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周立民:因为拒绝,它找到了自我 ——写在《点滴》出刊五十期之时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 可以订阅哦!

《点滴》2008试刊号封面

◆ ◆ ◆ ◆

  每一个赶路的人,未必有工夫留心路边的里程碑,我也是偶然注意到,《点滴》已经出满五十期。最初创刊时,我曾经说过:“我倒很喜欢‘点滴’这两个字,用它作为我们这个小刊物的名字,也是希望能够将大家的喜怒哀乐、闲情逸致、追忆与梦想一点一滴地汇集起来,不敢有造就激流的雄心,只盼望能给关注它的人一份清闲一点念想。”(《写在前面的话》)虽然八岁多的刊物也算朝气蓬勃,但至今,我还是不存那么大的雄心,而坚信:江河不择细流的道理,坚守一点一滴汇聚的信仰,也看重顺其自然的兴致。

  其实,应该是出了五十一期。在《点滴》拥有内刊号之前,还于2008年10月15日出版了一期试刊(署2008年第一期,总第一期)。这都应当感谢当时上海作协的领导臧建民老师,是在他的支持下,《点滴》的出版变成现实。如果你收藏的这一期刊物,还印有“赠阅某某”字样的话,那更应该珍惜。那是赠送给当年出席《家》出版75周年纪念会的代表的,是用按需出版的数字印刷技术单独印制的。这一期的《点滴》,封面是灰色的,刊名“点滴”和后来一样,都是巴金先生的手书,底图取自连环画《家》,是觉慧在船上跟亲友告别的那个画面。当时,巴金故居尚在筹备中,刊物是以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的名义主办的。要不是最近整理东西,又找出这期试刊,我完全忘了,在这期刊物的最后,我居然还写有一篇《〈点滴〉现实、设想与梦想(启事)》:

  我们没有太大的野心,只不过想给读书人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和畅抒胸怀的园地。这是一份网上和纸面同时推出的小刊物,网上在巴金文学馆网站(www.bjwxg.cn)上推出,精选的文章大多是在该网站论坛上转载过的。

  为了区别于巴金研究会主编的另外一份以学术、史料为主的《巴金研究集刊》,《点滴》将不发表长篇大论,文章以短小精悍、言之有物为上,内容与巴金及其著作有关,但也不限于此,巴金同时代的人和事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不想人为地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现在栏目、分类是以巴老的书名命名,这只是取其意的粗疏分类,反正书评书话,读书札记,忆人论事,行旅所见等等都欢迎,惟求文章有点史料有点故事有点趣味;要朴素,不要流俗、滥调,更不要庸俗;那些大刊物上不发的东西,只要是率性之作,我们未必就不欢迎。

  我们的梦想是通过这份小刊物拉近与读者、网友的距离,能够通过它聚拢一批读书人,条件成熟的时候,再组织一个小小的巴金读书会,大家在一起认认真真地读几本书、交流交流心得。而这份小刊物愿意倾听各位书友的一切声音,并真诚地欢迎您拿起笔来,将您的大作赐予我们。如果哪位朋友愿意参与《点滴》的编辑工作也请与我们联系,希望大家一点一滴的努力能够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

事务性的事情有四条:

  一、部分稿件转载自网络、论坛及私人博客等,倘若未能及时与您联系或者无法联系到您,请您见谅,也烦请您看到后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奉上一本样刊和一份谢意!对于转载的文章,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力付出稿费,倘若您不同意转载,请直言,我们一定会尊重您的意愿。

  二、为了更为便捷的传播,网刊除了赠送作者以及部分不上网的长者之外,一般请各位朋友径直登陆巴金文学馆网站(www.bjwxg.cn)阅读,并可以在网站的论坛发表意见以及刊贴自己的大作,这将是我们下一期网刊精选文章的主要来源;同时,一段时间的网刊内容,还将精选正式出书。

对于有纸面收藏癖的朋友,我们可以采取一次性印刷技术为您印刷所需各期网刊,购买办法请登陆前述的网站查询。

  三、因为我们没有专职的编辑人员,这又是一份内部交流资料,故请各位作者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牵涉到他人的地方也尽请下笔慎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四、投稿、批评及建议等等,如可以公开则请登陆巴金文学馆网站(www.bjwxg.cn)直接张贴;如果不希望立即公开,则发送邮件至:6487979@sina.com

