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旦贺词
积极变革谱新篇
坚定步伐迈一流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值此2022年新年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海内外校友,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浙大城市学院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福!
2021年是浙大城市学院积极探索、求变求新,迈上新时代强校建设之路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们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创百强三年建设方案,加强学科建设,汇聚高层次人才,推进改革攻坚,完善校院协同治理机制,优化校园基础设施,学校获准增列为需进一步加强建设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取得了具有里程牌意义的进展,谱写了跨越发展新篇章。
一年来,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红色根脉铸魂育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双百双寻”“1+2同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丰富的活动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与杭州市委党校等战略合作,共建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课程模式创新,强化课程思政,构建了“三全育人”体系。
一年来,我们坚持主动变革,以科教创新综合体建设为引擎,探索开放办学新赛道。聚焦国之大者,面向“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等6大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破除学科、院系壁垒,创新组织体系和合作方式,在“城市数字治理”“智慧康养”等8个重点领域布局建设科教协同、内外联动、学术汇聚、开放融合的科教创新综合体,有力推动了专业学科内涵发展。成立了全国首个独立运作的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全省首个考古学系,专业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加强需求导向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2个研究中心成为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实验室成为省重点实验室。大力开展应用科研,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一年来,我们坚持整体智治,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学校发展新生态。以建设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为目标,率先与杭州城市大脑数据联通,着力打造“数据协同、业务协同、校院协同”和“治理直达、师生直达”的“三协同两直达”数字治理模式,建设智能化校园公共数据协同平台和数智治理、学生培养、教师发展、科研创新、智慧校园服务五大空间,建成了60余个应用场景并汇集于“爱城院”专属版钉钉平台,并有一批内外联动、一事通办的特色应用场景,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了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其中,“学在城院”上线课程2000余门,日均访问量约5.4万人次,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教学活动生态。
一年来,我们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强化通识教育,探索多学科贯通融合、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近2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战略合作,设立了首个产业学院和一批产业班、创新班、特色班,推进人才复合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一步强化,在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实施“博雅教育”等五大计划,组织开展“一生一艺”“墨香城院”等活动,大力加强体育、美育。积极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强化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有机融合。深化城校融合,与富阳区合作共建直属附属医院、与拱墅区合作设立附属学校取得了顺利进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才兴校,全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5215”高层次人才汇聚计划,重构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设立人才服务领导小组,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引育高层次人才实现国家级人才的突破,录聘优秀人才近20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12人、海外业界高层次人才1人。
“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上下一心,用平凡铸就伟大、用定力应对挑战、用奋斗把握机遇,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厚的情怀,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美好教育,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党委书记 洪庆华
校 长 罗卫东
2022年1月1日
惊喜大礼包!
大城小C新年特别版表情包也上线啦!
欢迎大家扫码下载
责任编辑 / 李冠琳
出品:
tuī
推
jiàn
荐
yuè
阅
dú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