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 真正感动人的都是真话而不是假话——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精彩抢先看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蓝字关注“巴金故居”公众号~

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

精彩抢先看

明天,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已经陆续到达大连,开始为明天的交流发言做准备。

学者们为此次学术盛会准备的研究成果也已经到达小编手里,相信您也迫不及待要一睹为快了。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一部分,提前与您同享。


在时代的激流中

——巴金的不朽及讲真话的思考

毛时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把心交给读者”,是他一生、尤其是晚年写作的创作起点和最后归宿,是解锁他创作全部动机的钥匙,是他创作生活最传神最真实最本质的写照。


“在八十年左右的漫长创作生涯中,读者在他心目中始终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就像太阳高悬在太空,照耀着地球星辰。……

“他把写作的全部信念,扎根在了读者和人民的沃土之中,从中汲取了写作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他说,他不中途搁笔,是因为他‘一直得到读者热情的鼓励’。他永远忘不了读者来信中那些‘像火、像灯’一样明亮炽热的句子。

“前五十年创造的感动过千百万人的不朽的艺术形象,后五十年具有民族思想史意义的《随想录》,以及渗透其间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人道主义精神,使巴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巨人。"

巴金先生晚年用剩余的全部生命写了一部五卷本的大书《随想录》。提炼全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三个字:讲真话。


“真正感动人的都是真话而不是假话。古人说,好文章,字字句句皆自肺腑流出。就是来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但讲真话,说到容易做到难。巴老在《随想录》中为自己曾经言不由衷的谎话羞愧、忏悔,坚持把内心的郁结的真话,倾诉给读者和他生活的世界。《随想录》的价值不在于它华丽,而在于它的朴素。不在于它藻词,而在于它的真实。

“但一个社会要了解真相,要接近真理,要推动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就要鼓励大胆畅所欲言地讲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努力营造鼓励大家讲真话的氛围、环境和体制。

“因为巴金,我们懂得,在时代的激流中,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作家,应该怎样为人、怎样写作,应该如何对待人民、对待祖国。巴金是不朽的。他是一个大时代激流中的中流砥柱。巴金提供了我们指向未来思考的源源不竭的思想资源。”

五四的“最后觉悟”与

巴金的“反封建”

李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院长)

巴金小说的道路,证明的是新文学具有面对复杂问题、解决疑难杂症的巨大的能力。


“虽然巴金和五四新文学的‘反封建’都遭遇了不少的质疑,但是重新解读《家》到《寒夜》的精神脉络却十分必要。从根本上说,巴金所追求的‘反封建’秉承的是五四的传统,实施的是‘伦理’层面的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不同,伦理的反叛属于一种文化思想的新旧对话,是新思想在分歧、矛盾中逐步推进、传播,是情感的转移、重塑与涅槃,它并不追求对于‘传统文化’的毁灭和破坏,而是将人的生存权利和精神解放作为最大的目标。

在巴金从《家》到《寒夜》的文学历程之中,我们可以读出的是新文学反传统道路的越来越宽阔的可能性——中国的新文学作家不是因为反封建反传统的激越而从此丧失了自我反省的能力,他们事实上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之中,更新自我,调整自我与传统、与社会的关系,这样的启蒙不是也不可能是对欧洲十八世纪思想的简单移植和重复,它根植于中国社会与历史,根植于中国作家从不封闭的生存感受之中,启蒙、反封建、反传统,曾经为我们的现代中国开辟出一条新路,但反思启蒙、反思反传统本身也是他们持续不绝的选择,没有这样的选择,巴金就不会从《家》走向《寒夜》,中国新文学就无缘由青春写作的激越步入中年写作的深沉。”

巴金的“深度”与“幅度”

坂井洋史: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

就巴金而言,普遍流传于世上的“巴金意象”,以及他在文学史叙述上的定位和评价,都未免有些简单化,没有充分反映巴金其人、其文学及文学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文本是开放的场域,阅读行为本来是自由的。……但是,歪曲现实的巴金其人形象的‘巴金像’被广泛认可的情况,对于希望深入阅读巴金的作品、希望能够接触到其丰饶的世界以充实自己生活的认真阅读,确实是一个障碍。

“我们不是很容易忘记只有未被在文本的表层上可视化的‘内心’才能产生他一切眼看得到的‘表现’此一简单的机制吗?原来巴金投向外界的积极话语,与充满痛苦的内心自我审视表里一体。尽管如此,我们也不是仅仅因为他孤独且不断的内省和自我审视是眼看不见的不可视行为,就轻视甚至无视它吗?我们不是仅仅从在文本表层被可视化的、显而易见的一部分构筑巴金意象吗?我认为,如此构筑起来的巴金意象,恰恰与由于把觉慧与巴金一视同仁而产生出来的外向、开朗、充满热情的巴金意象一样,未免是片面的。

