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薄之力温暖这个世界——致敬上纽大志愿者
上海遭遇新一轮疫情以来,人们面临着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与压力。在这艰难时刻,每个社区都涌现出一批志愿者,他们挺身而出分担让社区运转的职能,在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为社区成员纾困解难。上海纽约大学也有这样一批志愿者,他们在看到所在社区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投身志愿工作,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和奉献之心,为身边的人带去温暖与关怀。
此次我们采访了上纽大的10位志愿者,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志愿经历与感受。他们中,有进入方舱第一天起就加入志愿者队伍帮扶老人的同学;有在工作时间为学校大家庭成员处理各项紧急需求,并在工作之余继续服务其他居民的员工;还有希望成为居民与居委沟通桥梁、并在志愿工作过程中探索自我的教职人员……几乎每个人都在说同一句话,那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身边能够帮到的人。“你能帮到的人是有限的,但对于你帮助的那个人来说,可能相当于你拯救了他的整个世界。”相信这也是我们没有采访到的更多上纽大志愿者的心声。
我们来听这10位志愿者的故事,并在此致敬每一位志愿者。
图左
费泽平
上纽大交互媒体艺术学研究助理
2020届本科毕业生
浦东新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封控开始没多久,我就感觉到我的小区很缺人。居民三千多,但居委就六七个人。虽然一个人的力量也很有限,但只要能为其他志愿者分担一些任务、提高一点工作效率就是好的。做总比不做好。我对自己的期待大概就是一个行动者,一座沟通的桥梁,兼矛盾的缓和者。作为居民,我知晓居民的需求和不满,可以就居民的合理需求向居委发声、提建议、做调整;作为志愿者,我可以在共事过程中亲身了解居委的处境与困难,也能让居民了解在一些事件的处理上志愿者们的无奈。特殊时期,看到事件的两面性很重要,拥有共情能力也很重要。
我的志愿工作是从3月29日开始的,我一般会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去帮忙。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会负责扫码,也负责过采集管的条码粘贴、采集之后的收集;不做核酸时,我负责给居民分发抗原、街道大礼包运达后的物资搬运和分装、楼栋消毒、给居民送快递等等。做志愿者是辛苦的,但它于我也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这些工作任务使我更清晰自己的接纳度与责任感,我也一直在尝试将之拓宽。
最难忘的就是第一次参与做核酸的工作。那天早上六点多就接到通知,要志愿者15分钟内在居委集合协助核酸采集任务。接着,我们从早上七点多一直工作到下午四点多,中间没吃过东西、没喝过水、也没上过厕所。结束工作以后,发现脸被口罩勒得都是印,嗓子也哑了。但和其他医生、护士、基层工作人员相比,我们这点辛苦其实真的很微不足道。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当文字表达不足以让我们的想法在社会层面上make a difference的时候,就去行动吧。多一分行动,就会多一分改变和希望。
郭昊
上纽大学生事务部职业发展中心
普陀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小区封控之前,我看到了门口布告栏张贴的志愿者招募通知,就马上联系居委会报名了。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点实事,帮助小区里的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并影响更多年轻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加入志愿者群是3月27日,每天都有一些计划和突发的工作任务。我们楼组长阿姨因为家人住院不在小区,所以我就做了代理楼组长,做好24户人家的沟通工作。工作内容其实挺多的:排摸楼组每家每户情况,建立微信群,统计老年人、特困户以及残疾人信息;每天组织核酸抗原检测,领取发放政府物资及助老物资;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讨论小区团购规则,领取发放团购物资等;还有很多老年人和儿童配药的需求。
这段时间感触还蛮多的,在这里住了好几年了,大部分时候都早出晚归,似乎和社区没有过多的联结。但志愿者工作让我对周围的人产生了如此立体的实在感。我看到了居委会和基层干部的辛苦和无奈;我看到了一些疾苦,特别是那些身处大数据时代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了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我也看到更多温暖和力量——很难想象一个临时组织的志愿者群,一个个陌生人争先恐后地加入,去完成一个个也许琐碎也许复杂的任务。
