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牌定位40讲 | 专家品牌(34/40)

张知愚 张知愚 2022-12-08

品牌延伸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提倡专家品牌的人会以阿里巴巴的品牌策略为正面案例,如蚂蚁金服、飞猪旅行、天猫商城、菜鸟物流等等,这些品牌都发展得很好。


同时会以百度、海尔、春兰为反面案例,这些品牌有很多因为品牌延伸而失败的案例。


支持品牌延伸的人会以华为、三星、美的、小米为正面案例,它们的品牌好像是在延伸,但是也很成功。


我们认为要不要延伸、何时启动专家品牌,都要看情况。不同的品牌所处的品类趋势和竞争环境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从品牌定位三叶草看,只要认知环境允许,就可以品牌延伸。但是从长期来看,大多数情况都不允许。


从企业定位三叶草来看,只要企业实力够强,也可以品牌延伸。例如三星集团在韩国就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三星集团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


这次我们提出新的模型:专家品牌三角,明确提出何时必须启动专家品牌。


如果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现有品牌的认知势能无法覆盖、属于战略品类、属于企业能力范围内——就要启动专家品牌,反之则可以品牌延伸。




美的、卡萨帝、统帅


反对品牌延伸的人总爱拿美的品牌做案例,美的横跨空调、热水器、空气净化器、电饭煲等等品类,但是企业也发展得很好,说明品牌延伸是伪命题。


美的的企业战略没有超出白电品类,是在企业的能力圈范围内的。另一方面,在美的品牌的传播上,资源聚焦在变频空调。


品牌首先是一个认知中的概念,美的在认知中等于空调(具体说是变频空调),而不是热水器电饭煲之类的小家电。


而海尔已经跨出了白电品类进入了黑电,春兰更是跨出了家电品类进入了银行、汽车、金融等。这就逐渐逼近并超出了企业的能力边界。

海尔的家电制造能力领先全球,但是也要收购高端家电品牌卡萨帝。海尔的品牌认知度在低端市场足够高,但是也要启用专业品牌统帅。


海尔出海的一个重要经验是:要收购所在国家的本土家电品牌。尤其在美国,顾客在看产品性能的时候都很满意,听到是来自中国的家电品牌就会犹豫不决。


卡萨帝和统帅所在的品类都符合这三个条件:现有品牌无法覆盖、是战略品类、在企业能力范围内。


总之,要看懂专家品牌这个概念,首先要区分企业战略和品牌战略,其次要区分认知层面的品牌和运营层面的品牌。


美的作为一个企业,要在战略上关注机器人和芯片的趋势,因为行业趋势事关生死,必须要投入。而手机、汽车、地产这些方面超出了企业能力,对现有的业务也没有关键性的影响,就没必要进入。


美的作为一个品牌,在传播上要聚焦在变频空调,力争成为变频空调的专家品牌,进而在渠道里带动其他白色家电的销售。


但是空调之外的其他品类没必要出现在传播中,因为这样会稀释美的作为变频空调的专家品牌价值。




华为手机、oppo、vivo


也有人说华为手机、苹果系列产品不都是品牌延伸吗?他们不知道华为手机分为mate、nova、荣耀系列,苹果公司的产品是iPhone、iPod、iPad。


当然产生这种误解跟两家公司太过强大也有关系。就像三星品牌在韩国可以任意延伸,因为竞争环境允许。企业能力圈和竞争环境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压力大企业能力圈就要缩小,反之亦然。


oppo、vivo的品牌最能体现专家品牌的优势,这两个品牌都属于一个公司。一个定位拍照手机,一个定位音乐手机。而且都是在中低端市场的线下渠道,甚至很多时候门店都并排在一起。


两个独立的品牌意味着加倍的营销费用、渠道成本和管理成本,如果用一个品牌是不是更能节省成本?


