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动态 | 路,连接你我——上纽大第三届“华夏杯”中文演讲比赛落幕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2021-05-27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version


2018年11月18日,上海纽约大学中文项目主办的第三届“华夏杯”中文演讲比赛圆满落下帷幕。赛前,大赛组委会收到140多份参赛申请。最终,来自23个国家的64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他们是来自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CIEE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上海中心、昆山杜克大学等十几所院校选派的代表。

 


比赛开始前,选手们紧张地准备自己的演讲

 



中级组选手ATEF ZEMHOl ZEKRY(中文名刘子阳)正在演讲。他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最终获得中级组第一名——中文之星



  

开幕式现场,穿旗袍的是乌克兰女生SOFIIA PALANYTSIA ,中文名潘智雅。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最终获得中级组第三名


 


上纽大中文项目的陆叶老师,提醒学生演讲时间还剩1分钟

 



初级组和高级组评委,针对选手的演讲现场提问

 


本届演讲主题只有简单的一个字“路”,却激发了选手们无边的想象力和深度的思考。选手的选题角度相当多元:背上行囊不远万里的求学之路;高速路上的超车经历和教训;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的思路;以及纵观历史,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都是人们探索、合作、发展的路等等。


对上海纽约大学的国际学生金宏彬(Hobin Kim)来说,最熟悉和亲切的路,就是校园所在的世纪大道,世纪大道这条路,就是家。他在演讲中表达:“家不仅仅是一个地址,家是一个可以让人卸下防备,拥抱真实自我的空间。困的时候,我可以安心地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下,不用担心别人打扰我。困惑的时候,我也会在走廊散散步,偶遇同学老师,和他们聊天放松。”

 


上纽大国际学生金宏彬(Hobin Kim)说,最熟悉和亲切的路,就是校园所在的世纪大道

 


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韩国选手朴亭玹(Jung Hyun Park) 同学看来,有一种路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可以是一种精神,也可以是一种经历。他说:“我们平时可能会走着走着,到了一条死弄堂,但是,我们的思路没有限制也没有限度,因此,请大家在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别放弃,通过理清或者拓宽思路,继续走下去,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出路。”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刚果(金)选手Kabeya Kaniki Orman热情而幽默。他的中文名字叫奥曼,便给自己的演讲取名《曼曼之路》。他告诉大家,中文老师经常说,“学汉语要慢慢来,所以,曼曼来了!”他在演讲中说,在他爷爷的年代如果想来中国,至少要坐30天的船,而现在,中国可以买到5天前从刚果新摘下的牛油果。当他吃到来自家乡的牛油果,他又吃惊又激动,一带一路,让国与国之间的长路不再漫长。

 


高级组选手KABEYA KANIKI ORMAN(中文名奥曼)正在演讲。这位来自刚果(金)的选手最终获得该组别第二名


 

评委之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陶健敏老师说:“今年赛事的选手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初级组不初级,中级组不中级,而高级组就更高级了!”他的评论,反映出整场赛事的综合水平以及评委组的心声。

 

上海纽约大学中文项目主任张绮翼在颁奖典礼上总结道:“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参赛的选手都非常开心!‘华夏杯’历经三年,连接起上海及周边各大高校的学习中文的国际学生,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切磋,结交朋友。选手的表现水平一年比一年高,进步非常快,这将激励上海纽约大学中文部将中文大赛越办越好。”

 

 


昆山杜克大学的啦啦队,在现场给选手们加油打气


 


中级组主持人、来自上纽大的Elli Halperin(中文名何爱历)(图左),与Jaime Cantwell(中文名杨子敏)(图右)在比赛前认真对稿


 


大合影




推荐阅读

新视界 | 寻迹老上海 —— 愚园路上的回忆

校园动态 | 上纽大2018模拟联合国大会 共议当今热点议题




Weibo: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WeChat:  NYUShanghai

Instagram:  @nyushanghai

Facebook:  @NYUShanghai

Twitter:  @nyushanghai




Click "Read More" (阅读原文) below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