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举报101:何止是闹剧,还将是悲剧|杨时旸

杨时旸 枪稿 2020-09-07


年初,PG ONE被举报后,粉丝又跑去举报黑子,把整个中国地下说唱圈摧毁在了“阳光”下。


最近,《创造101》杨超越和王菊的粉丝们也开始从自由散打转向了互相举报。


非要借用核弹般无敌的权力清除对方,彼此同归于尽才肯罢休?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


ps.二条有招聘公告,请注意查收。


混《创造101》的饭圈也要

搞斗争清除异己吗?


文|杨时旸


作者简介:普通影迷,媒体编辑,纯粹写字,不混圈子 ,某种程度上相信娱乐新闻里潜藏着人们的潜意识以及一个时代的病理。



谁能想到呢?一档主打小姑娘们唱歌跳舞,培养偶像的纯粹娱乐节目,会被粉丝们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由进行状告。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平台上,粉丝们立场坚定、上纲上线,还不忘在举报正文的末尾添加上浓重的感叹号以表明自己的斩钉截铁。


这发生于2018年的事,乍听起来让人有一种难以相信的荒诞感,而看看具体的举报理由,荒诞之外更觉戏谑,而戏谑之后却无限悲凉。


网友举报杨超越截图


我们到底生活在怎样一个时空中?


吃着西餐,看着日剧,到欧洲扫货,盼着俄罗斯的世界杯,拿着全球通用的iPhone,却在不经意间泄露出我们人心中的某些部分仍然停留在数十年前的政治斗争语境中,从未更新,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而有时,却不得不承认,我们仍然被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缝隙里


这次举报的起因无非是《创造101》中的两位人气选手王菊与杨超越的粉丝们互相看不忿儿对手,在网络造势、应援和投票之外,他们发现了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打击对手的大招,于是纷纷拉开了阵势。


杨超越的粉丝举报王菊方面,声称这位选手和她背后的粉丝团“自称‘陶渊明’,通过恶搞的方式吸引眼球,刷屏网络,这种玷污历史文化名人的行为十分恶劣……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求对其予以制止和打击!”


杨超越粉丝举报王菊及其粉丝


而王菊那方则声称,“杨超越毫无实力,靠各种低俗手段博出位……违背中国古往今来努力才有收获定律的存在,也是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请求予以制止和打击!”


仔细看看,这些字句和文风乖张、矛盾,充满着粗陋的语病、闺蜜间斗嘴时的稚气以及政治运动中的火药味,有时读来令人想一笑置之,而再次读读却让人心生寒意。   


《创造101》是一档与政治、意识形态毫无瓜葛的娱乐节目,某种程度上说,它离现实生活都很遥远,在世俗琐碎之外创建了一个标准的造梦机制,让有表演欲的年轻女孩登台亮相,让希望得到陪伴和慰藉的观众投射自我。


理论上讲,如果在一个正常的、放松的商业社会中,这样的节目应该遍地都是,在残酷的收视率和点击率竞争中艰难求生,不同偶像的粉丝间就算针锋相对,也不过是互相截屏对方表演时的糗态,嘲讽一下对方缺乏实力而只能卖弄的表演风格,而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连这样一档无关宏旨的节目都会被莫名地拉入意识形态的战斗漩涡之内呢?


一个造梦机器式的娱乐节目却陷入斗争的漩涡


举报,成为了这段时间内的热词,有人举报游戏让游戏下架,有学生举报老师令老师下课,现在,竟然蔓延到了综艺节目的粉丝圈,这些举报者指摘竞争对手的同时,还不忘捎上播出平台,比如,王菊方面的举报者补充说,她所举报的是腾讯和“土创”,“腾讯输出玛丽苏价值观,真实太有问题了。”


真替主管文化市场的官员们担心他们是否能看懂这些术语,估计这些事业单位的中老年人,可能还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土创”“玛丽苏”等互联网词汇,再辅以年轻同事们半是嘲弄半是认真地讲解之后,才能领会举报者真正的意思。


