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年半,3万公里,普利策奖得主环球徒步之旅走进上纽大

在路上的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2022-11-08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国家地理》探险家保罗·萨罗佩克(Paul Salopek)于2013年踏上了环球徒步三万公里的旅程,重走人类祖先的迁徙之路,并在沿途记录人类迁徙、技术革新与气候变化的故事。这一旅行被称为“走出伊甸园”计划。上个月,他做客上海纽约大学世纪大道校园,与上纽大师生分享旅途中的见闻,同时宣布将与上纽大合作,以云南为起点,于本月底在中国境内继续徒步之旅。


线上线下约百名师生员工一同聆听了萨罗佩克的分享,这是2021年秋季学期上纽大首次以混合模式举办活动。


分享会现场,萨罗佩克带领大家回顾了他的“走出伊甸园”计划。这一环球徒步之旅起于埃塞俄比亚的东非大裂谷——考古学上所称的“伊甸园”。自计划开始以来,他以大约每小时4至5公里的速度稳步前行,8年半里走过了33800公里,途中磨坏了15双鞋。他计划到2027年穿越31个国家,最终于南美大陆的最南端结束旅程,那里是石器时代的人类祖先发现的最后一片土地。


萨罗佩克在中国境内的旅行将以云南为起点。他将与来自不同背景的本地搭档一起,在18个月内步行穿越至少10个省份。“作为故事讲述者,我在中国徒步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鼓励与我一同行走的中国小伙伴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或者至少了解我将徒步穿越的地区。”萨罗佩克说。


左:云南昆明,萨罗佩克在中国境内徒步旅程的起始集合地

右:在云南昆明品尝腌制的水果蔬菜


同时,萨罗佩克也将与上纽大学术事务部的社会实践办公室合作,让上纽大师生有机会参与到这次徒步旅行中。


萨罗佩克的徒步伙伴们


萨罗佩克在云南的徒步旅程将有两名伙伴同行,一位是曾做过律师的长距离自行车骑手杨文斗,另一位是摄影师张宏怡,她正在云南南部的集市和村庄拍摄作品


在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萨罗佩克坐在一座中世纪堡垒的护墙上


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入帕米尔高原


穿越阿富汗途中


“走出伊甸园”计划根植于“讲慢故事”的理念。萨罗佩克表示,这一理念能让读者和观众与他旅途中遇见的人产生共鸣,并欣赏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要仔细聆听,尊重对方,让人们说出他们自己的故事,才能讲出好故事。而好故事是有力量的,能够结下善缘。”


有一天,当穿过缅甸北部时,一个村庄里传来的铁锤敲击声引起了萨罗佩克的注意,循声而去,是一家以制作牛车为生的家庭作坊。萨罗佩克没有径直走开,而是决定去深入了解这个家庭。他花了四天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记录下了他们的手艺,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在牛车作坊运作过程中的分工。报道发表后,这个牛车家庭的故事一炮而红,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从美国加州直至日本。牛车作坊重获生机,而这门快要消失的手艺也被重新给予了生命。


“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都能相互关联,同样,故事与故事之间也都有所关联,”萨罗佩克说,“带着这样的信念,我最终决定,不坐飞机,不坐直升机,也不坐火车,仅靠双腿行走,来发掘这个时代的故事。”



萨罗佩克表示,徒步环游世界使他能够更加积极地“运用好奇心……与处于不同生活阶段、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从而大致了解他们的生活”。


“不论旅行带给我多少惊喜和新奇,也无论旅程使我自己的生活变得多么充实——能让其他人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家乡,总是更加趣味丛生,妙不可言,”萨罗佩克说,“无论是沙特阿拉伯的游牧民,还是人类学教授……我都曾看见他们因发觉熟悉事物的全新一面而震惊不已……”


萨罗佩克的徒步旅行伙伴、记者Priyanka Borpujari(右)在印度北部


“上纽大与萨罗佩克和‘走出伊甸园’计划合作的机会来得正是时候,”文理学部主任Maria Montoya说,“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对他人的信任感下降,而萨罗佩克的项目提醒我们,人类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长按扫描以下二维码,前往上纽大“走出伊甸园”网页,了解萨罗佩克与上纽大的合作项目动态:



图片 | “走出伊甸园”计划




推 / 荐 / 阅 / 读



上纽大2022年本科入学申请即将启动




上纽大毕业生荣获国际奖学金,用以人文领域研究



Click "Read More" (阅读原文) below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