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现在学校通用的“阅读方法”,其实消灭了孩子对阅读的感觉
看点 我们从小上语文课、学阅读方法,却常常只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样的文本外围打转。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阅读与写作课程独立老师袁坚认为,我们教孩子阅读,首先就是要教他们看清楚作者所构造的文本世界,在理清结构和事实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提出观点,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与作者的有效对话。
文 | 袁坚、张燃 摄影 | 晓黒
编辑 | 闻琛
阅读时,我们仅从文本中获得作者的思想观点就足够了吗?
对孩子来说,书本中观点的储备的确足以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这个世界——这也正是阅读的魅力之一,但很多人在阅读完兴奋地眺望着世界时,常常忘了,想要在自己大脑里思维那颗树的枝桠上结出属于自己的思维硕果,思考才是唯一的养料。
思考的前提是什么?是提出问题。然而,被学生们称为“猫老师”的袁坚说:“最大的问题是,大家没有问题。孩子们已经太习惯于等待答案,或者说,被‘驯化’为要去猜测,什么是‘标准答案’。或者,即便提出所谓‘问题’,多数也不是为了探求答案——而是为了显示自己。在很多讲座的提问环节你都能看到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形。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提问。”
“问题感”的缺失绝对是个大问题。而我们的孩子甚至连思考的“方向感”都缺失。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甚至到大学中文系的教育,给到学生的都是观点,是教材里的说法、是教授们的研究成果。学生们的头脑不过是做了别人思维的跑马场,跟着跑就是了,跑不快,就看着教授们绝尘万里而去,只余崇拜——但这样对学生真的好吗?
猫老师在复旦从本科一路念到博士,有一阵子带了个私人学生,每次都会带着她到校园里找棵树、找个石头凳子,坐下来讲课。从阅读谈起,但重点给到的是更多元的思考路径,引导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的不同景象——这也是学生妈妈每周末花2小时把她从九亭送到复旦的目的:要给她标准化学校教育之外的、更丰盛的滋养。
在那些最初的“授课”经历中,有一次令她印象深刻。那天,猫老师上完课,旁边一位默默地坐了很久的老太太走过来,说是复旦的退休教师,说“你教学生教得很好”。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位老太太是谁。但她的气度我服,她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我一直记着。”
后来曾经有几年,猫老师住在海边,写专栏、写小说,也给一间绘本馆做课程总监,设计了面向小朋友的“主题阅读”课程。——对哦!人家都是“分级阅读”呢,按部就班的,但猫老师做的阅读课是围绕一个主题,比如海洋、月亮、小怪物……综合多个绘本,让孩子们了解,原来可以从那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原来同一个事物可以有那么多种不同的样子!
2009年起,她给一个公益项目编写阅读课程,第一门课叫《远方的城市》,开篇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城市?——有一个红绿灯,算不算?有一所高中,算不算?有一座医院,算不算?……”然后,在16个课时里,引入8、9个不同的角度,带着身处乡村的孩子们全方位地去认识一座远方的、陌生的城市。
阅读一本书,就是在认识一座“远方的城市”。
你得有角度,可以进入城市内部,而且角度要多,因为城市有着丰富的层次和侧面;你得有方法,可以整合信息——而不仅仅只是抒发个人的、实话说是非常微弱的情绪。
为什么孩子提不出问题?为什么阅读完一本书后不知该从哪里开始思考?猫老师说,那是因为我们缺少阅读方法,所以只能一直在文本的外围打转。在念硕士、博士时,也见过不少这样的“研究者”,永远用材料证明材料,却无从触及文本本身,更别提进入文本深处。
“阅读谁都会,但想进入文本内部,提出自己的问题,绝对需要方法。”
然而,说到“阅读方法”,大家的第一反应或许是:这也需要学?最多不过联想到的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给出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吧?但那恰恰是有问题的。泯灭掉很多孩子对阅读的感觉,消灭掉阅读乐趣的,就是这种“标准答案”式的语文“阅读理解题”。
题目跟阅读,考试跟阅读,上课跟阅读,全都是两码事。
来源于真正的好书
先说阅读材料。有一次,有个朋友把孩子放在猫老师家半天,临走前递给孩子一本书,请猫老师务必督促孩子“好好读书”。然而,那是一本什么呢?《优秀作文选》。这就有点尴尬了。猫老师瞬间明白:为什么阅读还需要“督促”……于是她转手就从书架上拎了本《剑桥倚天屠龙史》出来,那孩子就坐在沙发上看,直到他妈妈回来,屁股都没动过一下。
