、涵养、蕴育学生的良好气质和基本素养。


要有独特、清晰、富有生命力的文脉传承。大学是演化积累出来的,大学的声誉来自它的历史贡献。每一个办学故事、每一个知名教授、每一段逸闻雅趣、每一个贡献、每一个段特殊的经历,都是构成大学丰富色彩的元素,其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便是时空跨度最大、成为最大公约数的那个无形的基本精神。这样的文脉,这样的人脉,是一所大学最大的无形资产,也是维持总体高品质的根本保障。


所以,大学,本质上就是名师、金课、生态和文脉。若以这个思路来评判,很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水平是不合格的,特别是家长,他们更在意学校外在的一面,比如在哪个地区,在哪座城市,在城市的什么位置,离家近不近,方便不方便随时探望;更关注孩子就学后生活上是否便利、舒适;更感兴趣这所学校有什么时髦和热门的专业,本科就业出路好不好。他们对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底蕴、基础,不是毫无所知,就是毫无兴趣,做决定时目光短浅、自作聪明,结果往往是舍本求末、耽误了孩子本来应有的人生。所以,希望大学生们弄清大学的本质,在宝贵的大学时光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出品:

投稿邮箱

xcb@zucc.edu.cn

tuī

jiàn

yuè

为ZUCC点个赞!告诉大家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