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与乡村的对话, 项目分享 | 土人学社·Happy Thanksgiving!!

土人学社 土人学社
2024-08-30


HAPPY THANKSGIVING


感谢一直陪伴TA身边可爱的你们!



今天小编聚焦城市与乡村

分享关于城与乡对话的经典案例

由此感谢:

致力村落生态环境保护、遗产保护、文化复兴的践行者们,

致力于乡村振兴基层工作者们,

致力于连接城市与乡村的设计师们。


市与乡村代表了人类文明的两极。

芝加哥社会学派学者路易斯· 沃思(Louis Wirth)在《城市社区研究的书目》一文中说到,“地理学家一直将城市视为地貌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是一片高地,像山峦一样从地面耸起”。人文地理学家倾向于将城市看作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产物的一部分,他们把城市看作三个基本过程——生态过程、经济过程和文化过程的产物。



乡村与城市一样是人们世世代代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生态、经济、文化三个部分,涉及环境、产业、文化三个领域。从城乡之间的关系来看,城市发展常基于乡村的支持,如同沃思所认识到的,古代城市的发展是寄生式的,一般来说,城市通过技术与武力支配着农村,但却不对农村作出太多贡献。这是一个古今中外的普遍现象,城市乡村的依存关系自始至终一直存在着。



霍华德提出了城乡之间的第三种空间“田园城市”,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说道,“事实并不像通常所说那样只有两种选择——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可以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他把城市和乡村看作两块磁铁,各自吸引人们,然而还有一种兼顾二者特色的新的形式,就是吸取城乡共同之便利的“田园城市”,他用一幅“三磁铁”的图解来说明这第三种空间。



而霍德华“田园城市”是20世纪初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的经典模式,这是建立在蒸汽机和铁路基础上的城镇化,也是城市郊区 化的途径;然而,由于小汽车的发展,使田园城市理想变为田园郊区的现实,实际上导致了城市的蔓延。随着“新上山下乡运动”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城乡关系将发生深刻的改变。


“新上山下乡”是一种为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而带来的新的人口流动趋势(不妨叫做“新山乡人”)、新的城乡关系,继而影响新的土地制度、新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新的乡村景观、新的经济与文化、

新的美学,以及新的社会形态。

——俞孔坚



今天小编依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

和大家分享三个案例。


  keywords:

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共建模式、

城乡互联,


follow me!

往下看👇



新型城乡关系

“新上山下乡运动”西溪南遗产村落保护与复兴实践/土人设计



. 项目简介


西溪南村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拥有丰乐河、竹林农田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孕育着丰厚的水利、园林、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土人设计旨在复兴西溪南,将其建立为“新上山下乡运动“的古徽州文化展示样板区,突出其“黄山驿站”的重要功能。规划设计整体坚持“保育本底,植入激活,新旧共生,与民共荣”的策略,形成“一带·两环·四片区”的整体结构,通过本底遗产保护建设、设计文化植入、旅游开发,实现文化兴镇,旅游富民。



乡村复兴环节(一)秩序重建

引入有情怀和资本的发展商(“望山生活”),与当地政府和乡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新的乡村自治 委员会,形成共同管理的机制,共同制定乡规民约;共同讨论规划,审查规划,监督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风貌的改善,推进村庄卫生及社会秩序的改善。



乡村复兴环节(二)本底精读

系统摸清遗产村落的家底,避免无意识的遗产 破坏,在此基础上逐步修缮古村落,梳理西溪南的文化遗产包括水利、园林、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 类。



乡村复兴环节(三)触媒激活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复兴关键之一在于激活。曾经辉煌的遗产村落往往有许多闲置的集体资产,祠堂、粮 库、学校、商店,利用这些资产引入活化遗产村落的“触媒(酶)”,植入有时代特色和活力的文化和产业,特别是创意文化和产业。如:利用闲置的粮库和小学,首先开办了“土人学社”(Turenscape Academy),开展国际化的乡村设计人才培训,引入新的创意产业文化。