这段时间难忘的事情太多了,是志愿者群里的鼓励,是老年人拿到药时的微笑,是微信群里的歌曲接龙,是自己情绪崩溃又恢复的时刻......我个人最感动的瞬间之一,是第一次从一位送药志愿者手中拿到楼里一位阿姨互联网就医配的药,交接的时候我们一起拍了照。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我相信最艰难的时期大家都坚持过来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好好安顿自己,安抚亲友,展望一下疫情后想做的事情吧。
图左一
李根
上纽大全球健康公平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浦东新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参加志愿者一方面是看到许多朋友在疫情期间做志愿工作,让我了解到目前对志愿者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我父亲也鼓励我去参加志愿服务。我们楼栋从封锁开始就一直是全阴,我希望我们楼直到解封,每一位都能保持身心健康。
我从4月11日开始参与志愿工作,平时每天工作2个小时左右,周末会再多一些。我主要负责我们小区志愿者团队物资转运组的工作,会将政府发放的物资以及小区志愿者为大家集中采购的货物卸车、消杀、分装,并运送到每一个楼栋的楼下。有时我也会帮楼组长维持我们楼核酸检测时的秩序。我最近的一项新工作,是和来自无人送货车厂家的工程师合作,在小区部署了一辆无人送货车进行自动送货。之后我也将继续跟进这辆小车的技术维护。
近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老年群体组成了我们社区志愿者团队的中坚力量,不管是组织、指挥、还是前线,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而在我们小区,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志愿者前线的一开始并不多,目前才渐渐多一些。我最敬佩的就是转运组的带头大哥,一位将近60岁的老人,只要有任务就雷打不动地永远冲在第一个。他会开着电瓶车带我们一圈一圈在小区里运送货物,搬运物资也总是冲在最前面,从来没有缺席过。他还动员了女儿加入了我们转运组和其他志愿者团队的工作。有一天晚上因为物流原因,我们的工作被推迟到晚上11点多,他也完全没有因此抱怨。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我想分享《国际歌》里的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右图左二
王澈
上纽大计算机科学项目博士生
2017届本科毕业生
浦东新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我是在4月14日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第二天被转运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的N4舱,然后在4月20日出舱的。
一开始我没想着会做志愿者,一方面我有些社恐,另一方面我还有学习上的事情要忙。但一到方舱,马上就发现一个问题。这里转运来的老人,不会用手机扫住院二维码,以及进行之后的一系列操作。有的老人没手机,有的老人没微信,有的老人扫进去之后不会打字填写信息或截图,总之各种各样的情况。因为想要帮他们,所以我入舱那一刻起就加入了志愿工作,负责我那个区域的各种各样的事。之后,我扫了大舱的志愿者群,认识了其他区域的各位志愿者。
我们大概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然后去入园口搬运货车拉来的物资。一般把运来的早餐处理发放完毕后,休息一会,再接着去准备发放午饭。有时候,护士也有些工作需要帮忙,这些需求也会发布在群里。没有工作的时候,我会在我的区域里走来走去,看看有谁需要帮忙的。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就会去想如何优化我们志愿工作的流程,提高效率。
刚入舱时,我带了一拉杆箱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火腿肠、面包,后来我就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分享给旁边的老人。如果非要说我发挥了什么作用的话,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想减轻舱里医护人员的负担。我们志愿者的工作做得越多,效率越高,他们就不会那么累了。志愿者的流动性挺高,一旦有人出舱,我们的人手就少了。但让我感动的是,一些志愿者虽然出舱了,但还是会在群里指导我们新来的人的工作,其实这已经跟他们彻底没关系了,但他们还是会一直操心舱里的人。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不能拯救世界,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身边的人。你能帮到的人是有限的,但对于你帮助的那个人来说,可能相当于你拯救了他的整个世界。我们处于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不知怎么办,就试着从身边的事着手吧。想想怎么让情况好转那么一点点,哪怕只要有一些改善,我觉得都是很好的。