节省成本是必要的,更加必要的是创造顾客。专家品牌比延伸品牌更能够创造顾客,这是同一个公司在同一个价位、同一个渠道启动两个品牌的根本原因。


对于华为来说,操作系统和芯片是战略品类,也是企业必须且能够占据的品类,因而要启动专家品牌。


像耳机这个品类,就没有必要。因为不是战略品类,用华为品牌覆盖就没有问题。




小米手机、有品商城、天星金融


小米公司的品牌策略最有意思。


小米公司也有空调,但是小米没有能力占据这个品类,所以就用小米品牌覆盖。


小米之家的充电宝、路由器、耳机、毛巾、电动牙刷等等产品,都不是战略品类,虽然小米公司能够占据,但是没有必要占据。那么这些产品就可以用小米品牌覆盖。


小米公司的商场、金融品类,是战略品类,也是必须且能够去占据的品类,并且以小米品牌的认知势能无法覆盖,那就应该启动专家品牌。


有品商城原名小米商城,天星金融原名小米科技。可见小米公司并非不懂品牌定位,雷军对品牌延伸的界限非常明确。




小罐茶、2000米高原红茶


对小罐茶来说,中低端品牌是很容易被侧翼突破的。


如果有竞争对手看懂了小罐茶的品牌策略,在低端侧翼做一款产品,就很容易沿着小罐茶开辟的道理切割它的市场份额。


中低端市场是小罐茶品牌守不住的根据地,那么最佳的办法就是推出专家品牌。这个市场符合专家品牌三原则:原有品牌的认知势能无法覆盖、战略品类、在企业能力范围内。


但是小罐茶公司好像在两个策略之间摇摆:用2000米高原红茶覆盖中低端市场,还是用彩罐小罐茶覆盖中低端市场。


我们认为后一个策略是错误的,这样会稀释小罐茶的高端属性。给竞争对手留下进攻的机会。


就像哈弗汽车曾经想用H7、H8、H9去覆盖中高端SUV,但是最终失败,损失代价是10亿级的。因为哈弗汽车在认知中就是经济型SUV。


一个20万的哈弗汽车就像一个20块钱的华莱士汉堡一样,看着就别扭。即使华莱士汉堡的品质和麦当劳的汉堡一样,即使20万的哈弗H9性能超过同价位的斯巴鲁和 jeep。




智能手机和智能机器人


美的计划做智能手机的时候,创始人何享健反对。理由是智能手机对技术要求很高,美的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一个不具备核心技术的领域,不会长期做下去。


但是智能机器人也是美的不具备核心技术的行业,为何又坚定进入了?


我们说品牌战略服从企业战略。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制造环节的智能升级是必然要来临的趋势。如果错过这个趋势,就会被淘汰。


智能机器人是美的的战略品类,是事关生死的行业,所以必须要进入。智能手机则不具备这种价值。




哈弗汽车和WEY


哈弗汽车最初的定位是中国经济型SUV领导者,后来重新定位为:中国SUV领导者。从低端侧翼战发起了对中高端SUV的进攻战。


但是哈弗汽车是一个中低端的SUV品牌,在认知中的位置已经非常牢固。潜在顾客认为15万以下的就是中低端,15万以上的就是中高端。


哈弗汽车一开始并不这样认为,坚持推出了哈弗H9。他们认为既然哈弗H9性能配置超过同等价位的牧马人和吉普,那就可以卖到20万左右。


但是在潜在顾客眼里,哈弗就是一个15万以下的品牌。同样20万左右的哈弗,看起来就是比吉普、斯巴鲁之类的品牌差一些。


事实教育了哈弗,推出了新的品牌WEY。


15万以上的SUV市场,是哈弗的战略品类,这是打响中高端车型进攻战的第一炮。也是哈弗的制造能力能够占据的品类。就应该启动专家品牌。




什么是品牌的认知势能能覆盖


公牛作为一个品牌是安全插座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能力的进化,公牛品牌已经成为了安全用电的代名词。安全插座只是它品牌禀赋的体现之一,只要品类存在安全用电的特性,就可以用公牛品牌去覆盖。


例如汽车充电桩、汽车充电枪、手机充电器,这些品类都在公牛品牌的认知势能之内。但是照明这个品类,在认知中就跟安全用电没什么关系,顾客更关心照明是否清晰,是否对视力有影响。那么在现有品牌认知势能无法覆盖的品类,就要启动专家品牌。


例如茅台冰淇淋。如果是五粮液或者郎酒做冰淇淋,就不会引起很大关注。因为茅台品牌已经不局限于白酒,而是成为了一个话题,一个价值标签,它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功能性的层面,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了。


这个时候茅台做冰淇淋,就属于认知能够覆盖的性质。它就像某些潮牌或奢侈品品牌,顾客对其已经产生了精神依赖,即使它做与主业无关的生意,也会受到欢迎。当然,我们并不提倡茅台品牌做冰淇淋的行为。


品牌延伸并非完全错误,也不是每个品类都要启动专家品牌。一切都要看情况。说到底,品牌策略从属于企业战略,而企业战略不能只考虑顾客认知这一个要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