  这个启事,倒让我看到《点滴》最初的起点:它是个信息汇聚的刊物,汇聚了很多与巴金和与之相关的小文章。说“小文章”是因为在它之前,我们已经出版了《巴金研究集刊》,后者承担的是重厚长大的任务。其次,它又是一个与网络紧密联系的刊物。第三,“惟求文章有点史料有点故事有点趣味;要朴素,不要流俗、滥调,更不要庸俗;那些大刊物上不发的东西,只要是率性之作,我们未必就不欢迎”。第四,还打算在条件成熟时,组织一个小小的巴金读书会。这或许算个小梦想吧?——这些有的实现了,有的后来改变了。比如迟迟未能开张的巴金读书会,我想它很容易流于形式滑向“不读书会”,也就一直未曾启动。


《点滴》2008试刊号目录

  后来的《点滴》,虽然也会选摘发表过的相关文章,但是,原创文章的比例大大提高,它的独立性也在增加,早已不是网站论坛的一个附属品。为了做到言之有物,我们更注重史料的发掘和解读,有意拒绝对当下一些新书的品评或交游录式的哼哼呀呀。前者容易成为人情交换,后者是天然的流水账。我认为时下读书界最大的滥调,就是抄抄简介、简历,得了本新书,见了某某人一面,就洋洋洒洒写“书话”。所幸,《点滴》一开始就明确拒绝了一些东西,因为拒绝,它找到了自我,也形成了它自己鲜明的性格,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这也是我说的没有“雄心”的题中之义之一,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想把它办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刊物。刊物虽小,可时常我愿意倾尽篇幅做专号,这也是不愿意四平八稳办刊物的念头在作祟,为自己所爱,我们愿意倾情付出,哪怕千山万水,在所不辞;而对于不爱,则敬而远之,绝不花心。

  想当年,“胡司令”曾慷慨激昂:“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点滴》到现在,也没有“胡司令”的队伍雄壮。最初,只有我一个人瞎张罗,后来也不过两三个人紧忙活。记得,李小林老师曾几次跟我说:文章不错,就是错字太多。她是大编辑家,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我也觉得错字这种苍蝇够恶心,可是,实在生不出三头六臂,而只能张牙舞爪。也有人向我抱怨,《点滴》的出版拖期,这个毛病到现在也没有改掉,有不得已之处,但有时候,我持有另外一种看法:为了好文章、合适的文章,我宁愿等。这也是内刊的好处,我不喜欢按部就班做事情,那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高尚说法而已,一个刊物什么时候出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给读者提供有质量的阅读,为此,虽然每年六期,我们也算绞尽脑汁。有时候做好的计划,因为没有合适的稿子,不得不放弃;有时候,来了好稿子,又不得不撤下已经编好的稿子;有时候,面对一大堆稿子,没有明晰的编辑思路,我迟迟不肯发稿……总之,理由千千万,足可养“痈”为“患”。

  为此,我要特别感谢,八年多来,一直包容我们的作者和读者。感谢作者的信任,不嫌弃刊物小,稿费低,把自己的心血文章交给我们刊发。感谢读者,一路陪我们走过来,不少读者,还要追寻过往的足迹,千方百计配齐过刊。倪墨炎先生当年曾写信给我,说因为身体不好,加上要集中精力写《鲁迅大传》,他几乎不再看收到的刊物,而《点滴》却是他每期都要认真阅读的两三份刊物种的一份。这让我受宠若惊,同时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千万不能轻率,有多少双这样的眼睛盯着我们、期盼着我们呢。从某种意义上讲,《点滴》就是为这些人办的,为这样的热诚的心而办的。

  逝者如斯夫,水流之处,不可能没有印痕。我还想补充一句:千万不要小瞧水滴石穿的力量,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周立民

2017年5月23日上午于巴金故居

这期《点滴》也是“珍本”,本来是2016年第四期,印出来后,发现封面上鬼使神差变成2015年。欲哭无泪,全部退厂重装。这是我留下的一册,作为“罪证”的。

编辑:忻世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