透过这件事,首先当然我们要说,保护好孩子的阅读兴趣最重要。这问题所有家长都知道,但麻烦的是:用对方法没有呢?猫老师说,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开始。之前我们也问她,为什么小说阅读课的举例中,经常出现《哈利·波特》,还有童话、科幻小说等等,她的回答是:当所教的阅读方法是完全陌生的、甚至是有难度,那么,阅读材料就从孩子们熟悉的、容易喜欢上的那些开始,“引诱”他们多多练习呗。
但其次,猫老师想要强调的是:要给孩子读真正的好东西,不要把他们“刻意地儿童化”。就算是孩子,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非常宝贵的,《优秀作文选》根本不值得读。事实上,介绍给孩子们的阅读方法,猫老师说,对成年人同样适用,只不过阅读材料略有差别,或者甚至阅读材料也是完全一样——比如科幻小说,优秀的科幻作家绝对可以比肩文学巨匠,只不过孩子和成年人的阅读所得会有不同,仅此而已。
所以,一定要推荐真正的好书。标准其实也非常简单:自己真心喜欢读。但实话说,单就这一条标准就能卡死很多人。问问他们:你开出来的书目,是自己会一读再读吗?就可以了。其次,还可以再问问:这本书有没有曾经给你启发?
“就像小孩子学画画,你是给他照着儿童画来学呢,还是一开始就把毕加索这种大师的作品拿给他看?”猫老师说,“我是主张后者的。他得看到真正的好东西,然后,哪怕眼下只能理解其中一部分、能学习和模仿的更少……但他的眼界就被大开了。更何况,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理解力。”
她举了个例子:去年在自己组织的“拆书会”里推荐了《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结果,成年人会员无一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读完这本书,有几个人甚至说,“重启了好几次”,还是没读完。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她有几个正在念初中的学生,不止一个哦,都是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并且,非常兴奋地跟她说:很好看!
哪怕不能完全看懂,他们依然为这本书兴奋不已。其中有个女孩甚至写了1500字读后感。
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能耐,平等地看待他们、尊重他们,就像对待成年人学员一样。与此同时,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猫老师有两大利器:提问,以及给到更多的进入文本的角度。
找到裂缝,找到问题
在阅读时,孩子们其实是有困惑的:他们会有“读不懂”的地方。大人们也有困惑,比如,经常有家长来问猫老师:孩子读完一本书以后,问他内容,都忘记了,怎么办?要不要让他复述一遍?猫老师的回答干脆利落,就俩字:不要。
孩子又不是复读机,读书也不是为了记住别人写的内容啊!我们前面一直在强调阅读方法,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有效?猫老师说,就是要能进入所读的这个文本内部,看清楚作者构造的文本世界;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去跟作者对话。
“看清楚”是第一步。我们中小学语文课堂、包括大学里的很多课堂上,根本就没有把文本中的“事实”部分理清楚,就开始哗啦啦地讲“观点”——请问,这样的观点能有多有效?不跑偏的概率有多大?但大量的课程却一直这样在跑。
所以,猫老师说,她的阅读课,大部分时间、力气都花在帮学生理清“事实”这个层面。别以为这是件简单的事儿。前面我们说过,一本好书犹如一座城市,请问,要看清楚一座城市的“事实”,需要花多少力气,需不需要专业方法?
猫老师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总结出来几条。“念研究生的时候,我怎么学习做研究、写论文的方法呢?我把所有喜欢的学者的论文拿过来,一篇一篇拆解结构。看看它讲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分布,又怎样一步步叙述发展的。我最喜欢的文章,都是那种‘问题引导‘式的,一个问题带出一片天地,又带出新的问题,又带出新的天地……”
这样拆了几个月,忽然摸到门道。所以,猫老师说,现在她教阅读,也都是从拆解文本结构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她的读书会居然叫做“拆书会”)。她打了个比方:就像你要进入一座房子,怎么去找入口呢?你得先了解基本结构,然后会知道:哪里是门,可以走进去;哪里是窗户,你还可以翻窗进去,说不定有奇异的发现。
很多问题,其实就是结构上——这儿没安排妥帖,有条裂缝;那儿自相矛盾,有点儿重叠了;嗯,还有一个地方,结构模模糊糊的,需要再花力气澄清一下。把结构看清楚了,问题其实自己会一个、一个地“跳”出来。
说白了,就是透过表象看本质啦。结构是书本的骨骼,也是阅读的基础。这个道理不难懂,难的是懂得道理以后,还得能做到……猫老师说,就卖个关子,在课程里会花大力气好好跟大家说说,怎么去看一本书的内在结构——而且,会说很多种看结构的角度和方法,嘿嘿。
客观分析,理清事实
外滩君问猫老师,为什么如此关注结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的风格等就不重要了吗?
