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 ID hxdm2016 Intro 地理是横的历史,历史是纵的地理,地名则是这纵横相交经纬网络的节点,一端映衬自然人文,一头接续古今变迁。华夏地名,传承华夏历史,弘扬地名文化。 上津古城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为明代城址。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 郧西县上津古城俯瞰 上津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秦巴深山里的“敦煌”。4月12日起,本报刊发关于上津的系列报道(详见九州地名今日次条信息),在读者中引起反响,关注上津历史、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学者就此展开讨论。引用史料不同,观点也不同,拨开历史的云烟,在不断探索中寻找真相,在浩瀚史料中揭晓谜底。本期特意选发十堰市图书馆研究员康安宇关于上津历史文化的探索,以飨读者。 关于上津地名的种种揣度 上津处于十堰市郧西县西北部的上津镇,与陕西商洛市山阳县的漫川关镇交界,是鄂陕边界上的一个古镇,镇内有保存完好、清朝重建的一座古城。 据古籍记载,“上津”作为地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上津古城城门 关于上津地名的来历,由于史上无明确的记载,于是后世就产生出种种揣度,如有天子的渡口、夹河关之上的渡口、泗峪河上的渡口、上州津口等等说法。这些来源之说,因为没有可靠的依据作为支撑,很难令人信服,例如“天子的渡口”这个说法,是今人仅凭上津相距十三朝古都长安近而推想出来的,其未见于任何古代的包括正史、方志、地理志等等史料。 那么,我们今天究竟还能不能找到相对合理的说法呢? 从上津历史上的区位作用,以及历代古籍记载上津的建制沿革等方面来看,我们认为,还是可以寻找到一些线索的。 上津,历史上的作用在于区位的两个特殊性,即区位的地理位置与区位的交通枢纽。 就区位的地理位置而言,上津在秦岭东端余脉之南,正处于我国中西部的分界带上。由于区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许多历史时期,上津还是不同政权的分界线,是彼此争夺的焦点,三国、南北朝、宋辽等时期无不如此,例如东汉末至三国时期,上津就曾经频繁易主。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张鲁割据汉中,改汉中郡称汉宁郡,上津属其势力范围。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入南郑,张鲁投降。曹魏复设汉中郡,并划出该郡东部的西城、安阳二县设西城郡,上津一带属曹魏的西城郡。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上津为刘备所占。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兵败身死,因镇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的孟达、刘封、申仪等人不救之故,他们(刘封除外)畏罪挟属地降曹魏。上津又归曹魏所得。 就区位的交通枢纽而言,上津在古代是汉水支流金钱河上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渡口。很多历史阶段,东南等地区与都城长安的交通,是由水路经汉水转入金钱河,至上津(今上津镇),再由陆路经商州(今商洛市)到达长安。上津是水陆互转的枢纽。 两个区位的特殊性,使得上津这个地方,早就成为区域性的漕运陆转中心,成为区域性特别重要的河津集镇。 上津作为地名目前所见最早记载在《水经注》中 上津,作为地名,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约466—527年 )所著的《水经注》中。 《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记载:“汉水又东合甲水口,水出秦岭山,东南流,径金井城南,又东径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关祔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甲水又东南径魏兴郡之兴晋县南,晋武帝太康中立。甲水又东,右入汉水。”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 在这个记载中,几个重要的地名今何在呢? 甲水,今金钱河。金井城,今陕西商洛市柞水县丰北河乡。上庸郡,今湖北十堰市竹山县西南一带。关祔水,今陕西商洛市山阳县马滩河。兴晋县,今湖北郧西县。上津,今上津镇。 在这里,几个行政区域地名,上津前的上庸是郡,其后的魏兴是郡,兴晋是县。说得很清楚,那么上津呢?是郡还是县,未说明。是省略了吗?不应该呀。前后均不省,怎么会单单省中间的上津。这是何故呢? 清代的《舆地纪要》、《东晋南北朝舆地表》等古代重要的地理志记载:以“上津”为名称置县郡,始于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郦道元是公元527年去世的。也就是说郦道元生前还没有名叫“上津”的县郡。 