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里的最美“逆行者”
今年的春节,注定会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浙大城市学院的很多老师和同学,和千千万万医务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以及全杭州的志愿者一起,经历了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冰与雪的淬炼,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
疫情就是命令,浙大城市学院闻令而动,按照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向师生发出积极参与抗疫志愿者服务的号召,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迅速响应,在关键时刻纷纷挺身而出。
继首批师生志愿者服务浦沿街道6个社区之后,1月30日起,浙大城市学院再赴疫情封控区——滨江区春波南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与各级志愿者一起齐心协力守护小区41幢楼,66个单元,2432户,9500个居民的健康。9天里,学校共派出师生近300人,累计410人次,服务小时数超过5200小时。
全校上下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期间,校党委书记洪庆华、校长罗卫东多次赴现场看望慰问,校领导斯荣喜、赵阳轮值战疫现场,每日坚守在封控区工作第一线,做好指导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
学校志愿者们从杭城的各个角落汇聚到防疫一线,针对群众诉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完成了流调信息核实、信息录入、热线接听、隔离点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生活物资配送、社区重点人员摸排、楼宇管控等各项任务,积极认真协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在多天的抗疫志愿行动中
城院志愿者们是冲在前面的“逆行者”
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城院“大白”
成为了社区居民最亲近、最信赖的人
用点滴付出汇聚成战疫的巨大力量
除夕夜,居民写给城院“大白”的感谢信
回望过去的这个冬日
我们会记住寒风凛冽、病毒凶猛
更会记住可敬可爱的城院志愿者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
携手向着春天坚定前行
陈国华——夜以继日,坚守始终
组织部副部长陈国华在学校临时组建的抗疫志愿者工作组中负责统筹协调,他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与上级部门和社区的沟通衔接,统筹安排师生志愿者的招募和工作调配,以及协调物资保障等工作。
从1月26日启动志愿者动员招募工作,到2月6月晚志愿服务工作结束,陈国华不是在校内统筹,就是在一线协调,夜以继日,始终坚守。经常是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下,稍事休息又继续工作。哪里有突发情况,哪里有人员不足,都需要他及时去协调解决。“离家人很远、离前线很近”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陈国华说,“家人对我的工作全力支持,他们总对我说,把防疫工作做好就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令陈国华感触最深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展现出来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每一次疫情,都是检验全市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时刻,都是杭州这座善城展现“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刻。在疫情面前,师生们勇敢向前,克服了各种困难,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工作中。他们团结一致,分工协作,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体现出强烈的爱杭护杭、爱校荣校的情怀与担当。
刘明睿――既是指挥员,又是急先锋
作为商学院的党委书记,刘明睿一接到通知,就立即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先后发动了近60位老师参加志愿服务,接近参与志愿服务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他们的累计服务时数达到1000多小时。
她积极请战,主动要求由商学院承担正月初六全天的服务工作;她以身作则,率先上岗,始终奋战在一线,耐心细致地配合做好社区防疫管控工作;她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作为组长有序安排各项工作,积极联络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刘明睿(右2)
翁兴钢——始终坚守岗位的“拼命三郎”
作为一名老党员,在看到抗疫志愿者招募通知的第一时间,计算学院教工行政党支部副书记翁兴钢老师就报了名。从学校承担志愿服务工作任务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冲在前面。遇上有老师因故不能参加,他也会毫不犹豫顶上,所以几乎没有一天缺席。直到在领导和同事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勉强休息了一天。身边的同事笑他是“拼命三郎”,他总是笑着说一句:“都是我应该做的。”
志愿服务工作强度大,又恰逢春节,但翁兴钢从没有怨言,连除夕的年夜饭都是在防疫社区吃的盒饭。从早七点到晚九点,每天早出晚归。抗疫物资运送、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处处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翁兴钢(右1)
何敏——挺身而出,毅然奔赴
何敏是新西兰UW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她也身先士卒,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组织师生参与到抗疫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并且细致周到地为志愿者们准备各种物资,保证他们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当得知自己需要在除夕进行志愿者服务,何敏没有任何犹豫,除夕早晨六点多,她就已经开车出发了。到达目的地后,何敏立刻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直到晚上八点半,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除夕,本是一家人团圆的美好日子,但她的这一整天都奋战在抗疫一线。对此她只表示,“我们没有理由退缩,也没有理由懈怠,居民的信任和配合是我最大的快乐!”
