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的这个最新消息,让人安心!

东篱 安徽日报 2022-06-08
五月
最好的消息从大地传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此刻的安徽大地,一日更比一日金黄。4280万小麦即将在月底全面开镰收割。作为主产区,安徽小麦收成自然牵动无数人的心——
           
“今年的白面馍能吃到嘴了吧?”


总产有望创新高


近日,全省“三夏”暨粮食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上传出的消息令人振奋、安心:据农情调度,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约4280万亩,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向好态势,小麦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当前形势下,这样的消息,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去年,安徽夏粮就实现了面积、总产、单产“三增”,总产量达1699.9万吨,仅次于河南省、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三。与2020年的1671.9万吨总产量相比较,增产28万吨。高产基础上,今年再夺丰收,且总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尤为难得。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省小麦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当前我省粮食加工企业采购小麦价格在1.5元/斤左右,较年初已上涨15%左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个时候丰收的消息,的确让人心底踏实!

    

夏粮生产中,安徽全面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通过发展优质专用粮,打通供需错位的痛点,破解种粮效益低问题。全省共落实优质专用小麦3178.67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74.2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单品种万亩片369个;单品种整建制乡镇99个,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今夏,“按图索粮”有望让农民增收超30亿元。                                


20万台收割机,10天收完


从丰收在望到颗粒归仓,还要过“抢收关”。

    

今年麦收期间,全省将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力争10天左右基本抢收完毕,确保首战告捷,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各地充分考虑今年麦收可能遇到的困难,早预判早安排,力求转移顺畅、机械充足,用最短的时间将成熟的小麦抢收到手。充分发挥132个应急抢收作业服务队作用,确保极端天气或突发情况下有机可用、应收尽收。

    

考虑到疫情防控,为做好抢收服务,目前省农业农村厅已开通热线电话,下派7个小麦抢收指导服务组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麦收期间各地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主要干道设立联合收割机绿色通道,优先查验,优先放行。小麦主产区各乡镇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为外来机手提供服务。


库容充足


粮食收购准备工作也在进行。

    

据了解,当前小麦价格居高不下。5月16日,安庆市大型龙头企业收购新麦价格1.47元/斤左右(折合三等标准品)。预测新麦大量上市后,价格将有所回调,但很难回落到最低收购价水平(1.15元/斤),启动小麦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化收购将成为夏粮收购主要形式。



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今年我省小麦商品量1300万吨、收购量1050万吨。目前已备足收购仓容,全省国有粮食企业现有仓容1300万吨以上,能够满足夏粮收购需要。落实收购资金,协调省农发行准备收购资金200亿元,其中市场化收购资金50亿元,政策性收购资金150亿元。设立省级粮食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基金规模10亿元,最高可撬动150亿元信用贷款,支持粮食贸易、加工、转化、饲料等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

  

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监管,积极营造良好的收购市场环境,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防范化解风险。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如有发现压级压价、收人情粮、“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拨打12325热线投诉。


文:史力

视频:王林洪

视频制作:王珂

制图:王子强

编辑:马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