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走村串巷、飞天下矿,上高原、访边区,每年这个时候,全国新闻战线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动作——“新春走基层”。自2011年以来,“新春走基层”已经连续“走”了14年,如何克服形式走得更深更实?如何突破“审美疲劳”让读者保持新鲜感与好奇心?如何创新传播彰显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这个全国媒体的共同命题,怎样才能写出“个性精彩”?交通不便的年代,我的前辈们都是靠双脚、靠骑自行车走基层,如今汽车、高铁、飞机……出行越来越便捷,按理说记者应该离现场越来越近,实际上,有些人却是离现场越来越远。现在,网络、电话越来越方便,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越来越火,一个热点一出来,政府都还没反应过来,各种现场短视频就铺天盖地。网上海量信息抄抄洗洗,一篇稿子很快就成了,甚至比到了现场的记者写得还像“现场”——你说,大家还有什么“走基层”“到现场”的动力?然而,这样的“电脑记者”“网络记者”“键盘记者”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新闻界有句老话: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20年的从业经历,使我越来越相信,记者天生就是一个吃苦的行当。过去讲“天下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现在这几个行业都实现机械化了,可记者这个吃苦的行当,仍然需要辛苦的坚守。因为,“指对指”永远不能代替“心连心”,“键对键”永远比不了“面对面”。我们常常苦恼于没有新闻、找不到线索,其实,基层才是天然的新闻富矿,“沉下去”“走进去”总会带来诸多惊喜。比如《扬州日报》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线索就来自记者新春期间走基层的发现。很多细节,必须要靠现场的一双眼睛一双耳朵去挖掘,有些感情,也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所触动。就算到了现场,也不能“到过就算走过”。“走马观花”看几眼、“蜻蜓点水”聊两句,这样的“走基层”,身到心未到,报道缺少细节和体验,便很难打动人。走基层中有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有一年,舒城一个干了快40年的老支书倒在工作岗位上,报社派我去采访,将作为重要典型报道推出。我赶到老支书所在的村,才发现,一个村支书,又不是什么明星村,每天做的都是极其平凡的小事,问来问去,村民都只说了一件事,就是他给村里修了一条大道,出行更方便了。当时一起去采访的还有其他媒体记者,一听这样都回去了,报道大同小异,主要事迹就是老支书修路。我心急如焚,不知道怎样完成任务。后来我想,一个老支书,干了四十年,无论如何都会有各种大事小事,我必须要想办法挖掘一些故事,怎么办?村民都聚在老支书家里给他办丧事,我“任性”起来,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跟大伙说,每人得给我讲一个小故事,讲不出来不让走。村民都说,这小丫头还真厉害呢!村民都是朴实的,按照我的导引,大家相互补充,回想各自跟老支书交往的故事,最后竟收集到40多个小故事。这样我的报道算是有了底气,但我觉得还是不到位。听说老支书第二天凌晨下葬,村民为他送葬。我决定就住在镇里,第二天跟着大伙一起为老支书送行。夜里12点我就起床了,天黑漆漆的,我当时年龄小,胆子也小,看着村民抬着黑乎乎的棺材,白幡随风舞动,非常害怕,想往前不敢去,想回头更不敢一个人往回走。但是,在现场,尤其是到了老支书要下葬的最后一刻,村民的感情突然得到释放,有的人一边哭一边讲述不舍,有的人默默无言,却把老支书的棺材抚了又抚……最后,我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因为锲而不舍,我抓住了独一无二的故事和细节。在路上才有时代,在基层才有群众,在现场才有感动。只有接触大地,才能听到大地的脉动,这正是年年开展“新春走基层”的初衷和目的。既然要走,就要走得实实在在、明明白白,要真正“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很多时候,即便记者想深入采访,采访对象却很急,或者不太配合,说给你提供点资料就行了,回去你再组织组织。我就很苦恼,我是记者,不是作家,我不能靠想象去写报道!像这种时候,一是要抓紧有限的时间问重点,另一个是没时间说就多看,用眼睛代替耳朵。深入现场,是对记者“新春走基层”基本的要求,但如果仅仅满足于此,也很难写出高质量作品。所以我们常说,走基层,先要走心,要“身”入更要“心”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所以经典流传,穆青后来回忆,稿件写作过程中,“满脑子都是他(焦裕禄),耳朵里回响的是他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的是他的形象,如醉如痴一样”。他说,大家都说这篇稿子写得好,其实关键并不在于写作技巧,而是为之倾注的感情,“我们是含泪写这篇文章的,我们把自己全部的思想情感都融入焦裕禄的事迹里面去了”。