猫老师回答说,她把一个文本分为三部分:核心、结构和节奏。
核心就是题材——作者写了什么,以及主题——通过写这个想表达什么。每个作者根据自己个人的偏好,会选择不同的核心。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即便阅读同一个作品,由于自己不同的偏好和经历,也会理解出不同的核心。这是很私人化的东西,所以大家会说,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猫老师说,这是“观点”的部分,可以各抒己见,但前面已经说到过了,如果没能理清事实部分,那么观点往往并不怎么站得住脚,所以她更想谈的是:事实。
结构部分就是关于事实的。对小说——虚构类作品而言,比如会有故事结构、叙述结构、人物结构、世界结构……等等。“结构“在文本中是很客观的存在,是可以拆解出来的。它存在于文本内容血肉的底部,支撑着整个文本的骨骼。理清了结构,就找到了事实部分的指引。
至于“节奏”,比如,有的作者喜欢写长句子,有的喜欢写短句,有的喜欢长短句错落。有的叙述速度是慢悠悠的,有的节奏非常快。这些风格,一部分也是个人化的;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通用的、相对客观的方法,不过就属于比较微妙的部分,可以留到以后再谈。
“所以,在文本三部分中,结构是我们可以清楚明白的讲出来、分析出来的。通过结构,你就摸到进入文本内部的路了。”猫老师说,“这就是为什么我给学生上阅读课要从结构开始讲起。但是,很少有人会这样做……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在跟你谈主题、谈风格,然后还要硬塞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嗯,你知道的,我又开始批判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猫老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我小时候,有一次作文被校长当众表扬。校长说:请你总结一下主题。我那时候其实还挺乖的,总结了一遍。校长说:不对,你再总结一下。我,嗯哈,又总结了一遍。校长说:还是不对,请你再总结一下。我……又总结了一遍。然后,校长很无奈:我想,袁坚同学还没有想好自己作文的主题,还是我来概括一下吧。”
哈哈,袁坚同学表示,她也很无奈。
所以现在,变身为猫老师以后,她总是对学生说:“只要把结构理清楚、把握好了,你想讲什么个人化的东西,我都照单全收。”
角度、问题与思考
关于开设阅读课,猫老师说,最初其实是出于学生的需求:有些孩子,初中就出国留学了,发SOS给她——“猫老师,我们这个学期要读三部长篇小说,还要课堂讨论……怎么办?”国内课堂上根本就没有这种形式,也没有这种阅读强度,孩子们刚开始打开一部小说,直接发懵,提不出任何问题,也讲不出任何想法。没有标准答案啊!
