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阅读-日进斗金(1) | 巴金:生命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 ”可以订阅哦!
编者语
2019年春节来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迎新春,巴金故居在这期间,为您的精神世界增添财富,推出“日进斗金,每日读巴金”系列主题阅读,让巴金先生的作品伴随着您度过新春佳节。我们还邀请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先生为大家做了题解、注释和导读,让大家在美好的假期中,尽享阅读的乐趣。
一寸光阴一寸金,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每日读巴金,点石能成金。
巴金
生 命
题
解
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1月20日《漫画生活》第3期,发表时题为《点滴》,署名余一,收入巴金1935年4月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随笔集《点滴》,现收《巴金全集》第12卷。本文所写到的心情,可以从巴金的《我的呼号》和《灵魂的呼号》等同时期的文字中找到理解的线索:
当初我献身写作的时候,我充满了信仰和希望。我把写作当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以忠实的态度走我在写作中所走的道路。……谁知道残酷的命运竟然使我自己今天也给人当作文人看待,而且把我们所憎厌的一切都加到我的身上了。造谣、利用、攻击、捧场,这两年来它们包围着我,把我包围得那么紧,使我不能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有一个时候我甚至疑惑我马上就要进坟墓了。
……
现在无论如何我应该把过去的生活结束了。为了做一个真实勇敢的人,为了忠于我自己的信仰,为了使我不致有亲手割断我的生命的一天,我应该远离开那些文人,我应该投身在实际生活里面,在行动中去找力量,如我在《灵魂的呼号》中所希望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拿生命来作孤注一掷”的意义了。(《我的呼号》,《巴金全集》第12卷第250—251页)
我接到一个不认识的朋友的来信,他说愿意跟我去死。这样的信我已经接过好几封了,都是一些不认识的年轻人寄来的。现在我住在一个朋友的家[一],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我的窗前种了不少的龙头花和五色杜鹃。在自己搭架的竹篱上缠绕着牵牛花和美国豆的长藤。在七月的大清早,空气清新,花开得正繁,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面屋脊上站着许多麻雀,它们正吵闹地欢迎新生的太阳。到处都充满着生命。我的心也因为这生命的繁荣而快活地颤动了。
然而这封信使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我的心渐渐地忧郁起来。眼前生命的繁荣仿佛成了一个幻景,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了。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些景象。
我应该比谁都更了解自己罢。那么为什么我会叫人生出跟我去死的念头呢?难道我就不曾给谁展示过生命的美丽么?为什么在这个充满了生命的夏天的早晨我会读到这样的信呢?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二]。
然而这一切到了我的笔下都变成另一种意义了。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干净了。同时另一种思想慢慢地在我的脑子里生长起来,甚至违背了我的意志。
我能够做什么呢?
“我就是真理,我就是大道,我就是生命。”能够说这样话的人是有福的了。
“我要给你们以晨星!”[三]能够说这样话的人也是有福的了。
但是我,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说一句这样的话呢?
[笺注]
[一] 巴金此次是1934年3月上旬由上海来北平,住在由朋友靳以租住的北平北海前三座门大街14号院内。
[二] 这段话可以代表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观点。他出自作者所钦佩的、并称之为先生的意大利工人凡宰地,他在《我的生活故事》中说:“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都受到教育,每个智慧都得着光明。”(见《巴金译文全集》第8卷第269页)其主要是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得以平等和自由地发展,有充足和物质保障,又有自由的精神空间。其中,凡宰地还说过:“我的心里生长了爱的萌芽,我怀着人类爱的观念,我以为谁加惠或伤害一个人便是加惠或伤害全个种族。我在众人的自由中求我的自由;在众人的幸福中求我的幸福。我相信义务、权利、事实三者的平等是一个正当的人类社会的唯一的道德的基础……”“我知道生活的最上目的就是幸福。而人类幸福的永久不变的基础便是身体健康、良心平静、生活需要的满足和一个真诚的信仰。”(均见《巴金译文全集》第8卷第268页)巴金翻译了凡宰地的这本自传,并多次引用这些话。如1951年11月在《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中,他说:“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得更紧密。我愿意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巴金全集》第14卷第17页)
[三]《圣经·约翰福音》14:5-6中说:“多马对他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耶酥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圣经·启示录》2:6—28中说:“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将他们如同窑户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我又要把晨星赐给他。”晨星,有人解释为早晨最为明亮的行星(金星)。巴金在1936年所写的小说《星》的结尾,让主人公作家志良又想起“我要给你们以晨星”这句话,并说:“同时好像有谁把这句被他遗忘了多年的话在他的耳边反复地大声说了。”(《巴金全集》第11卷第108页)
导读
这篇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巴金从正面阐述了他对于生命、理想社会的看法。另外一个层次则较为复杂:作为一个赞美生命的作家,却给予读者以“愿意跟我去死”的想法,巴金在感觉受到误解的同时,也在思索何以给人形成这样的印象。那就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美好的愿望常常在现实面前常常会被击得粉碎,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作者不敢像上帝那样说出那么肯定的话,也就是说生命的道路不是命定的、先验的,而是需要每一个去探索,这种探索是没有事先的结论的。我想在一丝的犹疑中,作者鼓励大家热爱生命,但生命的道路又不是哪个人指示出来的,而需要每个人大胆的探索,或许这是作者想说的话。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 ◆ ◆
编辑:忻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