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冯济民: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观“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
2018年1月8日,是文学巨匠巴金先生的夫人萧珊女士百年诞辰纪念日。上海巴金故居举办的“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于当日开展。我几天前已从网上闻讯,8日一早便从浦东金桥花了两小时赶来观展。三九严寒的天气挡不住人们观展的热情,十点不到,故居门前已有好几个观众在排队等候开门了。有的甚至远从市郊嘉定赶来,精神实在可嘉。
展室面积不大,只三四十平方米左右,但布置得十分精致,展品也非常珍贵。展出的年谱、图片、手稿、著作、书籍、书信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萧珊女士短暂的54年人生。小小的展室浓缩并凝聚了萧珊对巴金、对子女、对钟爱的翻译和文学事业深深的爱。萧珊的大幅照片前放置了不少花篮和花束,表达了亲人和社会各界对她的深切怀念。照片上的萧珊显得那么年轻、美丽,富有气质,这让人们难以相信,如果还活着,她已是一位百岁老人了。
萧珊女士出生于1918年,她是巴金的妻子,也是一位翻译家和作家。她先后译有《阿细亚》(屠格涅夫著)、《奇怪的故事》(屠格涅夫著)、《初恋》(屠格涅夫著)、《别而今小说集》(普希金著)等佳品,并著有《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萧珊文存》等书。翻译、创作之余,她还担任《上海文学》、《收获》杂志编辑,协助巴金先生处理有关出版事宜。她不但是一位翻译家、作家、才女,更是一位称职的贤妻良母。
观看一件件展品,不禁对萧珊女士肃然起敬。她的才华、她的品行、她的贤惠、她的美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在众多展品中,有一份巴金1972年6月22日写给文化系统(干校)直属四连连部的报告。报告中恳诉了萧珊的病情,因医疗费用较高,从生活费中支出相当困难,请求拨出医药费一百元用以继续治疗。看了实在令人心酸。不知后来这一百元是否拨出,不过这已不重要了。一位文学巨匠因妻子生重病需治疗,为区区一百元打报告恳求批准。这种事只有在“文革”中才会发生。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巴老生前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倡议。如果将来有朝一日巴老的倡议得以实现,这份“报告”应作为展品收入向世人展出。这是对“文革”的反思,更是对后人的警示。
前来参观纪念展的人络绎不绝。据介绍,自建成开放以来,巴金故居的参观人数不断增加,2017年已逾25万。这充分说明,巴金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减当年,这也离不开萧珊女士的辛勤付出。我想,这已足以告慰巴金先生和萧珊女士的在天之灵了。
巴金故居为这次纪念展限量特制了编号的纪念门券和明信片,我得到的是0101号门券,十分珍贵。我将好好收藏留作永久的纪念。
冯济民
写于2018年1月8日参观后
注:本文转载自“上海市收藏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