所以你们需要阅读方法!猫老师笑嘻嘻地回答说。
还有很多在国内念书的孩子,对猫老师说,“阅读理解实在太无聊,我讨厌语文!”猫老师也会回答他们说,那是因为你们根本没接触到有趣的文本和有意思的阅读方式。
比如阅读一本小说,是把它的故事看完了就算结束了吗?No!那只不过是看了个皮毛而已:优秀的小说就是一个丰富的虚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看的东西太多了!只看故事情节,暴殄天物。
所以教阅读方法,就是为了让你在进入一个个虚构世界里,能找到路,能看到各种有趣的、而且、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东西。你要相信,猫老师说,小说里的一切都是作者“故意”放进去的——为了实现他想要营造的效果,表达他心中所想、头脑中所思考的。
她用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两个文本举了一个例子:《狮子王》和《哈姆雷特》。“我们都知道,《狮子王》是脱胎于《哈姆雷特》的。但是,这两个故事的叙述结构却完全不同。”
《狮子王》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头讲到尾:从小狮子出生讲起,讲到老国王对小狮子的教导——那些化作天上繁星的、历代伟大国王,再讲到老国王被叔叔害死,小狮子自我放逐,最后才讲到小狮子回到王国、夺回王位。但是,《哈姆雷特》一开场就是王子回来,发现父亲去世,叔叔篡位,母亲又改嫁给了叔叔。
“为什么叙述结构不同?因为主题不一样。狮子王的主题是生生不息,所以讲了一个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故事。它从头讲到尾是对的,因为这是生命的源流。但是哈姆雷特的主题是to be or not to be,所以一开始就把王子放在矛盾的中心,慢慢地才把前因后果讲出来。”
举这个例子,猫老师说,是想告诉大家,看清文本结构、理清“事实”部分的重要意义:看清楚了以后,就很容易发现,文本之间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或一个文本内部的差异。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是问题所在。只需要把事实摆出来,我们很自然就会去想:为什么不一样呢?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就能找到进入文本的入口——之一。
有了问题,就有思考方向。
猫老师说,在上小说阅读课时,她很少会讲到小说的文学性,因为文学性是主观的。我们可以说这段文字读起来特别有感觉,但每个人对文字的敏感性都不一样。想要训练对文字的敏感性,是需要大量的阅读一点点去“养”。
“有点像练书法,养起来很慢的。但是我如果给你讲一个结构,从结构性和多元性这种思维剖析的方式去读一本小说,会让你在短时间内对这本小说的认识有一个爆发。”
猫老师举例:“我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哈利·波特》,中文英文版都读了好多遍。但她上完我的课,听完我讲的所有阅读方法,把这套小说重新理了一遍,画了好多张结构图。然后,特别兴奋地对我说,原来这套书里还有那么多她从前从来没注意到的东西!”
猫老师说,她提供的阅读方法,其实是一些全新的思考的角度和路径。原先孩子们可能只朝着一个方向去看,而她会告诉说:即便对同一本书、同一个文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去读出更多东西。“所以我要强调的,第一点是结构化的思维,第二个点就叫做多元思维。多元思维就是用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
从一本书到大世界
“所以阅读结构也是认识世界结构的一个方法吗?”外滩君问猫老师。
“没错。每一本小说,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
比如谈人物结构,猫老师会结合心理学;谈世界结构,会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这套方法不仅分析小说可以用,用来分析现实世界也一样用。说到底,我们为什么阅读小说?除了享受乐趣,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小说本身就是对世界可能性的一种探索。而且,是脑洞很大的、实验性很强的,可以做得非常深入的探索。
在猫老师的小说阅读课上,你会看到传统小说分析很少讲到的东西。尤其是其他老师不太会讲到“世界结构”,反而这恰恰是猫老师非常感兴趣的。
“我讲小说阅读时,会有专门的一个课时去讲到小说里的世界构造。我会讲到构造世界的要素是什么(总共分了7类),作者在构造完世界之后,又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在读者面前展开的。其实这就像是游戏里面的‘开地图’一样,整个世界随着主人公的行动一步步打开,而读者就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一步步去探索……
再往后,我会讲在这个世界里充斥着的大量细节,正是细节让这个虚构世界变得真实可感,会将这些细节是如何构造的,又是如何铺陈的——我把它们汇总为意象系统和道具系统。从抽象结构到具体细节,把这些全都讲完后,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结构了。”
在猫老师的构想中,通过小说阅读,最终要养成的其实是结构化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逐步内化成看待文本——观察世界的方法,孩子的思路可以因此被拓宽,格局也会因此被放大。
“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我给我的学生也是同样的。结构化和多元化的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在阅读里,当它成为孩子看待世界的方法时,他们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充满各种可能性。这就是我想给他们的东西。”
最后,外滩君还是没忍住,问:那,这套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提升成绩吗?不管是在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成绩总是孩子和家长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猫老师大笑:“你要相信当年的文科状元,后来在复旦中文系一路跳级的猫嘛!”这套思维方式当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成绩。不过,同时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方法的猫老师也提醒说:孩子们的成长并不是“对数曲线”,输入、输出完全成正比,而是呈指数曲线:大量输入,直到某个点上,突然爆发,这就是说——孩子真的学通了。“如果,嗯,”猫耸耸肩,“你希望孩子的成长是对数曲线,教1就产出1,那么可能去上课外补习班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