《水经注》的记载说明,在以“上津”命名的县郡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上津”这个地名。只不过这个“上津”,既不是郡也不是县,当为码头、集镇,或堡或驿站。《水经注》关于“上津”非郡非县的记载,与《舆地纪要》等古代著作的相关记载应该说是吻合的。 上津建制沿革相当复杂 我们再来看看上津建制沿革。上津虽然不大,但其历史上的建制沿革相当复杂,名称也多。有人统计过,上津历史上建、撤县的次数达二十余回,设过的州郡也有十余次之多。在此,我们仅就以“上津”为名置县以前的县级建制沿革,进行粗线条的梳理和分析。 秦朝至东晋末,可以说上津地域内还没有相对独立的县级建制,其曾经归属于长利、鍚、平阳、晋兴(即兴晋)等县所辖。这些县均比上津地域大得多,如平阳县,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析魏兴郡鍚县西北地置,隶魏兴郡(郡领西城、安阳、鍚、平阳四县),境跨今天的陕南镇安、山阳,鄂西北郧西等县,治所在郧西县西北(一说在今上津镇,一说今旬阳县境内)。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平阳县名为晋兴,旋即改为兴晋。 上津古老的街道引起游客怀旧之情 东晋末,上津地域内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县级建制。 东晋末,天下大乱,北方国土大片沦陷,当时北方民众与士族大量南迁,多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东晋、南朝政府为了安置他们,特别设置了大量的侨州、侨郡、侨县。其中许多秦、巴流民被寄居于今鄂西北一带,这一带因而也侨置了不少州郡县。东晋义熙十年(414年),北上洛县侨置于兴晋县境内的西北部,即在今郧西县的上津镇。今之郧西县当时并存有兴晋、北上洛等县,兴晋县以本土居民为主,北上洛县以秦地流民为主。 所谓侨置州郡县,是指古代政权(政府),在战争状态下,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而重建的州郡县,这类州郡县仍用其旧名。 东晋、南朝时期在其管辖地区内安置北方士族时,一般是沿用北方地名设立州郡县,以保持其特权,借以缓和南北士族的矛盾。东晋末权臣刘裕收复青、徐等州之后,曾在原州郡县名前加“北”字,与侨州、侨郡、侨县相区别。刘裕代晋建立南朝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南朝侨置的州郡县在隋朝统一后即行废除。 如此看来,北上洛县,是为安置上洛县流民而侨置于兴晋县西北(今上津镇)的侨置县。也就是说上津这个地方独立设置县级建制,是从侨置北方的上洛县开始的。上洛县是三国魏改汉代之上雒侯国而置的县,治所在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 南朝宋时期,基本沿袭前制。正因为如此,后世的好些地理志,将始建于东晋末的建制记为南朝宋。 南朝齐时期,改北上洛县为上洛县,辖地基本如前。 到了南朝梁时期,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改上洛县为上津县,辖地仍基本如前,并在县内设立上津郡。上津郡只辖上津县一县,郡属南洛州,州郡县治所均在今上津镇。这次改县,当是首次以“上津”为名来置县。 从上津开始建立相对独立的县建制,到以“上津”为名称直接建立县建制的这段沿革来看,上津县是起于北上洛县,承接于上洛县,最后归于上津县。 上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湖北最早设置的县。上关县人民政府成立于1947年11月13日,以上津、漫川关二地地名命名。随着解放区的扩大,上关县民主政府先后驻地漫川、上津镇和旬阳蜀河口等地,1949年5月23日在上津宣告撤销。 在这段建制沿革的轨迹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特别显著的现象,每一个县名中都带有一个“上”字。在以后的上津建制中,其实还有带“上”字的名称,如西魏设置的“上州”等等。 这是偶然还是巧合?或许是巧合。但是,我们更愿意认为,在这个偶然、巧合的背后,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已经产生和形成的“根”的意识、乡土情结。古代谚语曰:“千年不忘祖家,万岁不忘娘家。” 北上洛县也好,上洛县也罢,它们的居民主要是,原北方那个上洛县的流民及其后代。 对他们来说,“上”是他们集体心目中的故乡,是思念,是“根”。 他们不得已沦落外乡,被安置于上津这个地方,为了不忘“根”,甚至要传承这个“根”,最好的办法,最高的形式,莫过于在现居住地的地名中能够得到反映,留下痕迹。 因此,在一次次的改、取县名中,总保留一个“上”字,总离不开一个“上”。这可以说,既是上津建制沿革发展变化的巧合,更是历史的必然。 依上所说,上津地名的来历就非常清楚,非常简单了,其主要是源于上洛县(或北上洛县)名称中的“上”,以及该县所具有的河津地位,这两个因素。上津地名的含义即为,上津是上洛县(或北上洛县)最重要的河津集镇。至于后来的上津县、上津郡之名的来历,则是因为郡县治所均设于上津集镇(或堡、驿)而来。 【延伸阅读】 上津古城系列报道之一:秦巴深山藏千年“敦煌” 上津古城系列报道之二:山陕馆建筑精美堪比皇家宅院 来源:十堰晚报 作者:康安宇 编辑:华夏地名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