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今天的我们谈巴金,在谈些什么?——巴金图片文献展首次走进中学校园
2017年5月31日,由巴金故居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共同主办的“青春是美丽的——巴金图片文献展”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是巴金图片文献展第一次走进中学校园。
展览以家、春、秋为主线,以珍贵的图片、手稿和其他文献资料,展示巴金的成长、写作、生活等人生各方面。本次展览还将配以专题书展、讲座等活动,让更多青少年通过了解巴金先生的生平经历及创作历程,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巴金先生的作品与思想,在阅读与交流中体悟和思考人生。
展览开幕当天,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就题为《巴金与我们——青年巴金信仰的确立与人生道路的探寻》的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与青少年朋友们分享巴金青年时代是怎么样做出人生选择的、是什么影响了巴金的人生选择。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中。
展览现场
展览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学校还准备了留言本,记录了学生们参观后的感想。开幕当天,学生们纷纷与周立民老师合影留念。
图书手稿展示
区
本次图文展展出了23本图书,涵盖巴金的经典著作以及巴金研究的经典作品,均为巴金故居捐赠。此外,巴金故居还针对此次展览主题,挑选出了珍贵的巴金手稿与书信,供学生们欣赏与学习。
主题讲座
2017年5月31日下午,巴金故居副馆长周立民,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的师生带来了题为《巴金与我们——青年巴金信仰的确立与人生道路的探寻》的“大语文”讲座,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复旦附中青浦分校学术总导师黄玉峰老师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开场,黄玉峰老师在介绍本讲专家周立民老师后,分享了他与巴金和周老师的渊源,介绍了他曾写的对联“巴山夜雨话随想,金时春秋住一家”。周立民老师首先探讨了他在读书和研究中的一些困惑,进而引出关于《巴金与我们——青年巴金信仰的确立与人生道路的探寻》的讲座。
周老师指出,巴金的文字,有的已经距今近百年,大家可能不会想到巴金会与自己有什么课堂及考试以外的关系,本讲想从对巴金的成长道路之讲解,谈一谈巴金与我们正在成长中的同学们的关系,引导同学们与巴金展开一定的交流。我们平常读书和学习,不能把自己变为信徒,不能做完全拜服在他人之下的木偶,要有自己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我们读书才能够真正的读懂、读进去。
巴金在《寒夜》中描写了汪文宣这个人,他曾经满怀理想,但是在大环境下变得越来越软弱,不是他刻意软弱,而是他在现实面前没有力量,巴金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讨论,对我们今天的也有很大的启示性。巴金从来不安于现状,并企图改变现状,他说“我不会走那条现成的路,我不会让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像巴金一样,去探索怎样做一个“你自己”,思考是否做成了“你自己”。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遍地都是书,我们读书不再是难事。我们该读什么书?父母则想把所有“好”的东西给孩子去学习。我们若想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最终不见得会成为什么“人物”,反而会成为“怪物”。所以,今天的我们,首先要做个选择,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在读书方面,则可以选那些适合我们年龄段的书去读。尤其是读文学作品,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一行一行地去读。那些所谓的“导读”“辅导”,都是人家咀嚼过了东西,营养很少了。总之,书是要自己来读的,我们也要读自己的书。每个作家的语言习惯、表述方式、观察视角都不同,要我们自己去细细体会。
周立民老师与现场同学亲切交流。
周老师还讲解了巴金从小的成长经历,并展示了在上海市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的照片。在讲座的尾声,针对本次讲座和从5月31日开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进行的关于巴金的展览,同学们纷纷向周老师请教,周老师为同学们做了细致的讲解。同学们还与周老师共同分享了读书体验和兴趣。周老师指出,我们每个人一生总要有几本书是要反复的读的,我们首先要思考哪些书是适合并值得我们去反复读的。只要我们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坚持读书,我们的读书量就会变得很大,并且我们也真的会从读书中受益。
周老师多方面讲解了巴金其人、其文、其思,其讲座资料翔实、博学强识、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加深了学生对巴金、现代文学和青春成长的认识,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眼界,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了生命体验的共通性和文化关照的普适性。
(讲座文字整理:葛琪琪老师)
此次展览作为“青春是美丽的”——巴金图片文献展2017年走进中学校园第一站,旨在与青少年学生互动,向青少年学生展示巴金的创作历程与人生信仰,向更多青少年呈现文学的魅力。
青春是美丽的——巴金图片文献展系列活动还将持续进行中,请持续关注。
编辑:忻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