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与佛典
点击上方佛学阅读添加关注
梵语是古代印度语之一,是绚烂多彩的印度古典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我们目前所能了解的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据研究推测,公元前4000年前后生活在欧洲黑海和里海之间南俄草原一带先民所操的语言为原始印欧语,在其后的数千年中,这一语言向东、西两个方向迁徙发展,西支演化出希腊语、拉丁语以及现代欧洲的大部分语种,向东的一支则进入伊朗,并进一步东进,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在印度发展成为梵语,籍由《吠陀》经典传诵保存下来。公元前5世纪前后从吠陀梵语发展出古典梵语,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梵语。
“梵语”一词意即“梵天的语言”,梵天即Brahman,而“梵”的东汉古音拟为b(r)jam,是梵天的音译。梵语中自称这种语言为Saṃskṛta(英语称为Sanskrit),意为善加整理规范的语言,与“俗语”(Prākṛta,意为天然的)相对,表明这种语言是知识阶层的“雅语”。
早期佛教大多使用俗语记录经典,随着佛教在印度社会中地位的上升,一些部派以及大乘佛教开始采用混合梵语(掺有俗语语法成分的梵语)或标准的古典梵语来书写经典,大批佛教论师也以古典梵语著书立说。多数汉译佛典是译自梵语。
随着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灭亡,佛教的梵语原典在印度也消失殆尽。近百年来,西方学者发掘和整理了大量梵语佛典写本,但仍有很多重要经典,目前只能依靠藏汉译本窥其原貌,颇受局限。
世界上现存的梵语佛典写本,主要来源于尼泊尔、中亚,以及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地区。汉地虽然也曾有大量梵本传入的记载,但遗憾的是,这些写本几乎全部失传,仅有极少的发现。
尼泊尔写本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与尼泊尔合作开展写本的拍照、整理、编目工作,共拍摄整理文献18万余部,其中除了梵文佛典,还包含了大量尼泊尔语、印地语、藏语等非梵语文献以及非佛教文献。这些文献大多为9世纪以后的抄本,其大部分照片目前已经向国际学者开放,构成现存梵语佛典的主体。
尼泊尔藏抄写于六七世纪的《十地经》梵文抄本
中亚写本
中亚地区的梵语写本主要出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即所谓的犍陀罗文化圈。阿富汗地区出土的梵语残片较为零碎,但抄写年代较早,最早有二三世纪之物,主要收于挪威的邵格延藏品,近年来已陆续公布。
邵格延藏品中的《八千颂般若经》梵语写本,约2世纪
上世纪30年代,在巴属克什米尔地区的吉尔吉特一个佛塔内发现了上百部写于6-9世纪的佛教梵语写本,其中的绝大多数现已刊布照片或校勘本。
吉尔吉特出土《长阿含经》梵语桦树皮写本,约8世纪
新疆写本
我国新疆地区的佛典梵本遗存,残叶居多,完整者少,多抄写于6-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列强的探险队在新疆攫取了大量梵语写本,现在分藏于英、法、德、俄、日等国家,其中多数已对学界公布。
新疆和田出土《法华经》梵语写本的影印件
是少数几部新疆出土的较为完整的梵语写本之一,约抄于七八世纪,大部分叶片藏于俄国
大英图书馆藏新疆出土梵语残片
建国以后,新疆地区仍陆续有梵本出土,主要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和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三处。近年来,三家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展开合作研究,国家图书馆藏品中的梵语残叶已经全部出版,赛克勒博物馆与新疆博物馆藏品即将出版。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贤劫经》梵语残叶(段晴教授释读)
此叶与大英图书馆藏的另一片相缀合,为世界上仅有的《贤劫经》梵本遗存
段晴、张志清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佉卢文卷》,中西书局,2013年。
西藏写本
西藏地区所藏的梵语写本,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座尚未完全开发的梵本宝库。西藏的梵文贝叶经抄写年代较晚,大多为10-13世纪,但是部头保存相对完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印度学僧罗睺罗(Rāhula Sāṅkṛtyāyana,1893-1963)与意大利学者图齐(Giuseppe Tucci,1894-1984)曾分别造访西藏,在夏鲁寺、俄尔寺、萨迦寺等处发现了大量梵本,他们带回的写本照片掀起了国际学界的梵本研热潮,在此基础上出版的校勘本达数十种之多。
印度学僧罗睺罗(Rāhula Sāṅkṛtyāyana)在西藏萨迦寺与梵箧合影
(右)意大利学者图齐(Giuseppe Tucci)
1959至1962年间,西藏自治区梵文写本调查组曾赴各大寺院大范围调查编目,将夏鲁、俄尔、萨迦等寺收藏的大部分写本集中至布达拉宫,部分至罗布林卡,使之免遭“文革”破坏。根据其后的编目情况,这些写本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般称为“原民族宫藏梵文写本”。1961年,布达拉宫所藏梵文写本之中的259函被征调至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这些写本的大部分原藏于夏鲁寺。60年代时王森先生(1912-1991)为这批写本编排了简目。1993年这批写本被运回西藏,现存于拉萨的西藏博物馆。
王森先生与其《梵文贝叶经目录》
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存有这批写本的缩微胶卷,以之为基础已陆续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其中披露了《中论颂》和《佛护中论释》梵文残叶等一批震惊学界的发现。
抄写于六七世纪的《中论颂》梵文残叶
抄写于六七世纪的《佛护中论释》梵文残叶
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以梵文贝叶经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其所依托的教学科研实体为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也是我国唯一具有梵文学位授予资格的教学与科研机构。
另一部分的西藏梵文贝叶经则一直存留于西藏各个寺院。1983年罗炤先生(1943-)赴西藏对这些写本进行调查编目,至1985年完成,共载写本600余函,其中绝大多数是首次发现和披露。
罗炤先生与其《贝叶经目录》
罗炤目录传到西方学界后,引起极大关注。这批写本中的一部分被拍摄成照片,存放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奥地利科学院展开合作,已出版多部校勘本。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奥地利科学院合作
出版的部分梵文校勘本
文章转载自“梵佛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