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维碰撞,星火汇聚!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2-09-30



日前,浙大城市学院在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举行了为期4天的“重温贺信精神,奋进百强建设”暑期读书会。如何深化城校融合?如何深化落实“五育并举”?如何推进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如何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如何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会上,学员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组讨论。


今天的“暑期读书会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感受小组讨论时迸发的思想火花。



第一组:陶冶

 艺术与考古学院教师

结合自身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以“变形面条”项目为例,陶冶分享了对学科交叉研究的感触:该项目涉及材料、机械、计算、设计等多个学科,从选题、团队合作,再到设计思维的融合运用,迸发的灵感经过反复的迭代实验,闪烁着学科交叉的创新之光。我们将继续探索,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希望能有机会学校的优秀团队进行跨学科交流,为设计赋能。


第二组:丁智

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在办学方面,要紧密围绕杭州产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布置特色学科,推进开放办学;在育人方面,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全过程强化“学生为本”和“教书育人”理念;在师资方面,坚持引育并举,打造国家级领军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此外,要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在校院协同和科教综合体发展作用,深化数字化改革,建立教学、科研、组织人事和资源校院协同治理机制,构建新型“订单式” 校院协同治理体系。


第三组:武岩

法学院教师

科教创新综合体是学校对接政府、企业、社会资源的重要平台,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是学校特色发展、交叉发展的战略选择。科教创新综合体建设与“四新”学科建设、大思政大学工工作、学院综合改革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综合体通过汇聚跨学科的力量加强学科创新,同时广泛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为育人提供广阔的天地。


第四组:曾迎春

 医学院教师、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

我们应当重视“60后”资深教师在教学、育人方面的作用,在校内开展系列数字基座论坛,鼓励本校老师参与校内教学科研讲座。她认为,智库建设需要全校布局和谋划,大思政要同时面向老师和学生,塑造“四有学生”,发挥“名城名校”办学优势,先从个人层面开始交叉学科合作。围绕护理专业学科建设,她表示,将重点发展智慧护理和康复护理方向,鼎力协助学校和医学院的“智慧康养”平台建设。


第五组:张义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通过本次读书会深刻理解了“五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指导意义,了解了国家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方向,也明晰了学校推动综合改革、分布式办学、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思路和要求。小组成员们深入思考和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在融入学校大局、服务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做出贡献。讨论中,“特色鲜明”的方向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质量优秀”的要求将是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充满活力”的机制将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文字 / 沈嘉炜

摄影 / 李冠琳

今日编辑 / 郭润历

责任编辑 / 李冠琳

审核 / 徐婧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jiàn

yu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