“我在这篇短文中谈了巴金这个‘点’所具有的复杂性,即‘深度’。如果将这种具有个性化深度的‘点’放在具有广阔‘幅度’的‘面’中去重新审视的话,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把自己的阅读及阅读的愉悦更加丰富化;就学术研究层面而言,我们或许可以将‘文学史’重写为更活生生、更有人情味和魅力的立体化叙述。”

两种悲怆的对话

——读巴金《怀念从文》

胡景敏:

河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巴金研究会副会长)

“悲怆”是巴金和沈从文晚年共通的生命体验,但二者的悲怆体验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巴金的《怀念从文》揭示出两种悲怆体验的本质:沈从文的悲怆是在坎坷中反抗命运,巴金的悲怆是晚年对命运的悲剧感,甚至鲁迅式的失败感。《怀念从文》是两种悲怆的对话。


“《怀念从文》的倾诉显然没有了青年巴金的自信和热力,没有了四十年代巴金的悲悯和同情,没有了十七年巴金的昂扬和亢奋,没有了新时期巴金的痛苦和愤懑。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切都有了改变,都融入了另一种深情诉说的情感状态。就《怀念从文》文本看,与思想的宣传相比更多的是人生的总结,与急于辨明是非相比更多的是闲坐说古的拾遗,与为从文抱不平相比更多的是想写出人生谢幕前对生命的终点体验,是一种沧桑看尽伤别离的情绪。

在巴金看来,沈从文的命运尽管是悲剧性的,但他在默默抗争中唱响了悲剧人生的‘天鹅之歌;而巴金对自己的一生缺乏足够的成就感,内心充满了悲剧意识,甚至是一种鲁迅式的失败感。

《怀念从文》奏响的是两个老人的悲怆体验。贝多芬的奏鸣曲创作于他听力明显衰退的困厄之时,但他要反抗残酷的现实,扼住命运的咽喉,所以,全曲充满了热烈追求的激情,它明显属于沈从文。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否定了生活的欢乐,渲染了无限悲凉的氛围,体现出紧张的悲怆之美,他无疑符合了巴金晚年的悲剧心境。

难解的伦理与理想的“五四”

—《憩园》与《故园春梦》互读

赵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

巴金所理解的五四时期的“个人”会失落和迷茫,可并没有导向虚无,从《家》到《憩园》,个体的价值终究会在“群”中体现。只是此“群”非彼“群”,是觉慧遥想的“群”,而不是万昭华生活的“群”。


“夏衍所要着眼的是以夏梦所扮演的万昭华为符号的生活世情及其价值隐喻,而巴金借黎先生这一‘闯入者’则暗含了五四时代的生活方式和评价标准。事实上,被删去的黎先生和夏衍为夏梦度身定制的万昭华之间隐含着一对最大的矛盾,即一场五四精神价值与40年代凡俗市民生活的博弈。

“当轰轰烈烈的以个性解放、人的觉醒为社会思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落幕后,在经历了革命、内战和战争等多重变故后的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出现极大的分裂后,他们不得已走出曾引以为傲的文化的象牙塔,来到更广阔的内陆,见识了多样的世情生活之后,鲜活而多样的市民生活或乡村体验打破了他们原有的生活体系,使得他们发现原来在北京、上海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面对生活强大的吸附能力和多种多样的人群,他们不再是一副启蒙者的姿态,只是说‘各人有个人的世界’,承认了生命的多元性,丧失了精英地位的他们,一方面害怕被这种庸俗的实际主义所裹挟,一方面却又无法重建新的社会秩序,恢复曾有的以知识和文化舆论为核心的社会重心。”

寻觅青沙的散文集《生命树》

——为考察巴金对西北文学青年的影响

李存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巴金研究会副会长)

青沙与巴金相近或相似之处: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善于做梦,多表现梦境与现实的冲突,作品中含有忧郁的情调。这相近相似中又显示出层次的落差和境界的深浅。


“我搜寻西北地区回族现代作家作品时,在1947年7月南京出版的《西北通讯》第5期看到一篇书评,题为《评<生命树>》,作者署名‘竹萌’。

“这篇书评引我关注,使我首次见到巴金影响于西北边地文学青年的论断。(并且)这篇书评则开宗明义指出:‘从他的文章气氛上看出来,巴金先生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从接受巴金影响者所写作品的‘气氛’视角看‘影响’,这样的表述在涉及巴金影响的记述和评介中鲜见。

“作为写作者的作者也是读者群之一。某一作者接受巴金影响,并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除巴金作品本身具有应和时代的感召力和艺术魅力外,更与接受者自身的生活环境、经历遭遇、思想基础、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性格特点等息息相关。

“在20世纪四十年代的西北,青沙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代表性的‘文学青年’,他为何受巴金作品‘很深的影响’及这影响在他作品中的表现和‘变异’,值得作切近历史的考察和启迪现实的探讨。

云集刺桐  反抗压迫

——南国之梦: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终结(节选)

辜也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巴金研究会副会长)