肖柳吟
上纽大人力资源部
闵行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参加志愿者工作也没有想太多。因为我们楼的楼组长年前搬走了,一直没有新的人来负责,所以居委会就请我爸妈来帮忙处理楼里的各种事务。随着疫情发展,小区和楼栋事务越来越多,我就主动和我爸爸一起组队成为代理楼组长,希望能帮助楼里的邻居做些事情,也帮居委会减轻一点负担。
我是3月26日开始参与服务的,一开始觉得蛮新鲜的,有时候需要穿着“大白”为大家服务,还是挺有意思的经历。随着疫情变得严峻,我逐渐体会到社区基层的一些工作内容是非常琐碎却重要的,比如在收发抗原检测时扫楼,每次都要分拣材料、分发、回收确认结果等,此外还有发放物资和防疫大礼包、通知核酸检测时间等等,我还会帮楼里的老人解决手机系统操作方面的问题。我们只负责一栋楼,但长时间下来也会觉得有些辛苦。想到一线工作人员每天工作量不知道比我们大多少,一直在小区里奔波,也更能体谅他们了,也很感谢他们。我觉得和邻居们的距离也更近了。我在我们楼里住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搞清楚过每一户有几口人,谁和谁是一家的。现在,我把楼里的每一户都认清楚了,大家也都认识了我。
最难忘的一次是发放抗原时,一个邻居递给我一个袋子。一开始,我以为是让我帮忙带下楼的什么东西。没想到她说是给我的,跟我说“你辛苦了”。我一看原来是一袋香蕉。那一刻真的觉得很温暖,虽然肯定不能收,但觉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希望大家都加油坚持住,也希望能早日重回校园和大家相聚。Spring will always come. Stay strong, stay healthy!
左图左一
徐萍
上纽大学生事务部学生活动团队
杨浦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志愿服务,这是我的个人兴趣,也是我持有的价值观。参与小区志愿工作的初衷,是想帮助照应小区里的独居老人。他们信息接受滞后,不会熟练使用或根本没有智能手机。疫情封控之下的生活,我们很难,他们更难。
我所在的小区,从3月25日开始封控管理,我3月31日第一次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本来只是报了工作日晚和周末,可是3月31日晚上参与免费物资卸货、清点、分拣、派送后,发现居委和志愿者人手非常有限,封控下的社区生活,居民有太多的问题和事情需要有人力对接处理。所以渐渐的,工作日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我都在参与各种志愿服务。
社区工作实在太忙太累了,需要应对的住户诉求更是五花八门。但其间,也感受到了很多善意和友好。我们小区有一对独居老人习惯吃馒头,但物资短缺采购不到。我在居民群里问了后,小区一居民家里有面粉和酵母,他们就尝试做了一些馒头,把比较成功的一批让我们这些志愿者送去给老人。还有一个老人家知道应该足不出户,但家里物资不够,平时也不用手机移动端支付,都是靠现金买东西。疫情封控后,老人不能去银行取钱,手头上也没有现金,就不得不跑出楼找志愿者和居委帮忙,这一点也让人很心酸无奈。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我们的社区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会再积极一些,更努力一些。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我知道,人是在各种经历中成长历练起来的。
殷茗
上纽大学生事务部国际交流学生项目
闵行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之所以做志愿者,只是想着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基层的工作人员分担一点压力。在3月20日那天,我在自己的小区参加了一次核酸组的志愿工作,主要是协助维持队伍秩序,帮助老人在健康云上登记,以及安排孕妇和腿脚不便的邻居走快速通道做核酸。
后来我们学校的学生有需求,我就转型为团长,给学生组织过一次团购,所以也开始给我的小区团购物资。现在,我在自己的小区平均每周开两个团,已经为小区团了粽子、包子、面包、蛋糕等食品,主要为大家解决早餐需求。当团长不算容易,需要组建群组,收集统筹大家的意愿,统计数据,寻找商家,确认商品及价格,发起接龙或快团团,下订单,安排送货,到货后搬运分发并跟商家沟通解决各种售后问题。
这份工作十分充实和忙碌,但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就团购品类、频次和消杀问题无法达成共识,需要和邻居以及其他志愿者耐心地沟通,找出大家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将问题逐个解决。
最有趣的一次经历,是我们家给小区举办了一场阳台音乐会。我和我老公开了一个小时的策划会,先是在群里收集曲目,然后投票决定了Top 15曲单。晚上7点,大家全都接进腾讯会议,连接自家的蓝牙音响播放曲目一起歌唱。邻居们都很开心,大家在阳台上一起唱歌的感觉实在太棒了!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明天会更好,期待与大家尽快见面,分享封控在家的有趣故事!