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的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所以打动人心,同样是因为大量充满感情的细节和描述。后来,报道中的主人公王顺友到北京时,张严平去看望他。寡言少语的王顺友突然提出要和张严平喝一杯酒。张严平记得,喝酒的时候,王顺友的眼里开始有泪,突然蹦出一句:“你写的,我看了。你最明白我心头。”现在有的AI文章,言辞华丽、行云流水,让人自愧不如。可有一点,真正好作品里面的真感情,是造不了假的。新闻界的前辈们也常说,写的东西,自己都不感动,你还想感动读者吗?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春走基层”中,诞生了很多“出圈”的作品。2015年,《一条红围巾 “团圆”6秒钟》中,李佳妮带孩子在火车上依靠伸出窗外的红围巾,与哨所岗位上的丈夫“相见”6秒钟。2019年,《相约在零点37分》,记录了铁路司机郝康和列车乘务员雷杰在车站短暂见面时的真情流露。还有2023年,《向春而行 烟花照归途》中,郭龙飞驾驶的火车即将驶过家门,家人点燃烟花,以独特而新颖的烟花之约实现“团圆”……这些作品的成功,都是因为触及到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要投入感情,就必须了解熟悉你所采访的对象,必须融入其中。有一回到凤台,我去采访农村代课教师。热情淳朴的代课老师让爱人烧了一个锅子,把周边代课教师都喊来一起吃饭,大家围坐一桌,边吃边聊。我从他们的闲谈中,深切感触到这个群体的奉献与不易。当晚,我住到一个女教师家里,和她睡在一床。她把当代课教师的骄傲、纠结、不舍倾泻而出,我们一直聊到凌晨两点,她泪流满面。早上我还在睡觉,她却早早起床,给我煮了一碗葱花面,上面撒上几滴香油。这样的采访,使我赢得了代课教师们的好感,他们把我当成朋友,随时找我倾诉。那几年,我们做了很多代课教师的报道,报社还通过省人大代表不断向“两会”提建议。直到后来,农村代课教师逐渐转正,我跟他们一样喜极而泣。记者,“记”者,需要的是客观记录,但同时,记者的感情也都藏于字里行间。真诚地去了解、熟悉采访对象,走进他们的心灵,带着感情写的文章,才能耐读细看。《都市快报》2019年刊登过一篇《啥是“歪非”》的报道,写的是为了让回家的孙子能用网络发稿,奶奶特地给他装了无线WIFI。故事很小,但祖孙之间亲密的感情令人动容。
俯下身去,沉下心来,只有在基层踏踏实实待上一阵,和群众实实在在相处一段,才能了解群众,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熟悉他们的语言,掌握他们的需求,才能写出生动立体的作品,而不是“白开水”似的平面化报道。年年走基层,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稿相同”,选题缺乏新意、写作形成模式、表达单一乏味,年年“炒冷饭”“回锅肉”。
“新春走基层”核心就在“新”,反映新变化,写出新时代。
钻井队员的“井上”春节 赵子硕/图
时代巨轮滚滚向前,大到国家小到一个村庄、一个家庭,每一年都在发生着变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年年在“新春走基层”中就很热衷以小故事层层递进,描绘时代大画卷。如《可可托海牧羊人的“冰雪奇缘”》中,由买依尔别克的故事引入,逐渐深化为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带动可可托海冰雪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城镇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子午岭寻“豹”记》通过陇东学院研究团队监测到华北豹种群的标志性成果,映射出我国生态系统愈发健康、完善的趋向。有一回,报社同事的一番话让我深思。他说,过去本报很多记者经常和省、市领导一起探讨问题,谈笑风生,帮助省里、市里做决策,现在,大家有没有这个底气,去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我们常常感慨记者身上的职业光环愈发暗淡,这就要求我们,走基层不能只看表面的热热闹闹,而是要深入其中,写出内涵,写出深度和厚度。14年间,在“新春走基层”成为规定动作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创新突破?我认为,要策划创意推陈出新,深入探索个性选题,做独家报道;要改变应付敷衍的态度,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嫌贫爱富、厚此薄彼,沉下基层做深度精品;要文图音视百花齐放,创新表达融合传播,做传播力广、引导力强的融媒体作品。媒体巨变的时代,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保持清醒和定力。现在,各个平台“大路货”都不缺,缺的就是有创意、有思想、有深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单位要从制度上鼓励记者多下基层、推动记者常下基层,使“新春走基层”形成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对于记者来说,关键还得常炼心。当记者没有轻松时刻,既然选择了这个吃苦的行当,就要接受它的虐。这样想来,“走基层” ,总是需要一股傻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