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史书的班主任“秀才”,原来是他!
王昊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国际商务2001班班主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人才,中国民主同盟杭州市优秀盟员,获2021-2022学年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这个“秀才”,是学生们的Uncle Wang
“王秀才”是王昊的微信名。这绝非随意跟风或是心血来潮的名字。这个已经使用多年的微信名,透出王昊性格里的谦逊。
“‘秀才’的含义其实很简单,指的就是读过一点书,但其实读过的书也不算太多。”王昊如此解释自己微信名的由来。
事实上,工作之余的王昊酷爱读书。而在万千书丛中,他又独爱史书。
最近半年,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断断续续地更新《汉书》的读书笔记。“我想在历史中寻找遥远的相似性。”短短一句话,凝练着王昊热爱阅读的理由。在他看来,读史的过程,正是求证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在历史长河中并不孤独的过程。“这个孩子一定会过上让自己骄傲的人生。”王昊曾如此对一位同样爱书的学生说。
“去年冬天杭城的第一场雪就是在王老师上课时慢慢落下的,当时同学们都很兴奋。”国际商务2101班的张鑫回忆说。
“王老师是东北人,他见过无数场初雪,但到了下课时间,王老师依然十分兴奋地和同学们一起到外面拍照。”在许多学生眼里,这个“秀才”,是感受不到距离的“Uncle Wang”。
“我有一个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他……”
课上课下,王昊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于是,时常有好奇的学生问王昊,他到底真的是“人脉大师”,有许许多多分布在各行各业的朋友,还是“无中生友”,用一个个不存在的事例“哄骗”学生?
“其实哪有什么凑巧,又哪来的那么多朋友。”王昊说。
在王昊看来,班主任的角色不仅仅“主打一个陪伴”,还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赋能,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所以只要有机会,王昊就会向朋友们“推销”自己的学生,他能清晰地说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灵光、能干、能吃苦……他希望自己能为孩子们争取到更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
“有的学生开玩笑说,有事就找老王帮忙,老王有一个朋友。”现在,王昊的“朋友”已经在他的学生中“小有名气”。学生们的请求,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王昊是“来者不拒”。有学生需要实习,王昊就为学生匹配合适的实习岗位;有学生参加案例大赛,请王昊帮忙指导,王昊就帮助对接,介绍他们到相关企业调研。
为学生做了许多,他心甘情愿。如果非要问王昊得到了什么,那就是“在一个年轻人的命运之路上做了一点有帮助的事的成就感”。
“教育的过程,是祛魅的过程”
课堂上的王昊,总是穿着一身得体的正装出现在学生们面前,四季如常。
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们面前,难免有人猜测,这个看上去“老气横秋”的老师,是不是如他的衣着一般刻板老派?
和他博士后阶段的导师一样,王昊也是个重视仪式感的人。作为商学院教师,他清楚地明白,自己课堂里坐着的是许许多多即将步入职场的未来新一代商业与管理人才。“我想为他们营造一种氛围。”王昊将自己的课堂当作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适应职场的“试验田”,他希望从言行举止上潜移默化,为学生未来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些基础。与此同时,在他看来,这也是对课堂、对知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教育的过程,是祛魅的过程。”王昊说。
“人生的选择就在前方,每一条路都是好路。”新学期,王昊班里的同学即将步入大四。站在崭新的人生十字路口前,王昊想将这句话送给他的孩子们。在这群孩子们的身上,王昊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愈加清晰地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终将会为他们带来些什么。
王昊向窗外望去,窗口的风景年年如常,但此刻似乎有雨正隐隐作响。如果不去刻意观察,似乎很难察觉到这场雨的存在,不过,在经历过若干场秋雨的洗礼之后,你将会看到窗外的树悄然点缀着秋天的颜色。
这是班主任王昊走过的路,也是无数城院“引路人”正在走的路。
文字 / 李筱萌
摄影 / 单柯皓 李筱萌
今日编辑 / 吴佳俐
责任编辑 / 张丹
审核 / 徐婧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推
jiàn
荐
yuè
阅
dú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