何敏(右4)
朱聪——冲锋在前,父女上阵
万家团圆的除夕日,图书馆馆长朱聪带着女儿一起加入了志愿者服务的队伍。
突如其来的封控管理让小区内的许多居民措手不及,朱聪和同事们每天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大包小包为住户配送生鲜食品和生活用品。为帮助大家加强防疫意识,朱聪总是一遍遍向社区里的老年人耐心解释疫情防控政策。
“少过一个春节算什么!”寒冷的天气难掩为群众服务的热情,低温之下,朱聪依然坚持在室外执行任务。防护服的穿脱不便,他就在工作期间尽可能地减少自己饮水的次数。和女儿一起做志愿者,朱聪更是干劲十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战胜本次疫情!”
靳海燕——永远热忱且鲜活的志愿之心
学科建设处(研究生处)副处长靳海燕一贯热心公益事业,多年参加阳光爱心午餐等志愿服务活动,还资助一名四川贫困山区的孩子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在她的影响下,12岁的儿子也一直热心公益。
除夕的前一天,在接到防疫志愿者招募通知后,她第一时间就决定参加。当她告诉儿子说第二天要去当“大白”时,孩子很是支持,甚至表示要一起去做志愿者。除夕当天,她一大早就要出发,临行前,儿子依依不舍地“嘱咐”她:“妈妈,你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早点回来,我等你回家一起吃年夜饭。”想到这,靳海燕回忆说:“他当时不知道的是今年妈妈的年夜饭要吃工作餐,不能和他一起了。”但为了不影响孩子过年的好心情,她并没有告诉孩子这一点。“我相信他最终一定能理解并接受妈妈不能陪他一起吃年夜饭这个事情,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过好这个年,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
靳海燕(中)
高琦——舍小为大,平凡中的不平凡
年前,高琦老师的父亲患病住进了医院的加重病房,医生告诉家属病人情况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但是在得知抗疫志愿者招募的消息时,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起,也没有要求任何照顾,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
除夕当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她始终坚守在抗疫现场,没能在医院陪伴父亲。年初四,当她又一次忙碌在抗疫一线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时,却收到了父亲离世的消息。
高琦老师舍小家为大家,用朴实的行动做出不平凡的事,这种精神感染了身边很多同事。
高琦(右3)
朱冉熹——“你”守岁,“我”守“你”
“如何化赤忱和勇敢为具体的事,那一定是参加志愿活动。”除夕当天,教务处的朱冉熹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逆行奔赴滨江。她笑称:“这是虎年给自己的第一份‘礼物’。”
在春波南苑小区值守期间,朱冉熹密切关注居民物资分配、配药上门、外出就医、供水供电等问题,用爱心和奉献守护这座温暖城市。
“小姐姐,给你暖手宝暖暖”“小姐姐,辛苦啦”“我把电视声音放大,你可以听春晚”……朱冉熹也收到了许多充满温情的话语,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她为自己打气道:“疫情过去再团圆,天天都是除夕夜。寒夜里,站在单元楼下看着万家灯火,居民们的祥和就是我们坚守岗位的最大动力。”
任宇迎——以身作则,师生携手
计算学院的任宇迎已经有三个年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这次在准备购买回家的车票时,她看到了志愿者招募通知,便立马报了名。她深知作为一名新生班主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她马上拨通了电话告知家人,随即赶往春波南苑,投入到抗疫志愿服务中去。在30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中,任宇迎承担了调配生活物资、送外卖、疏散密集居民等工作。在她的影响下,班级里的两名学生施德成、郑楚楚也参与到了此次志愿服务中,令她感动万分。
令她记忆犹新的是,除夕夜里志愿者们仍然坚守岗位,受控区居民们不约而同打开窗户,向“大白”们道以新春问候与感谢,送上温暖的暖宝宝等,大家还一同高歌。
蔡万寒――不畏距离,隐“病”出征
蔡万寒居住在余杭瓶窑,距离滨江的志愿者服务点四十多公里,连续多日,他每天驱车1个多小时前往服务点参与志愿者工作。
