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 上纽大第三期《滙刊》出刊 电子版抢先看!
《上海纽约大学滙刊》第三期正式出刊!
很快,
您将在校园里见到本期《滙刊》的身影,
届时还请在前台领取,
细细品读。
提前送来本期《滙刊》电子版,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先睹为快。
也请将《滙刊》电子版发给您身边的人,
让更多人了解上纽大校园里的精彩故事。
阅读《滙刊》电子版
封面故事
上海:从一隅湿地到港口大都市的变迁
“上海项目”(Zaanheh project)旨在回顾上海的自然历史,展望上海的未来景象。
在通往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上,没有哪座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及转型速度,可以与上海相比。
黄埔江畔,外形科幻的东方明珠塔、光芒闪耀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伫立在林立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中,构成上海标志性的天际线,成为中国不可取代的一张名片。
难以想象的是,25年前,浦东还只是一片泥沼,放眼望去仅见零星仓库、码头。
100多年前,如今上海主干道之一的延安路曾经是洋泾浜,涓涓细流的两岸旁,农民们贩卖西瓜等农产品。
600多年前,这座被本地人念作“Zaanheh”的市镇,只是一片水乡,人们日常的交通出行以水路为主。
身处21世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关于过去的记忆总会被轻易遗忘。但在如今充满未来感的上海,过去留下的印记却一直没有消散:肇家浜路、陆家浜路等主要道路都是以其所取代的水道河浜而命名的。在上海郊区,人们仍可寻到沼泽和草场的零碎踪迹。柔软的含沙土壤和闷热潮湿的夏季气候,也透露着上海曾为水乡的过往。这不仅是时光留下的痕迹,也成为上海当下的一部分。而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上海当下的每一天,更关乎它的未来。
你想不想逆转时光,回到7000年前的上海?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犀牛与长臂猿之中。
如果人们能够逆转时光,欣赏上海过去的风貌,会如何?只要在电脑上输入上海现在的某处地址,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回到7000年前。而那时的上海,可能还有犀牛和长臂猿的身影。或者回到明朝,乘坐小船行经家门前的水道。又或者,戴上耳机就能穿越到数世纪前,聆听沼泽上成群的昆虫、鹤和各种鸟儿鸣叫。
由上海纽约大学教授、员工、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将通过“上海项目”调研并重塑上海过去的整体风貌和生态环境。通过汇集所有可用的材料与工具——历史、地理、生态记录、地图、画册、诗集、数据科学和计算机建模等,研究团队旨在提供全面了解和体验上海特定时期自然风光、生态和地理环境的机会。
“上海项目”的灵感来自“曼哈顿项目”(Mannahatta Project)。“曼哈顿项目”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生物学家、纽约大学环境研究系客席讲师Eric Sanderson牵头推进,项目历时10年,展示了曼哈顿岛在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德逊及其船员于1609年抵达前的景象。在计算机建模、地图、历史和考古记录的辅助下, Sanderson及其研究团队成员以书籍和互联网为载体,重现了当时的景象——“17世纪早期,时代广场是一片丛林,哈姆莱区绿草茵茵,市区还是一片湿地,在这里生活的美国原住民,与狮子、麋鹿、海狸以及成千上万、各色各类的鸟儿鱼儿共享这片土地。”
“上海项目”的灵感来自“曼哈顿项目”(Mannahatta Project),后者重现了殖民者定居前纽约市的生态景观。图:Markley Boyer/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Yann Arthus-Bertrand/Corbis图库
在上海开展类似的项目始于一次机缘巧合。
2017 年,Sanderson来到中国,并在上海动物园就“曼哈顿项目” 发表了演讲。在纽约大学教授Dale Jamieson的推荐下,他前往上海纽约大学拜访了环境研究助理教授李逸飞。在交谈过程中,两人灵光一现,“为什么不在上海也试一试?”