乡村复兴环节(四)修补为用

利用废弃的宅基地和闲置建筑,接纳城里来的新山乡人和引入服务业。如荷田里酒店用了“框”“填”和“加”的方法,来修补旧有建筑,实现遗产建筑的保留、再生和再用,令其焕发生机。



乡村复兴环节(五)比邻乡居

用“拼贴”方式,规划新乡村民居和服务设施。目前在村落的西侧和东侧,沿丰乐河分别布局了两片建设用地,功能混合:上游的“仁义寺新村”,以居住和旅游设施为主,引入投资商,在精心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建设,与现有遗产村落形成姊妹关系;下游的特色小镇产业组团则以发展创意产业为主。这2个地块的开发都与村中的“土人学社”相呼应,形成完整的“乡村居住-创意文化-创意产业”链,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乡村复兴环节(六)发展全域旅游

在上述保护和发展策略的促进下,西溪南的全域旅游活动已经展开。包括通过建立古村落的旅游线路和文化解决系统,促进观光和体验旅游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村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过发掘非物质文化遗,开发文创产品;通过建丰乐河水利遗产廊道,避免了河道被现代水利工程所渠化和硬化,保住了村口的风水林,并开始形成独特的森林栖居场所;通过接纳 “新上山下乡”的城里人在西溪南安居,提升了土地价值,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促进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




城乡

共建

福建青石寨田间的稻亭与稻场

/个个世界


. 项目简介

该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各方志愿者和村民通过共建模式,配合数字技术设计,像搭乐高一样建成了稻亭与稻场,而这个景观建筑,未来又将是村民共同运营乡村文旅活动的场所。这样的共建模式推动了可持续乡村的建设,促进了地方社区与国际资源的合作。



稻场是延展于田埂上的景观建筑 

采用95mm宽度的胶合木框架体系建造,平台宽度1.4米,高2.6米,提供未来可生长的立面连接。稻场可以让更多流量的游客走入春季的油菜花田和秋季的稻田,同时支持在地丰富的民俗活动。



俯瞰稻亭与稻场



村民共建

建筑全部采用基于数字技术设计和生产的胶合木拼装方式,通过榫卯和螺栓连接,“零”混凝土和点状基础用于轻触自然。村民与建造志愿者一起像乐高一样盖房子。





城乡

互联

城与乡的互联,山与水的拼贴:苏家原舍酒店改造设计

/周凌,张莹


. 项目简介

南京苏家原舍酒店设计从城乡互联、功能复合、空间塑造三方面,探讨了都市近郊乡村发展中产业与环境方面的综合策略(城乡互补的产业定位,山水拼贴的环境与新旧并置的建筑),以及乡村建筑改造中的“四原”方针与四个工作方法,实现城与乡的连接。




城乡两极之间的磁铁

都市近郊优美的山水环境提供了城乡共享的基础,可实现城乡之间的互动,功能的互补。



乡村改造的复合功能

一种城市郊区的功能复合的公共产品。



苏家原舍空间塑造

保持“原址、原尺度、原地貌、原材质”进行重建。



乡村改造工作法

历史记忆的保留,自我约束的态度,逆向修复的方法,藏而不露的技术。




乡村是一部分人情感的容器

而城市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场地

城乡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

有如磁铁的两极,

城市和乡村必须结合,这种结合会产生新的生活、新的文化。


这期城市与乡村的对话的三个项目

小编就分享到这里啦~

如果您有更加贴合主题的项目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推荐

我们会查收“灵感 

为设计师们

重生再现灵感

做专题总结~





·  END ·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若图文版权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敬请关注土人学社公众号

了解更多精彩课程内容


土人学社(TA)成立于2015年,是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发起成立的一个国际设计研学机构。

............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文字:

土人学社机构介绍






推荐阅读:

▽数字优化与建造营

▽ 国际云工作坊-分形



▽冬季乡村共建工作坊  

 ▽重拾人与自然的联系



 ▽景观设计学第4期  

 ▽ 望山生活-望山铭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赞”和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土人学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