1月29日在浦沿街道新浦苑,她隐瞒脚踝有伤的情况,主动承担了搬运居民生活物资的工作,连续几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导致伤情加重。虽然脚踝红肿难行,但她仍然咬牙坚持,直到晚上10点工作结束。1月30日,在接到需要援助滨江长河街道春波南苑的紧急通知时,她二话不说又参加了社区管控服务工作,连续13个小时,守护在隔离居民楼下,协助完成各项任务,坚定不移。
罗一涵——“无论前方还是后方,只要有需要,我就上”
“作为一位援疆干部,无论是在前方还是后方,都应该出现在需要的地方。”当接到学校奔赴抗疫服务岗位的号召时,罗一涵没有任何犹豫,决定报名参加。
春节假期后罗一涵又将前往新疆,“家人们希望我在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但罗一涵觉得“精力”与“锐气”就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当前抗疫是杭州最为紧要的大事,能为家乡的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作为一名城院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罗一涵与其他来自城院的抗疫志愿者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共同迎接杭州抗疫的胜利。
韩文博——“国家需要,我们就上”
年前,药学2102班韩文博收到了辅导员发布的防疫志愿者招募公告,对此他没有多加思索,便报了名,“没啥太多的想法,国家需要,我们就上。”
在“出征”的前一晚,他心潮涌动,理好物品后迟迟难以入睡。早晨六点,他从临平崇贤到滨江长河,几乎横跨了整个杭州城,每公里路都饱含着他的紧张与期盼。风雨相伴,道阻且长,大除夕本是与家人团圆的日子,但韩文博怀揣炽热的志愿之心,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的战场。
抵达春波南苑后,他积极配合,认真开展防疫工作。年夜饭没有丰盛的饭菜,但有热心居民的关心与问候;无法与家人团聚,但有其他战友的协同,他也深感:幸福,莫过如此。
汪凡——“只想为杭州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接到抗疫志愿者招募通知,国际商务专业的汪凡,也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我只是想为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杭州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汪凡在除夕当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坐上第一班公交车前往地铁站,经过换乘到达集合点。在参与抗疫的路上她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她说“我是一名青年党员,这是我的责任与担当”。
在到达服务点后,她与学校其他的志愿者一起进入社区,配合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展开工作,对负责的楼宇进行管控,解答居民的各种疑问。“这是一个特殊的除夕夜,我深切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
霍达——“危及生命,刻不容缓”
2月2日,在第三小组志愿者们抵达春波南苑的当天下午六点左右,本以为忙碌且井然有序一天即将过去,此时社区一名小伙急匆匆地跑下楼来,志愿者霍达老师经过询问得知,这位小伙子的母亲住在同一小区不同幢,因病急需送往医院做血液透析。
事关病情刻不容缓,年轻的霍达临危不乱,第一时间让小伙提供联系方式、母亲的住址以及救护车辆到达时间,并告知他社区及物业的联系方式,与此同时向组长请示报备,妥善处置。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小伙母亲最终顺利、及时地坐上了救护车,母子二人表示十分感谢城院“大白”们的援助。
在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中,人人都是贡献者,每个人都不平凡!浙大城市学院的师生们用他们的行动,为孕育和滋养他们的城市和人民,送上了温暖和祝福。
现场图集
文字 / 徐晓乐 李筱萌
数据内容/组织部 图片来源 / 各志愿服务点
今日编辑 / 吴志茜 郭润历
责任编辑 / 孙亚飞 徐婧
出品:
tuī
推
jiàn
荐
yuè
阅
dú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