领衔“上海项目”的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部主任Maria Montoya表示,项目的开展很有必要。尽管有大量记录上海城市景观过去30年变化的书籍、文章和图片等,但关于上海过去地理、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更全面性记载却不多见。举例来说,虽然上海城市规划的历史较其自然历史的发展要短得多,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规模却比上海自然博物馆要大得多。此外,包括上海本地人在内的大多数人,除了知道上海曾是一个“小渔村”的浪漫起源,对这个城市的自然生态历史所知甚少。
而“上海项目”则能填补这一空白。正是这一点吸引了上海纽约大学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充分发挥想象,重现过去。研究团队的学科背景包括交互媒体艺术、历史、哲学、艺术史、计算机科学等。Sanderson则以主要顾问的身份参与了这一项目。
Montoya表示,团队成员正在面向上海乃至全世界的各大高校招募专家,以壮大研究力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作为项目主办方,致力于招募区域和文化组织等潜在合作伙伴。位于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提供了上海古地图的有关收藏和文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技史研究所则向上海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开放了其研究工具。该研究所拥有3千多册记录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情况的地方志数据库。
“这一项目是上海纽约大学献给上海的一份永久的礼物,”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说。“我们希望它能够帮助上海人民深入了解这座城市丰富的自然历史,并用这些知识更好地应对未来必将面对的生态挑战。”
项目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研究团队现阶段将重点探索以下三个时期上海的自然景观:
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大象、犀牛和老虎穿行于湿地间;
5世纪东晋后期至唐朝期间:上海还只是一个被称为“滬” 的小渔村;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设立租界前期。
17世纪描绘上海老城厢城墙的护城河风貌的佳作。
研究团队预计项目时长为10年,致力于达成以下的具体成果:
1. 发表文章和书籍,加强全球范围对该主题的关注;
2. 提供交互式网络地图/虚拟现实工具,帮助公众了解上海不同历史时期特定地址生态景观的相关信息;
3. 提供中小学教材;
4. 依据过去的成功、失败经验,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洪灾治理以及公园、湿地管理提供建议;
5. 构建上海本地及国内外学者网络和研究团队,促进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实现以上目标需要付出多年的艰辛研究。研究团队将以长江三角洲下游的沉积演化史,以及该地区人类聚落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作为出发点。上海生态发展历史的重现,有赖于长久以来上海的居民、官员和访客留下的原始记录来完成,这包括:1193年起,由地方学者和官员编纂的记录有上海地理、自然特征、人口情况的大量地方志;16世纪来访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留下的日记和记录;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上海公共租界范围内最高行政当局)详尽全面的手写会议记录;以及上海自来水厂的档案等。
去年暑假,由上海纽约大学本科生组成的三支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大量古老的地方志。每个研究团队分别从动植物、河流和水道,以及地图和疆域三个方面着手展开研究,所涉及的信息量之大令大家感到震撼,一些同学不得不重拾古汉语,以便读懂文献内容。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研究生方慧带领本科生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她表示,“整个研究过程具有挑战性,但也令人激动。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上海的知识以及研究方法与技巧。”
李逸飞教授表示,希望十年后,他依然能深入参与“上海项目”,该项目的潜力及其可能取得的成果,值得研究团队倾注时间和心血。“作为上海本地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我所做的,仅仅是拭去历史的尘埃,将上海丰富的历史故事展现在公众面前,散发它应有的光芒。”
时间轴
约公元前5000年 马家浜文化时期,大象、犀牛和老虎在湿地中穿行。如今上海的大部分面积当时都被水覆盖。 | |
约5世纪 东晋后期至唐朝,上海是一座小渔村,名“滬”(原作“扈”,捕鱼工具,现仍作为上海的简称)。 |
1553年 直至明朝,上海一直是贸易和工业中心。1553年,上海老城区建起城墙。自该时期起的地图显示,上海河道交错纵横。 | |
1842年 直至租界时期,上海仍是一座河道纵横的城市。此后河道逐渐被填平,并在上面兴建道路。 |
1963年 数十年来,上海地下水抽取过度。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地下水的开采,此后地面沉降有所缓和。 | |
上世纪90年代初 外滩黄浦江沿岸建设了堤防工程,具有极高的防洪能力。 |
如今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经历快速发展,成为亚洲经济龙头。但有研究称,上海是全球大都市中最易遭受严重洪灾的城市之一。 |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上海纽约大学滙刊页面,阅读更多有趣故事。
如有杂志相关疑问,请邮件至nyushaghai.uc@nyu.edu,与大学传播部联系。
WeChat: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Weibo: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Instagram: @nyushanghai
Facebook: @NYUShanghai
Twitter: @nyu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