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精彩,我们一起诉说!
10月10日晚,亚奥理事会媒体与广播部主任周健一行走进“城院大讲堂”,与城院“小青荷”志愿者、大学生群演和师生代表近距离交流,共话“亚运与杭州”。校党委副书记叶桂方出席。
叶桂方和周健互赠纪念品
16天亚运赛事的背后,凝结着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付出;“只留精彩、不留遗憾”的赛事呈现,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16天过后,这场属于亚洲的体育盛会究竟为杭州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周健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结合赛前、赛时和赛后的所见所闻,从两个方面提炼了亚运为杭州留下的“遗产”。
一是为这场盛会的参与者带来信心。杭州亚运会是全杭州、全浙江、全中国乃至全亚洲的一场盛事,有机会为这场盛会作出贡献,是值得所有参与者骄傲一生的重要经历。身处国际化的环境当中,所有参与者都得以用开阔的思维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事,对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成长也大有裨益。二是这场盛会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永远向前”的精神品质。正如亚奥理事会的口号“永远向前”(Ever Onward),举办赛会的过程中,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早已注入这座城市的灵魂当中。“解决问题的态度比问题本身更重要。”周健勉励大家。
志愿者代表向周健赠送纪念照
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公共关系部主任、亚组委宣传部综合处副处长杨倩是外国语学院2006届校友。在亚组委,杨倩主要负责官方外语期刊、赛会境外推广和外媒服务等三方面工作。在她看来,是浙大城市学院良好的学风为她的人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她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能够练就“硬核”的实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负韶华、拼搏奋进,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自己。
“我见过凌晨三点的城院,也拍过灯火通明的钱塘江。”“我遇到了一群给与我许多正能量的好朋友,我将永远怀着感激之心去回忆这段时光。”“我的工作证上,别满了国际友人送的徽章,他们的肯定让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会上,城院小青荷们分享了参加亚运志愿服务的精彩瞬间和感人事迹。在亚运志愿服务中,他们收获了感动,也赢得了赞誉,他们青春朝气、专业细致、无惧挑战,用一个个奋斗的瞬间,铸就了本届亚运的精彩纷呈。
本届亚运会,城院人在不同岗位上热情服务亚运。浙大城市学院共派出937名赛会志愿者,分别服务于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中国杭州电竞中心两个场馆,服务乒乓球、霹雳舞、电子竞技三个项目;另有211名学生群演和6名领队老师,参与亚运会开幕式,承担《国风雅韵》篇章的表演工作。此外,在《弄潮》宣传片发布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帮助评审,为宣传片的高质量呈现提供了宝贵意见;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多位教师参与主媒体中心上墙宣传内容的评审和修订工作。
“今天的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也让我对亚运精神的传播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体育展示领域骨干志愿者何骁宇说。“盛会会落幕,但精神不会,那段刻在时光里的记忆,给予了我无限力量和感动,我会带着这份力量出发,继续大步向前!”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新闻宣传领域骨干志愿者沈剑烽表示。
文字 / 李筱萌
部分内容来源 / 团委
摄影 / 谢重申 赵柏涵 滕林琪 章诗怡
责任编辑 / 孙亚飞
审核 / 徐婧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推
jiàn
荐
yuè
阅
dú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