泉州的这段经历无疑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南国之梦。


“研究1920~1930年代发生在福建泉州(时泉州也称晋江),但又鲜为人知的实际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不仅有助于更深入理解或将改变目前对于巴金、丽尼、陆蠡等现代作家相关作品的解读,而且将弥补目前关于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研究重点都在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而且大多关注的都是作为思潮的无政府主义的偏颇。

“泉州到1920年代中期已形成以许卓然为保护伞,以秦望山为中心,包括李良荣、梁龙光以至袁国钦、袁继烈、谢真、王一平等更为年轻一辈、相对稳定的无政府主义阵营。1927年之后,包括来自立达学园和劳动大学的,也包括1927年清党之后从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朝鲜躲避追杀来泉的外来无政府主义者,与本地的无政府主义骨干相结合,共同推动了泉州的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发展。1934年年初,南京国民党政权实际控制福建政局之后,这一运动很快被镇压下去,中国无政府主义实际运动也彻底‘终结’。这场实际的无政府主义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结束。而对于曾经的参与者梁龙光、吴克刚、卫惠林、巴金、丽尼、陆蠡、周贻白、张庚、吕骥、叶非英,以及李良荣、袁国钦、袁继热、谢真、艾山、林健民、司马文森、单复、黎丁等,泉州的这段经历无疑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南国之梦。”

巴金在台湾

山口守: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

巴金访台,被认为是1947年6月至7月间的事。在这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告终结的时期,巴金为何造访台湾?


“在1947年夏天的台湾,巴金作为作家虽然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由于是一次短暂的逗留,对之后的台湾文学的影响恐怕有限。

“当时在台湾巴金作为中华民国的作家还是拥有一定知名度的。然而,巴金自己并没有产生自访台、与文学友人面会交谈这一经验的文学作品。我认为,毋宁没有才意味深远。就是说,虽然走访、观察了台湾,但毕竟是短暂逗留,没有像吴克刚、黎烈文、卫惠林、索非、毛一波那样,一开始就没有选择移居台湾,对于作家巴金其后的人生来说远远具有更大的意义。

“假定黎烈文把握台湾当作了‘暂时栖身之地’,则巴金是否也有可能把上海当作了‘暂时栖身之地’,还是最终决定了选择人民共和国体制,1947年夏天的巴金访台,作为这一微妙时期的旅行而具有重大意义。不过眼下几乎找不到巴金关于此事的文章,处于只能根据吴克刚、黎烈文、卫惠林、索非、毛一波等人的资料加以推测的状况。然而,至少作为结果,巴金的访台在象征意义上是一次与中华民国诀别的旅行。而且,这一诀别带来的,无论是对巴金而言,还是对吴克刚、黎烈文、卫惠林等人而言,都是通向充满波澜与起伏的历史的大门。”

硬朗随性  直抒性灵

——从《第四病室》手稿看巴金的字

余佐赞:

(中国出版集团 华文出版社总编辑  编审)

巴金的书法应有其地位


“巴金是一位受外国文学影响最大的作家,他从没有说自己作品和书法受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巴金的字却是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巴金留下了那么多手稿,这些手稿大都是毛笔书写,且绝大多数都是竖写,从整页看前后勾连、有揖有让,从单个字看,有开有合,特别是近期在阅读《<第四病史> 手稿珍藏本》时,通过对巴金手稿研磨、体认,感觉到巴金作为文人书法一直被人忽视,这与巴金书法的功底、成就是很不匹配的。

“巴金的字给人第一印象是硬朗,除了正常的笔锋带出的丰腴与瘦笔,巴金一般都是起笔和最后一笔都一样有力,线条有力,通篇硬朗。第二是巴金的字不刻意做书家,每个字变化不大,所以每个字的笔画大都雷同…第三个特点是巴金的字甩的开,很随意。……通篇来看,巴金的字在每页都有涌动奔流之感,满纸都有云蒸霞蔚气息。第四个特点是全篇都是气韵贯通。…

“巴金的字与巴金的人是一致的,追求都是爱。因为有对读者和对编辑的爱,巴金不会写出乱涂乱画的字。巴金也是一生追求自由,所以不会写出那种笔笔见功力的蝇头小楷。

“巴金在竖排题写赠书或者赠言时,巴金受鲁迅的影响比较大,比如鲁迅一般都比较尊重赠送对象,题赠时候遇到对方名字时候都题头写,巴金的题赠大都是这样的。”

《第四病室》手稿

巴金故居美景










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 

系列巡回展览

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

2019年9月10日~10月12日

大连市文博艺术馆

2019年10月18日~10月25日

上海徐汇艺术馆

2019年11月23日~12月14日

深圳市坪山区图书馆

2019年12月22日~2020年2月29日


展览时间,以各地实际公布为准,

请持续关注巴金故居微信公众号。

巴金故居| 公众微信号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资讯 | 巴金视界中的大连——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大连站18日向公众开放

品读 | 一场充满诚意的、厚重、朴素而美丽的展览——王雪:观《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

巴金朋友圈里的悄悄话...... | 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

资讯 | 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巴金与友朋手札展即将在大连揭幕

资讯 | 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年论坛”评奖公告

编辑:茹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