《创造101》的节目受众应该以90后甚至00后为主,这一代人伴生于互联网,成长于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实世界,有着与世界同步的见识,普遍被寄予厚望。人们认为,我们的国家是线性向前发展的,相较于已经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80后而言,90后甚至00后则更应该有着普世的文明观念,而不是沉溺于特殊时代遗留下的泥浆之中,甚至有人感慨这群年轻人恐怕早已忘了中国那些运动年代的苦难,日后该如何面对不能承受之轻云云。


现在看来,那些感慨的老人们断言得过早了,这些二十出头,甚至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不仅没有忘却过去特殊时期的历史,而且还能信手拈来地化用当年的批判武器,与互联网时代的娱乐世界有效无缝对接。


这几年以来,伴随着日常语境和互联网语境的改变以及现实环境的挤压,逐渐产生出了一股意识形态娱乐化的潮流。


之前,朝韩历史性的谈判期间,人类史上的重大时刻,人们也仍然戏谑以对,编排了两国领导人之间逗趣的台词,把二人牵手的背影变成魔性的舞蹈,而至于事件的坚硬核心早已无人问津。每逢各种峰会,网络上也无非讨论哪个领导人帅不帅,美不美,合影时到底谁站了C位。


两人的互动是网民更加关注的重点


戏谑这一切,原本并没有什么问题,它至少还说明我们尚且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但是,这种泛娱乐化的状态,移植到国内现实,却产生了一种非常令人不安的结果——有些人认为随意向他人扣上意识形态帽子的举报,也可以当做儿戏。


这一次发生于《创造101》身上的举报其实就是如此,那一份份举报信里,互联网的萌语潮词混搭前现代时期你死我活的粗糙叫嚣,冷战时期的政治运动话术嫁接着饭圈特有的内部语态。


你说,这些人的举报是认真的吗?或许不是,只不过就是过于入戏,以至于想用尽办法打击对手以便让自家偶像胜出,而你说,他们完全是戏谑和发泄私人怨闷吗?他们又如此上纲上线。这些人已经分不清轻重,不知道边界,对于自己所作所为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毫不在乎,更遑论道德包袱,只在意一时的口舌胜负。


从这些现象去看,这一代人,至少这一代人中的某一些人成为了互联网娱乐动物与政治动物的混血生物,熟练吞吐两套交织的话语体系,丝毫没有自洽的障碍,他们在娱乐的时候操持前一套,在需要打击对手的时候操持后一套,见缝插针见风使舵。


而又是什么催生出了这样的混血生物呢?时至今日,为什么没有政治斗争经历的年轻人,仍然可以下意识地操持起举报的武器?是因为土壤和氛围使然。


当一个环境一次次地告诉人们,这样的举报有时真的切实有效,可以从根源上摧毁对手,那么这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就一定不会被忘却,既然它如此好用,又毫无后果,那为什么不去使用呢?举报,已经被彻底地工具化,变成了打击竞争对手的暗器,而今天,又被两群年少的粉丝彻底娱乐化了。而这份娱乐化背后的满不在乎更令人感到寒意。



热衷于举报,因个人喜恶借由公权封杀个人,

总有一天也会成为铁拳下的孤魂


《人民日报》曾发文称,“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


而现在,人们愈发冲着底线之下去了。


我们应该习惯于多元的、丰富的世界,而多元和丰富就意味着容纳异己和异见,不要总想着撬动权力去铲除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那样将是一个人人都不安的世界。


THE END


安利时刻:杨时旸影评集《孤独的影猎人》上架,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电商平台购买。


作者: 杨时旸 

出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上市: 2018-6

定价: 45.00元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相关回顾:

到底是什么人想干掉豆瓣 | 杨时旸

我为什么从来不写软文以及影评到底是个神马鬼 | 杨时旸

卧底调查豆瓣刷分产业链,B博忠粉爱的奉献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