右一
张怡荦
上纽大科研办公室
普陀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因为我妈妈是楼栋居民组长,三月中旬开始,看她忙忙碌碌的,我便自告奋勇做了志愿者,成为她的左膀右臂。当时并没有什么宏愿,我土生土长的城市“病”了、小区有需要,我力所能及,仅此而已。
我参与的工作包括发抗原试剂盒、搬运发放物资,帮助残疾老人。为了方便“无接触”沟通,我在3月底建了我们楼的微信群,发抗原的同时,让邻居们“扫一扫”进群。这真的是大大方便了之后的封控生活,无论测核酸、测抗原、还是发放物资、管理快递等,都能第一时间发群公告或是统计结果。
这三个多星期来,我们在群里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睦邻友好程度超过了之前十几年的总和。我们楼里有一对失独父母,阿姨患有肌无力依赖轮椅行动。测核酸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去搀扶她、帮她推轮椅,也教她和叔叔用手机操作核酸码、参加团购等等。阿姨现在常常参与群里讨论,分享一些拿手菜的烹饪方法。有一次,我帮阿姨去小区门口搬了她单位投喂的礼包,当晚,叔叔把礼包里的一瓶可乐放在我门口,让我享受到“上海滩的顶配”!因为疫情,独门独户彼此不相熟的邻居,一下子就成了一家人。日后在电梯里、在小区里碰到,都可以相逢笑侃、不再陌路。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无论何时,上海的春天都不会逊色。我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一起喝咖啡,喝可乐啦!
图左
周雅明
上纽大公共安全部
浦东新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小区封控之后,我在团菜过程中认识了几个热心邻居。大家沟通之后,决定先把楼栋微信群建立起来,确保信息传递、通知的同步调,进而方便组织做核酸或抗原、分发物资等各项活动。后来了解到疫情防控志愿者人手不足,我就去报名参加了。做这些真的没有想太多,只觉得每一个人能多做一点,多一点组织和协作,整个小区就会更好一点。
我正式参与志愿者工作是从3月29日开始,主要是两部分工作:一是作为楼栋的联系人,协助楼组长建立微信群,传递信息、统计数据,以及领取分发抗原、物资等,基本上每天都要参与,有时会忙到深夜。二是作为小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职责包括社区巡逻、友善劝导居民足不出户、为封控楼栋居民运送快递,以及居委临时指派的其他任务等。
我本身学校里的工作就比较忙,很多还是应急性质的,所以志愿服务主要是在吃饭时间和周末早上进行。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看到小区里各种活动的秩序越来越好,并在友爱、团结的志愿者队伍里跟大家一起努力,我会觉得自己不断受到鼓舞,每一分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有时也会遇到居民不太理解、配合,甚至指责我们的情况,这时只能努力以友善的态度尽量劝说、反复沟通。我们志愿者之间也会相互鼓励和打气,很快又能满血复活!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相信我们可以穿越黑暗,早日相见。
朱恺宁
上纽大设施管理部
浦东新区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
当时参与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我们小区所在的居委会服务人手和能力不足,物业只有保安,也没有外界资源及时介入,所以大家决定展开自救行动。
我是从4月1日开始做志愿工作的,每天会利用下班时间进行,大概晚上7点到9点做两个小时,周末的话,差不多每天花半天左右的时间。我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主要是基于居委会的保供资源搭建线上购菜渠道,会在线上对接每个楼栋的团长,统筹每周两批次的小区采购。
我的工作感受是,抱怨和责怪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必须要行动起来,然后尽力而为。当小区内每一栋楼从一个个孤岛架起连接的桥梁,建立沟通,互通有无,减少对立,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给上纽大家庭成员和上海的一句话
保持热爱,共赴山海。
▼
推 / 荐 / 阅 / 读
上纽大“逆行者”——驻守校园的TA们
同心抗疫,守“沪”平安,上纽大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